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閻忠的兩個任務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0      字數:2776
  幾日之後,董卓就以府庫沒有錢糧,無法供應十萬大軍吃喝為由,命令關中豪強與南軍士兵劫掠權貴。

  當時洛陽權貴都住在上西門與雍門外的城西,從西市過去之後,一棟棟豪宅林立,朱門大院。

  一列列士兵在董卓的指使下,帶著武器悍然衝向了城西,浩浩蕩蕩地殺向這些豪門。

  顯陽苑東側,劉家宅邸,這是一家皇親國戚,祖上曾是一國王爵,極為尊貴。

  隨著一聲砰然巨響,大門被亂兵砸開。

  士兵們衝進去,見人就砍,逢人就殺,喊殺聲、慘叫聲、求饒聲,不絕於耳,整個劉家宅院,瞬間仿佛變成了人間地獄。

  很快,青石板鋪成的磚瓦地上縫隙間流滿了鮮紅的血液,左右兩側回廊梁柱下到處都是屍體,庭院花圃中,還有衣衫不整的士兵對女子做著進行慘無人道的事情。

  而這樣的事情,在這一日的洛陽,絕不隻是個例,除了少數托了西涼軍人情免遭橫禍,西城大部分的權貴都遭到殺戮劫掠,現場慘不忍睹。

  根據《後漢書》記載:“是時洛中貴戚室第相望,金帛財產,家家殷積。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

  一時間,整個洛陽都處於腥風血雨之中。大量的豪宅帝苑慘遭焚毀,權貴與百姓遭到殺戮,一車一車的金銀被運送到了軍營。

  然而在肆意搜刮了滿城財富之後,董卓依舊不滿足,也許是盜墓上癮,居然又打上了北麵邙山的主意。

  後世摸金校尉把曹操當作祖師爺顯然是冤枉了曹操,相比之下,董卓更適合當盜墓賊的祖宗。

  《後漢書》記載:“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已下塚墓,收其珍寶。”

  別說東漢各代帝陵,就連公卿陵墓都已經保不住。

  董卓的殘忍與無底線,可見一斑。

  幾日之後,洛陽又發生了一件大事,董卓為了立威,並且為了自己的行為尋找合法性,再次決定廢立皇帝。

  而這一次廢立遠比上一次輕鬆許多,一來劉辯的正統是大家都承認的,二來洛陽已經沒有人再反抗他,即便是楊彪黃琬等正直派大臣,也不得不屈服於董卓的淫威之下。

  沒辦法,跟別人還能講講道理,可這些日子以來,死在董卓刀下的朝廷官員無數。真正的殺權貴如殺雞屠狗,與其做無畏的犧牲,還不如先虛與委蛇。

  因此這次廢帝,幾乎是毫無阻礙的通過。

  劉辯臉色慘白,再次戰戰兢兢地坐在了帝位之上,他的弟弟劉協,被人從帝位上拉下來,逼迫他跪在地上稱臣。

  滿朝文武都目睹了這一刻,雖然覺得劉協也很可憐,目露不忍,可看著一旁的董卓,紛紛側過頭去。

  董卓腰中懸刀,得意洋洋道:“弘農王為先帝嫡長子,本該為天子,隻應太皇太後一意孤行,才至今日局麵。如今太皇太後駕崩,董承伏誅,我擁護弘農王為帝,此乃撥亂反正,諸位覺得合公道否。”

  百官一片寂靜,誰也沒有說話。

  “嗯?”

  董卓看到無人說話,頓時不爽,怒目看去。

  一旁的呂布持戟而立,氣勢洶洶。

  諸多官員害怕董卓下一秒又要殺雞儆猴,連忙紛紛高呼。

  “太師所言,正是如此。”

  “大漢數百年來,都是嫡長子繼承皇位。弘農王為嫡長子,自然應當繼承祖業。”

  “陳留王乃庶子,且非庶長子,地位低下,不該為天子。”

  “太師撥亂反正,實乃社稷之福。”

  眾人個個替董卓辯解,昧著良心誇讚董卓是大漢忠良。

  “很好。”

  董卓見了十分滿意,點點頭,正欲說話,卻忽然目光瞥到下方的劉協正用怨毒的眼神看著自己,心中震怒,淡淡地道:“陳留王為先帝庶子,竊據帝位,本應該論罪,如今隻是廢帝為王,念在其年幼,暫時關押在永巷,深監囚禁,畫地為牢。”

  劉協趕忙低下頭,再也不敢看他。

  散朝之後,董卓氣呼呼地回到府邸,召來李儒閻忠議事。

  “明公為何動怒?”

  見到他的表情不太高興,李儒詫異道:“莫非廢帝之事,尚有差池?”

  “倒不是因這事。”

  董卓搖搖頭:“隻是那廢帝劉協在叩拜新君的時候,居然仰麵怒視於我,實在對我無禮,可恨至極。”

  李儒眼珠子一轉,思索道:“既然如此,何不將陳留王賜死?”

  又賜死?

  這次連先帝子嗣都不放過?

  閻忠在一旁睜大了眼睛。

  李儒這人簡直是絕了,自己當年曾經勸皇甫嵩南麵稱製,擁兵自重,頂多也就是看到了漢室傾頹,有末世之像,才出言建議。

  但當時頂多就是割據一方,因為漢庭討伐黃巾已經十分吃力,絕不可能再對皇甫嵩出手,估計皇甫嵩真要割據獨立,漢庭也頂多捏鼻子認了,將來天下大亂,再做打算。

  自己頂多就是亂亂天下,而李儒這人,不僅亂天下,還連皇室血親,一個個都不放過,似乎是殺權貴殺上癮了,前腳才除掉何太後,後腳就要殺陳留王。

  聽到李儒的話,董卓想了想道:“恐沒有理由賜死陳留王,若無故誅殺,百官與天下必然不服。”

  李儒淡淡一笑:“何須理由,過幾日之後,偶感風寒,陡然暴斃的事情而已。”

  “原來如此。”

  董卓點點頭:“既然如此,這事就交給文優來處置吧。”

  李儒正要答應,耳側忽然有人說話。

  “慢!”

  董卓李儒看去,是閻忠。

  二人一臉狐疑。

  閻忠笑道:“說起來,我雖然為董公出謀劃策多次,還進貢西域毒藥,助董公殺死太皇太後與何太後,可我自己卻從未用過這些毒藥,深為遺憾。”

  “哦?”

  李儒笑了起來:“誠漢是要親自動手?”

  閻忠點點頭:“不錯,文優已經親手殺過一位至尊何太後,我怎麽能自甘落後呢?一人一個,這才公平嘛。”

  “哈哈哈哈。”

  董卓大笑道:“既是如此,那此事就交給誠漢來處置吧,一定要辦得漂亮。”

  “當然。”

  閻忠微微一笑:“必然妥妥當當。”

  “嗯。”

  董卓吩咐了這事之後,就不再在意,而是又對李儒道:“文優,你看如今洛陽軍隊歸心已否?”

  李儒說道:“應該已經十有八九,但這並不意味著明公就已經安全。”

  “如今滿朝都在我的掌控之下,還有何人敢與我作對?”

  董卓豪邁地問道。

  李儒指了指西邊,嘴裏吐出了三個字:“皇甫嵩!”

  皇甫嵩這個人對敵人狠辣,殘酷無情。但不得不說,確實是一個漢室忠臣。

  不過他不是忠誠於皇帝,而是忠誠於漢室,跟荀彧有些類似。

  所以皇帝是誰對他不重要,重要的是漢朝江山還在。

  如果董卓想要顛覆漢室江山,那皇甫嵩就是一個重要的威脅,因為他手裏還有五萬最精銳的北軍。

  “嗯。”

  董卓想起了自己當初與皇甫嵩的恩怨,深以為然道:“不錯,皇甫嵩此獠凶悍,若與我為敵,確實不太好辦,誠漢可有法教我?”

  李儒獻策道:“可召他回洛陽,若他回來,則立即殺之。若他不回來,則說他有異心,要西麵稱製,以天子詔令命令關中守軍對他群起而攻,我們坐享漁人之利。”

  “好,就這麽辦!”

  董卓一拍桌子,讚同了李儒的計策。

  幾日之後,董卓愈發囂張,竟然直接住進了皇宮之中,禍亂宮廷,肆意侮辱公主宮女。

  李儒和閻忠呂布等人,也跟著他同樣住進了皇宮裏,為所欲為。

  一時間,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無人再敢出聲。

  而李儒則幹起了老本行,做起天子近侍,不僅時常監視皇帝,還掌控了玉璽,利用皇帝詔書,對遠在長安的皇甫嵩下令,召他回洛陽。

  而另外一邊,閻忠卻捏著一瓶毒藥,緩緩地走入了永巷之中。

  他在執行兩個任務。

  一個是毒死劉協。

  另外一個,是救出劉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