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赤子之心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0      字數:3382
  一連過去幾日,洛陽的天氣都持續高溫,太陽高高懸起,驅散了城內的肅殺之氣。

  那一夜之後,過了四五天洛陽城都變得極為蕭條。

  內城百姓除了家中實在沒糧,才會願意出門,去粟市買糧食以外,其它時候寧願待在家裏也不想出去。

  住在外城的百姓就實在沒辦法,必須要出門做事情才能活下去。

  畢竟洛陽內城也並非尋常老百姓就能入住。

  除了達官顯貴以外,連普通的低級官吏都隻能住在城外。

  所以內城的百姓想要生存還是很簡單,至少他們手裏有錢,可以買到糧食。

  而外城的百姓則主要依靠於勞動力生存,不得不出門生存。

  如洛陽周邊的田地農夫田附,城內的手工業從事者,被店鋪雇傭人員,西市東市的苦力,以及達官顯貴的仆人奴役等等。

  在古代要想養活一座人口能達到百萬級別以上的城市,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這座城市承擔著重大意義。

  就如同唐朝的長安,宋朝的開封,明清時期的四九城等等。

  東漢的洛陽同樣承擔著這個意義。

  董卓遷都的時候,其實不止是洛陽城內百姓,洛陽周邊地區都被他遷走,史書記載是數百萬,按照最少的計算,也是兩百萬以上。

  可見洛陽城內的百姓大抵是不低於百萬這個數目,龐大的人口要解決需求問題,首先得讓城市繁華起來。

  所以不管是處於被迫,還是處於已經確定安全,百姓們至少重新走出家門,開始新的生活。

  洛陽恢複往日的熱鬧,城南袁紹軍營之中,所有人都愁雲慘淡,氣氛凝固。

  “諸位。”

  荀和臉色蒼白,咳嗽兩聲,環顧一圈,緩緩開口說道:“大將軍一死,我等前途渺茫,為今之計,便是要此事定性,不然我等誰也走不了。”

  在場有袁紹、鄭泰、陳琳、何顒、張津、逢紀、鮑信、王允以及新加入的許攸周旌等人。

  盧植因在皇宮大亂的時候,從亂兵手裏救下了何太後,後來又救駕有功,劉備向天子舉薦,已經被任命為新任光祿勳,目前並不在這裏。

  逢記沉吟道:“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誰能想到宦官居然會謀殺大將軍!”

  荀和臉色就變得更差,他原本是想利用何進誅殺宦官,等何進掌權之後,黨人就能夠複起,重新掌控權力,到時候就能治理天下,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誰料到就似當初三君之事一樣,作為三君之一的竇武入宮誅殺宦官,卻被宦官反殺。當年的事情幾乎重演,這讓他心生恐懼。

  如果再來一次當年的事件,那黨人就徹底無葬身之地。不過唯一讓荀和有個安慰的是,這一次宦官也被團滅。

  要知道,當年三君帶兵入宮誅殺宦官,就因為沒有殺死王甫候覽等人,才造成了黨錮之禍。

  現在至少宦官死了,沒人能蠱惑皇帝。隻要他們想想辦法,也未嚐不能扭轉局勢。

  號稱大漢BB機的許攸微微一笑,雙眼露出智慧的光芒:“諸位不要驚怕,此事鬧得雖大,但也未嚐沒有補救之法。”

  “哦?”

  眾人看向許攸。

  許攸目光卻看向袁紹,說道:“解決之法,還得在袁本初身上。”

  袁紹一頭霧水:“我有何解決之法?”

  許攸環顧四周道:“諸位,袁本初乃四世三公袁家之人,你們說,太傅會讓他被定性為謀逆嗎?”

  “話是這麽說......”

  逢記猶豫道:“隻是此等畢竟是大罪,非等閑可以遮掩過去。”

  荀和卻思索起來,點點頭道:“許子遠言之有理,不過若想將此事遮掩過去,光靠太傅與我等發力,讓滿朝大臣幫忙還是不夠,還需要另外兩人。”

  許攸緩緩說出那兩個人的名字。

  “董卓,劉備!”

  ......

  ......

  劉備現在正在宴請董卓。

  作為整個洛陽唯三手中握有兵權的兩個人,董卓跟劉備現在的處境可比袁紹強得多。

  袁紹手裏雖有兵權,卻是戴罪之身。

  一旦被天子將袁紹定為謀逆,那袁紹除非立即造反,不然沒有如何活路。

  更何況,即便袁紹想造反,董卓跟劉備必然會聯手攻擊他。

  因此實際上隻要袁紹被定為謀逆,不管造不造反,他都是死路一條,而且還會連累汝南袁氏。

  基於這個原因,至少劉備並沒有因為董卓曾經有過僭越行為,而對董卓有什麽意見。

  畢竟至少目前來說,董卓還是大漢臣子,劉備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攻擊他。

  所以聽聞董卓來訪,劉備雖然詫異,但還是盛情款待了他,邀請他來中軍營帳之內,吩咐廚子準備好酒宴。

  董卓倒也膽大,隻帶著數十護衛與李儒閻忠牛輔徐榮等人就敢單刀赴會,並不害怕。

  其實也沒什麽好怕的,一來他跟劉備無仇無怨,不可能起衝突。

  二來就算劉備看不慣他,心裏恨不得要把他殺了。除非劉備想造反,不然也不會拿他怎麽樣。

  因為至少眼下,董卓可是救駕的大漢忠臣,名聲和行為上也沒有任何問題,劉備攻擊他就是擅殺朝廷大員,跟造反沒區別。

  所以對於愛惜名聲羽毛的劉備來說,自然不可能做這樣莫名其妙,且自毀前程的事情。

  劉備這邊也帶了關羽張飛陳暮典韋幾人,在營帳之中為了表示對董卓的尊敬,劉備就沒有坐主位上,而是空懸主位,雙方相對而坐,氣氛倒也還算融洽。

  “恭喜驃騎大將軍升遷,劉備敬你一杯。”

  劉備舉起酒杯敬酒。

  太皇太後昨日又下了詔書,升董卓為驃騎大將軍。

  要知道,漢朝的將軍頭銜最尊貴的就兩個,一個是大將軍,一個是驃騎將軍,都是萬石。

  其它的像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是堪比九公的中兩千石。

  如今董卓取代了之前董重的驃騎將軍,地位幾乎相當於何進。

  這也是因為董太後認了董卓這門親戚,想要利用董卓的兵權來執掌朝政,因此多加封賞。

  隨著何進之死,何太後反而有些失勢的意味,朝中大小權力,隱隱被董太後掌控。

  畢竟薑還是老的辣,董太後總歸是在皇宮待了那麽多年,至少沒有白待。

  董卓笑嗬嗬地說道:“司隸校尉也是救駕功臣,以後我二人一同在朝為官,還得多多親近。如今天子年幼,將來亦得靠我等幫忙輔佐,萬不能讓大漢天下再出什麽亂子才行。”

  這話深得劉備之心,當下他便高興地又舉起了酒杯說道:“董公明是非,知真理,實乃大漢之福,社稷之福,劉備再敬公一杯。”

  二人推杯換盞,過了好一會兒才終於開始聊正事。

  “宦官造逆,生靈塗炭。先帝駕崩之後,本該由大將軍輔佐少帝重整山河,中興天下。卻不料宦官賊心不死,殺死了大將軍。”

  董卓歎了口氣道:“隻是這也就罷了,大不了我等再找時機,想辦法請天子誅殺宦官即可,熟料袁本初此人,居然如此膽大妄為,率軍入宮,差點害死太皇太後,太後以及陛下。此等罪行,玄德以為如何?”

  劉備氣憤道:“此事我亦覺得十分荒唐,再怎麽樣,也不該率軍入宮。即便當年遊平公等人,亦隻敢領少數太學生去,袁本初居然領數萬大軍入宮,不僅造了無數殺孽,還讓陛下幾近蒙難,此乃謀逆之舉也,我欲過幾日開朝議之時,便彈劾於他。”

  董卓大喜道:“原來玄德也早有此心,既然如此,那我二人約定,到時朝議之時,我們一同彈劾袁紹。”

  他還以為劉備不會主動找事而特意來劉備軍營遊說,沒想到劉備同樣有這心思,愣頭青就是愣頭青,一點都不考慮人情世故和利益糾葛。

  劉備同樣高興道:“有董公相助,將袁紹此等禍亂朝政的害群之馬驅逐,那就再好不過。”

  兩人當下又喝了幾杯,二人都很高興。

  不遠處的李儒卻是一臉詫異,不明白劉備為什麽要這麽做。

  事實上不僅是李儒,董卓帶來的所有人,都不明白為什麽劉備會無條件同意彈劾袁紹。

  這對劉備沒有任何好處嘛。

  可隻有明白早期的劉備是什麽樣的人,才會明白為什麽劉備會這麽做。

  嫉惡如仇、深明大義、性情如火、剛烈不屈。

  無數個這樣的標簽打在他身上,一點都不為過,因為這都是寫在史書裏的事情。

  昭烈帝的諡號,就已經概括了他一生。

  也許,要是劉備像曆史上那樣,顛沛流離幾十年,沒準真的會拒絕董卓的提議,開始思考起得罪袁家的後果。

  問題是如今劉備太順風順水,得到漢孝康帝的賞識,已經成為司隸校尉,僅次於三公九卿。

  自己身居高位,又握有兵權,已經完全沒有去思考這方麵的問題。

  因為在他看來,做錯了事情就得受罰,做對了事情就得獎勵。

  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不能因為你家世顯赫而逃脫罪責。

  雖然這想法很天真,並且實際上劉備雖沒有顛沛流離,卻也當過濟南相。

  經曆過官場黑暗,知道一些官場情況,並不是對如今這個世道完全沒有任何認知的人。

  可他依舊堅持自我,選擇了抗爭。

  或許正因為如此,才是他得人格魅力所在。

  在這紛擾的亂世當中,人人隻追求利益,隻追求不擇手段。

  唯有他,哪怕浮沉一世,臨死之前,也不忘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劉備。

  才是那個半生漂浮,歸來仍是少年的人。

  一旁的陳暮掃了眼李儒,似乎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含笑不語,隻是用眼神向閻忠示意了一番。

  滿腦子陰險詭計,利益糾葛的人,又怎麽能明白仁義一世的赤子之心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