第343章 活著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1      字數:2468
  曆史上劉備的一生,其實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仁義階段。

  從平原相,再到新野,這一段時間,無不包含了他對百姓的仁義。

  與百姓同吃同住,聽聞曹操屠徐州,毅然過來幫陶謙抵擋。

  最後在所有百姓都想跟著他離開,導致變成了他的累贅時候,甚至有人勸說他拋棄百姓的時候,依舊不願舍棄。

  可以說,那句“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就是他最真實的寫照。

  第二個階段,就是起家階段。

  這個階段是從新野之後,讓劉備逐漸放棄了幻想,從而開始轉變為實幹思路。

  因為他發現哪怕他帶著無數百姓過江,甚至親自留下來斷後,最後的結果也是害了無數百姓。

  所以從那以後,他就學會了什麽叫以大局為重,學會了從另一個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比如擁有一塊地盤之後,才能安置百姓,才有兵有糧可以抵擋侵略者。

  又比如這一次他忽然放棄進攻長安,轉而帶百姓回家,要是第二個階段的劉備,必然不會這樣去做。

  他會想,也許自己心中懷有仁德。但隻有打下長安,才能保護更多的百姓,所以必須要忍痛放棄一些百姓,如此便可以救更多的人。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肯定是對的。

  隻是對於現在的劉備來說,還沒有到這個階段,因此包括陳暮在內才會不同意他當初的貿然舉動,認為他犯了很大錯誤。

  但這同樣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一個喜歡感情用事的人需要經曆的事情,不然這個人一輩子都不會成長。

  第三個階段,自然就是意氣用事階段。

  明知道最大的敵人是魏國,卻為了給關羽報仇,非要去打東吳,腦子都抽的人才會去這麽做。

  可他偏偏去做了,最後死傷慘重一敗塗地,弄得蜀國基業差點崩潰,影響深遠。

  從這一點上來看,至少在理想主義方麵,他一生都未改變。

  就連偉人都是如此對他的評價,可見不管是曆史上的劉備,還是陳暮眼下親眼見到的劉備,都是如此。

  仁義。

  貫穿了他的一生。

  陳暮在穿越過來之後,就經常去想,到底是怎樣的經曆,導致了劉備會是這樣的性格。

  這個問題縈繞了他許久,一直沒想明白。

  但直到今天,在陪伴了劉備走了那麽多年之後,他才終於找到了答案。

  是因為出生。

  很多人說劉備出生不低,有書讀,不愁吃穿,至少也是個寒門子弟。

  然而真實情況就是劉備出生就沒有了父親,家境貧困,隻有一個母親含辛茹苦將他撫養大。

  至於讀書?

  若非族叔接濟,送他去盧植門下做個旁聽生,劉備能讀書才怪。

  所以正因為他出身卑微,親身經曆過底層百姓的艱苦,才更加體會到“以人為本”這句話的含義。

  也正因為如此,才讓劉備在身居高位以後,還能夠體會到底層人民的艱難與痛苦。

  陳暮需要百姓,是需要這些人在洛陽幫自己種田,解決後方糧草問題。

  而劉備救助百姓,是因為他已經明白了什麽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什麽叫做“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去貶低一個真心做實事的人。

  因為這樣的人很少,更應該去敬重。

  陳暮以前相信這世上有這樣的人,但自己從來都不會去做這樣的人。

  可現在他卻陪著一個這樣的人在做這樣的事。

  或許對於他這樣的利己主義者來說,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冬日的陽光並不熾烈,朔風呼嘯,令人遍地生寒。

  唯有熱粥,驅散了這股寒意,帶來絲絲溫暖。

  陳暮眺望著遠處依舊忙碌在拯救百姓一線工作的劉備,忽然想起了曾經聽過的一句話。

  是穿越之前,他朋友說的一句話。

  那個時候他朋友的父親剛剛去世,十分痛苦,有人安慰他說道:“我理解你的心情,我與你感同身受。”

  後來那個朋友便對陳暮說,“我從來都不相信這世上會有什麽感同身受,因為我的遭遇和你的遭遇不同,你又沒死父親,憑什麽說跟我感同身受?”

  此時此刻想起這句話來,便忽然有些理解。

  你沒有去感受過饑餓,沒有感受過痛苦,沒有感受過絕望,你憑什麽去理解劉備,去明白他的想法?

  正如張飛出生就家財萬貫,不愁吃穿。所以即便是他見過貧苦的百姓,也大抵不會對百姓抱有太多的同情心。

  因為他沒有親身去體驗過,自然不明白這些道理。

  何不食肉糜,向來都不是一個人因為智力低下而說出來的話。

  而是因為晉惠帝這個人根本不知民間疾苦,不知底層人民過得有多艱難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簡單來說,就是這種人不懂常識。

  他還以為天下人都和他一樣有吃有喝有穿,一樣的生活幸福美滿。

  可諷刺的是,古人還可以說是信息不發達,再加上有錢人與窮人生處於兩個圈子,沒有任何交集,而產生的信息錯誤。

  然而在網絡信息極為發達的後世,號稱全球化的現代社會,卻依舊有大把這樣“何不食肉糜”的人。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網上的視頻,深夜街頭,一個男人剛剛下班,走著走著,忽然情緒驟然崩潰,蹲在地上抱頭痛哭。

  而網絡上對於這樣的人,往往都是指責,說一個大男人這樣哭成何體統?

  可指責他的人不要忘記。

  在你拿著手機,愉快地刷視頻的時候,這個男人或許已經連續工作了十多天,每天都是深夜十二點才下班。

  在你錦衣玉食的時候,還有六億人的月收入不到一千,勉強掙紮在溫飽線。

  在你住著別墅,開著豪車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努力加班工作,月薪隻有四五千,卻還有房貸要背負,還有妻兒父母要供養。

  很多人,僅僅隻是活著,就已經拚盡全力了。

  你又怎麽能夠在一個成年人絕望與痛苦的時候,去指責他忽然的情緒崩潰呢?

  人啊。

  不需要你去感同身受,但希望你對這個世界保存著一絲溫暖的善意,哪怕是在網絡上就這麽看著,默不作聲地寫下去“祝福你,陌生人。”也遠比無休止的指責與謾罵強得多。

  陳暮看著忙碌在人群裏的劉備,他不在意災民的髒,不在於他們身上的臭,不在意他們是否生了病。

  隻在意他們能不能活著,能不能撿回一條命。

  忽然有些感慨。

  這世上從來都不缺有勇氣的人,唯有理想主義者的勇氣,最令人佩服。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世上有這樣的人,才讓這個世界不至於充滿了黑暗,不讓它變得更加冷漠。

  人的命運,或許在出生的時候,就各不相同。

  但相同的是,你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溫柔善良的人,能夠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善意。

  願世上的每個人都被真誠以待,願溫柔的人同樣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願我們美好如初,願山河永固,國泰民安。

  願我們。

  每個人都能好好地活著,幸福快樂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