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1      字數:3283
  一聲董賊,經過大喇叭的加持,再加上山穀特有的回音,如天雷滾滾,傳遍穀內。

  三軍將士,滿朝文武公卿,全都抬起頭,向著聲音的來源看去。

  就看到在山頂之上,四人騎馬傲然而立,如神靈一般漠然地俯視著他們。

  一人身穿玄色長袍,肩膀帶著三條朱紅紋章,腰懸雙劍,頭戴七寸的劉氏長冠,上唇左右兩撇一字胡,下頜胡須長四寸,眼若星眸,似蒼天聖人般冷冷注視。

  一人身穿綠色長袍,雙手套了黑色皮革護臂,反手倒握青龍偃月刀,頭戴綠色布帽,下頜美髯近二尺,淵渟嶽峙,如青龍般聳立在世間,傲視萬物。

  一人身穿黃色長袍,背上披著銀灰色的披風,丈八點鋼矛在手,頭紮無幘冠,兩腮濃密的絡腮胡須如鋼針林立,似猛虎上山,樊噲再世。

  一人身穿白色長袍,肩頭批著銀灰色的狐皮,腰間懸著學子劍,頭包白色儒巾,麵如冠玉,一雙狹長的狐眼,露出狡黠的笑。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屹立於山巔之上,傲然於天地之間。百官與萬軍仰麵而視,呆呆地看著他們。

  萬眾矚目之下,陳暮手持大喇叭,朗聲說道:“董賊,你倒行逆施,荼毒生靈,二廢天子,謀害陳留王,天下人恨不得生啖你肉,如今又要對朝廷賢良皇甫將軍下毒手了嗎?”

  一語之後,群臣紛紛以敬畏的眼神看著他,沒想到往日在朝中左右逢源,誰都不得罪的前任尚書令陳子歸,居然有如此膽識,敢當麵嗬斥權傾朝野的董太師。

  唯有皇甫嵩遍體生寒,後背的汗簌簌地往下掉。

  雖然董卓確實有殺他之意,但現在服個軟,假裝投靠,加上自己的兒子皇甫壽堅與董卓關係極好,說不準還能留一條命,待日後董卓失勢,再圖謀也不遲。

  可現在當著無數人的麵,陳暮忽然怒斥董卓要殘害忠良,一下子就把仇恨拉到他身上,原本想要暗中投靠,就陷入進退兩難之地。

  屈膝下跪,實在是丟盡顏麵。可不屈膝下跪,就意味著自己懷有異心,說不準就要被董卓忌憚,暗中除去。

  皇甫嵩一時間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他看到董卓陰冷的眸子投射過來,心中暗道一聲不好,正準備恭維董卓兩句,董卓就已經冷冷說道:“先將皇甫嵩押入洛陽監獄,奉先,你帶人繞去後山,將劉備陳暮等人全部抓起來。”

  “唯,義父!”

  左右侍衛立即將皇甫嵩抓起來五花大綁。

  皇甫嵩駭然大叫道:“太師,嵩對朝廷忠心不二,你不能這樣待我呀。”

  沒有人理他。

  呂布領命而去,手握方天畫戟,輕拍赤兔馬臀,帶著數百西涼騎兵,卷起滾滾塵土,就要繞往西山後麵,準備上山抓捕劉備。

  站在山頂之上,視野開闊,山下的一切行動全都映入眼簾,看到這一切,陳暮微微一笑。

  曆史上,根據《後漢書》《三國誌》裏麵的說法,皇甫嵩被董卓召回洛陽之後,就立即被捉拿下獄,然後經過皇甫壽堅的求情,才得免於難。

  等到討董聯軍把董卓趕到長安之後,百官公卿在道路兩旁迎接,皇甫嵩站在第一個,誇讚董卓成了鳳凰,對董卓心服口服。

  很典型的董卓活的時候唯唯諾諾,各種曲意奉承。等董卓一死,就重拳出擊,屠滅了董卓一族。

  當然。

  他和王允一樣,都是在董卓生前假意投靠,虛與委蛇,暗中等待時機將董卓除去。

  所以奉承兩句也無可厚非。

  畢竟董卓為人殘暴,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也不能說是過錯。

  問題在於,皇甫嵩跟陳暮有仇呀。

  當初因為宦官提拔了陳暮,皇甫嵩就給陳暮挖了個坑,這個仇他可記著呢。

  現在也該是他給皇甫嵩挖坑的時候。

  自己這麽一句,馬上就是給皇甫嵩拉對立麵,一旦討董聯軍起步,董卓也會擔心皇甫嵩暗為內應,大概率是十死無生了。

  看到皇甫嵩被五花大綁押走,陳暮朗聲又道:“我有一言,請諸公靜聽。昔日桓帝康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先有黃巾肆掠,天下大亂,如今又有董卓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值此國難之際,諸公屈膝投靠於董卓,可謂令我輩正義之士蒙羞,令國家蒙羞,令人不齒。”

  “此番我等四人,本是應召入京。來了洛陽,才知道董賊猖狂,禍亂天子百姓,生靈有倒懸之急。恨不得帶甲百萬,將董賊製成人彘,方消我心頭之狠。此去,我將歸故裏,發天子詔書,號召天下諸侯共討董卓,匡扶漢室!”

  他說完之後,董卓的臉色已是鐵青,幾乎是強忍著暴跳如雷的情緒,不讓自己罵出聲。

  一來他為太師,權傾天下,插著腰如潑婦罵街,確實有傷風度。

  二來他是在山穀下,沒有大喇叭和山穀回音加持,聲音根本傳不了那麽遠。

  所以在山上陳暮罵,他就隻能在下麵聽,甚至連反駁的能力都沒有,因為上麵根本聽不到。

  而上麵陳暮絮絮叨叨在說,下方百官則在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陳子歸這是何意,怎麽把我們與董卓劃為......”

  “噓,小聲點,陳子歸是在救我們。”

  “救我們?這是談何說起?”

  “你傻呀,劉玄德明擺著要回青州舉義兵討董,那董卓與他們就不死不休,如果陳子歸說我們是與他一樣的正義之士,等大軍抵達洛陽,你猜董卓會不會懷疑我們是內應而把我們給......”

  “原來如此,那皇甫嵩......”

  諸多官員不乏聰明人,很快明白了陳暮的意思。

  但說起皇甫嵩,官員們就默然不語。

  看來陳暮是在故意陷害他。

  雖然百官不知道陳暮為什麽要陷害他,可陳暮的言語又沒有任何指摘之處,你沒法指責他是在故意陷害。

  一時間百官沉默下來。

  唯有山下的袁隗站在劉辯身邊,低眉順目,眼眸中卻露出厭惡的光。

  雖然陳暮這句話好像確實是在幫他們。

  但問題是,踩著他們的腦袋,給陳暮自己揚名,怎麽看怎麽覺得不舒服。

  因為今日之後,如果董卓沒有追殺死四人,恐怕四人立即就會名揚天下,整個海內都要知道他們四個的仗義之舉。

  到那個時候,怕是如陳蕃竇武李膺那般,成為天下楷模的道德君子,估計也差不了多少,要被萬世景仰。

  而他們這些官員,哪怕事後可以洗白,但一句碌碌無為,奴顏婢膝之徒的評語可跑不了。

  天下人那時會怎麽看?

  把他們當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的正義之士?

  怕是大概率會把他們當成狼心狗肺之輩吧。

  朝廷百官諸卿的名聲,怕是要臭大街。

  然而現在形勢比人強,站出來嚎一嗓子,說我們沒有投靠董卓,我們隻是在曲線救國,保護天子。

  哢一下,估計很快就會被董卓砍死。

  至於當眾又說自己投靠了董卓,那名聲就更加臭,事後還洗不白的那種。

  所以還不如陳暮幫他們一把,隻要他們不主動出聲,至少以後還能洗洗地,不至於落得個遺臭萬年的下場。

  “對了,他哪來的天子詔書?”

  “莫非是矯照?”

  “要是矯照的話,怕是名不正,言不順。”

  山下百官在弄清楚陳暮原來是在幫他們之後,忽然又意識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天子詔書是哪來的?

  在在此時,陳暮將手中的大喇叭遞給劉備,笑道:“大哥,你來說兩句。”

  劉備接過大喇叭,漠然注視著董卓,這個害死先帝之子的逆賊,言簡意賅地道:“董賊,我與你勢不兩立!你殘殺幼帝,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幼帝在退位之前,早已經察覺到了你的狼子野心,擬定詔書,勒令天下諸侯進京勤王。”

  “此份詔書,便是由中常侍王鈞攜帶出城。王鈞乃忠義之士,他在將詔書交予我手之前,曾言親眼看到你派人毒殺幼帝,你之罪行,可謂惡貫滿盈,如今我有天子詔書,你的末日就要來了!”

  說罷將手中的詔書高高舉起,向百官與無數士兵展示。

  山下的董卓臉色已經由青變紫。

  他萬萬沒想到劉協在死之前,居然還擺了他一道。

  為什麽一個十歲的孩子,可以這麽聰明?

  雖然這份詔書,是由已經被廢的皇帝簽署,問題是,簽署的日期,是在被廢之前。

  那麽如果扯起皮來,劉備完全可以說依舊有它的合法效應。

  至於他信不信可以擱一邊,天下諸侯信就行。

  這份詔書,一定不能流傳出去!

  董卓目光看向遠處,希翼呂布能夠盡快上山將他們抓住。

  而山上陳暮一直在觀察著呂布的位置。

  塵煙滾滾,已經靠近西山。

  “大哥,該走了。”

  陳暮發現呂布帶著人馬接近,提醒了一句。

  劉備點點頭,道:“走!”

  張飛忙道:“大哥,我說一句。”

  “三弟,事態緊急。”

  “就一句。”

  “好吧......”

  見張飛堅持,劉備把準備丟棄的大喇叭遞給他。

  張飛接過大喇叭,坐在馬上,深呼一口氣。

  氣沉丹田,用出平生的力氣狂吼道。

  “董卓,NM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