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奇襲長安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1      字數:3306
  當劉備得知朱儁的兵馬居然在北麵河東郡與董軍作戰的時候,已經是第四天。

  這份消息是軍中斥候截獲的消息,因為華陰縣與鄭縣就是後世的華陰和華縣,兩地相隔僅七十裏地,所以劉備自然會派探馬與斥候去查探那邊的情報。

  而這份情報就是張遼率領了十多名斥候,埋伏在鄭縣城外的交通要道,抓獲了一名從鄭縣往北去臨晉的信使處截獲。

  情報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徐榮的求援信,說是他的兵力隻有一萬多人,鄭縣已經很難防守住關東聯軍猛攻,所以他打算退守灞橋與長安守軍匯合一起抵抗。

  同時徐榮希望牛輔在擊敗朱儁後,盡快趕來支援長安,因為長安現在的總兵力隻有兩三萬人,一旦聯軍圍攻長安,長安將朝不保夕。

  看到了這份信件,直到這個時候,劉備才知道為什麽一路過秦嶺居然這麽輕鬆順利,甚至都沒有打什麽大仗。

  原來是有人在替他負重前行,將董軍的大半兵力都吸引去了河東郡。

  當下劉備馬上召集來了曹操孫堅鮑信三人以及所有親信將領,在華陰縣的府邸之中召開了軍事會議。

  信件給大家一一呈閱。

  曹操恍然大悟地說道:“我道之前一路走來,如此順暢,還以為董賊是怕了,將兵力龜縮在長安。卻沒想到原來是衛將軍已經與鮮卑休戰,同樣在攻打董卓。”

  劉備點點頭:“我軍兵力不多,原本以為攻打長安必然困難重重,卻沒有想到還有衛將軍為援助,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董卓殘暴不仁,為禍天下,世人恨不得生啖其肉,現在看來,日子不會長遠了。”

  孫堅想得比較簡單,搞不懂裏麵的彎彎繞繞,問道:“我有點奇怪,這封信怎麽恰好落在了我們手裏,而且信上不僅告訴了我們衛將軍在與牛輔交戰,還暴露了敵人兵力,這不太符合常理。”

  曹操回答道:“這確實挺奇怪的,不過此事應當做不得假,不然的話,又如何解釋敵人為什麽不在南山設伏呢?”

  “這......”

  孫堅一時語塞,也沒有想明白原因。

  鮑信點點頭:“不錯,雖說確實有疑惑的地方,但董卓也是積年老將,怎麽會不明白南山天險的寶貴之處?如果董軍所有兵力全在南山,恐怕我們絕不會那麽容易來華陰。”

  “所以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信是真的,衛將軍確實在與董卓交戰。董卓的大部分兵馬,也確實都在河東。”

  劉備做了個總結。

  事情的邏輯很清楚,也非常簡單。

  包括五路諸侯一直在疑惑的一點,那就是秦嶺一帶防線為什麽這麽拉胯。

  光潼河設伏一戰,聯軍有人數優勢和裝備優勢,段煨僅僅靠著地利,就打了個三比一的戰損。

  可見要是董卓能派五萬人過來,估計就能把關東聯軍封死在秦嶺耗個一兩年。

  因此他們想破腦袋都沒想不明白,為什麽董卓不好好防守秦嶺。

  所以到了最後,他們得出了一個十分牽強的結論——那就是董卓害怕了,不敢和聯軍打,選擇把兵力龜縮在長安。

  隻是這個解釋確實站不住腳,畢竟隻要不是個傻子,都能看出秦嶺一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董卓也是南征北戰,打了那麽多年仗的老將,不可能不看出這一點。

  所以一路上,幾個人都挺奇怪這件事。

  但現在看到這封求援信,眾人一下子就想通了裏麵的原因。

  原來不是董卓不想放手這一帶,而是一者他沒有想到關東軍會在冬日襲擊,二者北麵朱儁居然打過來了,他不得不調派兵馬去防守。

  如此,那一切就解釋得通了。

  再加上眾人想起了當初河內太守王匡,上黨太守張楊,找的借口離開聯盟,就是因為白波軍和鮮卑部的侵擾。

  從這裏也能夠側麵佐證朱儁已經確實沒有和鮮卑再繼續作戰。

  不然的話,鮮卑不可能跑去上黨搞事。

  “既然你們這麽說,那看來這件事情確實是真的,衛將軍真的在河東與牛輔作戰,隻是......”

  孫堅皺起眉頭,說道:“從這信上來看,董卓將大部分兵力都派去了河東,衛將軍那邊,恐怕已經支撐不了太久。我等是不是應該也兵發河東,去援助衛將軍?”

  去援助朱儁?

  眾人一時沉默。

  他們現在的任務是殺入長安,營救天子。

  去幫朱儁的話,會不會破壞計劃?

  畢竟他們的優勢就是冬季作戰,耗費的時間一久,冬季過去,那可就難打了。

  劉備想了想,轉頭看向關羽道:“二弟,你是河東人,你怎麽看?”

  關羽搖搖頭道:“太遠了,從華陰去河東安邑,要經過臨晉、蒲阪、解良、猗縣,還得過大河,相當於從此地再回一趟陝縣,正常走都得十餘日,沿途還是董軍腹地,一旦陷入戰事,浪費的時間就更久,恐我軍糧草不濟。”

  從陝縣到朱儁所在的安邑大概也就一百多公裏,問題是黃河跟中條山脈橫在那裏,不可能過去。

  所以劉備要想跟朱儁會師,確實就隻有走關羽說的這條路線。

  關羽本就是河東解良人,安邑就在解良旁邊,周圍的地形他自然一清二楚。

  可要繞那麽一大圈,時間上就來不及,畢竟他們手裏現在隻剩下七八天的糧草,沒有食物的話,肯定是沒法打。

  眾人鬆了一口氣,如此就不用浪費時間去河東,那麽他們依舊可以按照原計劃等待糧草之後,就趁著隆冬十二月,繼續攻打長安。

  曹操看了眾人一眼,緩緩說道:“如果不去援助衛將軍的話,那擺在我們麵前的,就隻剩下兩條路。”

  “兩條路?”

  眾人看向他,難道不繼續執行原計劃了嗎?

  “不錯,第一條路,就是按照原定策略,等待後勤糧草輜重,然後再出兵攻占鄭縣,往灞橋進攻,再徐圖長安。”

  曹操點點頭,頗有種指點江山的意思:“可是大家想一想,衛將軍在河東與董賊作戰,從信件上看,衛將軍處於不利條件,隨時可能會敗。一旦牛輔將他擊敗,再回師長安,那董卓的兵力就遠高於我等,到時候要是沒在冬季拿下長安,春天天氣回暖,我軍就會陷入劣勢了。”

  “當初先帝派衛將軍去並州與鮮卑作戰,是調集了冀州約三萬郡兵,再加上丁原之前留下的一些人馬,並州的兵馬恐怕最多四萬,以長安現在隻剩下兩三萬兵馬來看,董卓至少派了六七萬兵馬去河東,那衛將軍確實處於不利狀態。”

  劉備接過他的話茬提了一句。

  “孟德所言有理,天氣回暖,綿衣的優勢就蕩然無存,而且長安城高牆厚,裏麵的糧草必然也是堆積如山,哪怕圍困三五年,恐怕都不一定能破。”

  “衛將軍的兵馬都是郡兵,守雁門關打打鮮卑還行,遇到如狼似虎的西涼軍,又是人少,確實討不了好。”

  “那照孟德與玄德的意思,北麵衛將軍難以為繼,我軍如果不能短時間內攻下長安,等牛輔回防,我軍豈不是必敗?”

  眾人議論紛紛,對前景十分擔憂。

  曹操繼續道:“所以我覺得可以兵行險招,用第二個策略。”

  “什麽策略?”

  眾人好奇不已。

  曹操看著眾人,一字一頓道:“奇襲長安!”

  奇襲長安?

  聽到他的話,眾人細細思索起來。

  從現在得到的情報來看,那就是長安兵少,隻有兩三萬人。

  而且冬日作戰是聯軍優勢,這一點至關重要。

  如果能夠在牛輔擊敗朱儁回防長安之前,七萬大軍突襲長安,那麽有很大機會,他們真的可以破城擊敗董卓。

  如此,這擊殺國賊,營救出天子的潑天大功,就全記在五人身上,到那個時候.......

  想到這裏,包括劉備在內,所有人都開始呼吸急促,心動起來。

  揚名立萬,飛黃騰達的機會,可就在此時!

  唯有王朗勉強還算穩住了頭腦,出言提醒了眾人一句:“可是我軍糧草已經不足,在華陰留守,還能勉強等到第一批糧草抵達,要是奇襲長安,那就是置身於險地,成功了,便是霍驃騎,失敗了,那就是李陵了......”

  這句話如一盆涼水潑在眾人心頭,讓眾人冷靜下來。

  的確。

  現在大軍已經算是孤軍深入,別看華陰到陝縣就那麽點距離,可道路太難走,輜重來得緩慢。即便是在華陰,大軍也得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才能等到第一批糧草。

  要是直接奇襲過去,那就意味著直接是放棄糧草,人是鐵飯是鋼,一旦在長安城外僵持幾日,士兵沒有糧草,必然軍心大亂,直接潰敗。

  到那個時候,聯軍就真的危險了。

  孫堅沉吟片刻,說道:“從華陰去長安已經不足二百裏,若腳程快的話,三五日就能到,現在軍中尚能夠支撐七八日,也就是說,留給我們攻城的時間,不足兩三天,確實是一步險棋呀。”

  曹操苦笑道:“可若我們不打,即便留在這裏等糧草,那等牛輔回師,就更加沒有勝算了。董卓隻要依仗兵力固守長安,春天到了之後,我軍就隻能退回洛陽。”

  “如此看來,奇襲長安,就是我們唯一取勝的辦法。”

  劉備目光堅毅,拍案道:“天子還在長安等著我們,我可不想浪費這個機會。既然如此,那就奇襲長安,定要將天子救回來!”

  看他拍板決定,三名諸侯互相對視,點點頭,拱手道:“那就尊盟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