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張讓之死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0      字數:3635
  永安宮出來,西麵就是北白虎門,出去之後,便是西園。

  漢孝康皇帝劉宏陛下最愛的地方之一。

  在曆史上,沒有之一。

  隻是如今因為玉堂殿有地暖,所以春夏時節劉宏喜歡在西園,秋冬變冷之後,他就待在玉堂殿。

  當劉備騎馬路過西園的時候,目光複雜地看了眼西園大門,裏麵黑魆魆的,借著北宮滔天的火光,還能看到裏麵的雲台高閣,聳立在黑夜之中。

  當初自己第一次麵見天子的時候,就是在這裏。時光荏苒,一晃已經大半年過去,如今卻已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了。

  “大哥。”

  一旁的陳暮敏銳察覺到了劉備出神。

  因為隨著他望向西園,自己的馬匹放緩速度,身後的玄甲重騎也開始慢起來。

  “嗯。”

  劉備回過神來,振作起精神,輕夾馬腹,小跑往上西門而去。

  上西門大門打開,守門的門侯與城門士兵早就不見了蹤跡,城外就是西市,遠處火光衝天,濃煙直冒,一片兵荒馬亂。

  劉備大驚失色道:“這是何故?袁本初怎麽能將戰火引到城外,西市可是百姓居住之地!”

  陳暮騎在馬上眺望道:“看方向,好像是大將軍府。”

  大將軍府就是原來的梁冀園,占地麵積不比西園小,何進何苗舞陽君以及他的諸多門客、仆從、護衛,上千人住在偌大的府邸當中居然還會顯得空曠,就可知道梁冀當初建造之時此園有多豪華。

  但此時熾烈的火光衝天而起,向上直竄的火苗像是點燃了半邊天空。明明已是午夜入睡時分,遠方黑夜籠罩,而大將軍府附近區域卻仿若白晝,喊殺聲不絕於耳。

  張飛納悶不解道:“袁紹亂兵不是打的為大將軍報仇的名義嗎?怎麽反而在大將軍府打起來了?莫非是宦官的兵馬,反殺來了此地?”

  “三哥這個想法倒是很有創意,想象力豐富。”

  陳暮翻了個白眼,用腳指頭想宦官要是還有反殺進大將軍府的兵力,何至於倉皇夜逃?

  即便張讓真有神兵天降幫他,他腦子抽了不去打袁紹反跑去大將軍府。

  “你也這麽覺得嗎?”

  張飛嘿嘿一笑:“我也這麽覺得。”

  就在此時一隊亂兵跑過,劉備拍馬過去截住他們,大聲問道:“爾等為何於大將軍府作亂?”

  為首的亂兵見這隊人馬裝備精良,身上鎧甲布滿血跡,知道不好惹,老老實實道:“稟將軍,軍司馬吳匡、董旻等人說是何苗與舞陽君出賣了大將軍,於是殺奔大將軍府,將二人砍成肉醬。”

  劉備心裏一沉,又問道:“袁本初去了哪裏?”

  亂兵道:“宦官劫持天子與陳留王自穀門而出,往北去了,袁校尉一路追趕,不知道去了哪。”

  往北?

  劉備看向北方,從上西門出來,正北麵就是縠水,再往北則是邙山,邙山在夜幕中起伏陡峭,如一張深淵巨口,像是要將一切吞入虛無。

  “大哥,帝走北邙,要麽進邙山的深山老林裏,要麽穿過山道去平縣,袁紹兵多,必然入了深山之中尋找。若是按兵分兩路來看,我們應該去平縣碰碰運氣。”

  陳暮建議道。

  劉備點點頭:“好,那就去平縣。”

  陳暮又道:“重騎短程奔襲尚可,但北邙是山林,必須少兵輕騎,應當卸甲分兵,帶少量精兵,不宜大股部隊進山。”

  “趙虎。”

  “卑在。”

  “你帶大隊去找二將軍匯合。”

  “唯!”

  “二弟三弟,我們率五十人進山。”

  “好。”

  劉備下達命令,當下五十名玄甲重騎卸掉鎧甲,輕裝上陣。

  山地地形狹窄,對於騎兵來說很不友好,特別是山路崎嶇,少數幾匹馬還行,太多的話根本不可能提高速度,還不如步行來得快。

  趙虎帶著剩下的士兵回了皇宮去找關羽,劉備張飛陳暮三人帶上五十騎兵,過平樂苑往北而去。

  穿過了縠水之後,前方就是一片黑漆漆的莽林,雜草遍地,亂石叢生。山林裏荒墳無數,一個個墳包聳立,升起幽瑩鬼火。

  邙山並非沒有道路,事實上由於陳暮經常從黃河坐船去濟南,所以邙山的幾條道路都非常熟悉,特別是從洛陽前往黃河渡口孟津的那一條山道,由於常有人走,道路相對平整開闊許多。

  眾人轉到了這條道路上,往北奔行。

  大約走了一個多時辰,前方寂靜的山嶺裏忽然出現動靜,就看到遠處有數十人影矗立,還未等他們靠近,便有人大喝:“來者何人?”

  劉備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又驚又喜道:“是師君嗎?我是劉備。”

  前麵的人正是盧植一行人。

  袁紹帶著人馬殺入皇宮之後,一部分留下來在宮裏大肆追殺宦官,另外一部分則在吳匡董旻等人的帶領下,去大將軍府殺何苗舞陽君,最後那一部分人則是與袁紹一起追入了邙山。

  邙山的海拔不高,但作為秦嶺餘脈,崤山支脈,左右長度能達到100多公裏,山林茂密,植被繁盛,袁紹的部隊進山搜索,很快走散。

  盧植與河南中部掾閔貢等數十人救下何太後之後,就也跟入了山中,在這裏與劉備遇上。

  “原來是玄德。”

  盧植鬆了口氣,把劍插回鞘中。

  劉備奔馳過來,翻身下馬道:“師君,可曾找到天子?”

  閔貢曾經是劉備的下屬,因為劉備擔任過河南尹,河南中部掾是河南尹的屬官,與劉備交情不錯,便答道:“天子被張讓劫走,尋不到蹤跡,盧尚書懷疑他們去了平縣。”

  盧植點點頭道:“不錯,邙山附近荒無人煙,張讓等人逃入山林裏,沒有吃喝,必不能久,唯一可能逃的方向,也就隻有平縣。”

  平縣就是小平津,就在孟津後麵,在曆史上,張讓確實將劉辯劉協帶去了小平津黃河邊上。

  劉備看向陳暮道:“四弟也是這般認為,那我等就往平縣去吧。”

  一行人便合在一處,繼續向北。

  洛陽到小平津約五十多裏,但山路崎嶇難走,又是莽莽群山,眾人到天明時分,才抵達平縣。

  漢人日落而息,日出而耕,平縣外已經有早起的農夫耕種。

  盧植劉備等人上前詢問,聽城外居住的農夫說,一個多時辰以前,天還未完全亮的時候,確實隱約見到邙山方向來了一行人,慌慌張張地繼續往北而去,隻是那時灰蒙蒙的,隻見得人影,不見什麽樣貌。

  陳暮思索道:“此必然是張讓等人,小平津渡口有兵馬駐守,他們無法過河,隻能順黃河而下,看來是往東去了。”

  盧植說道:“子歸之言,跟我想的一樣,我們順河而下,往東去。”

  於是一行人繼續向東追趕。

  順著黃河邊行進,不時還有發現,比如破碎布片,沾了血的刀劍,一隻翹頭履等等。

  這些收獲無疑振奮人心,眾人不由加緊步伐,繼續尋找。

  等到快午時,他們終於在黃河邊找到了張讓等人,就看到遠處河灘岸崖上,十餘人躺在地上休息。

  其中兩人是孩子模樣,已經累癱。

  正是張讓等人。

  張讓劫持了劉辯和劉協,慌不擇路地一路向北奔逃,他本想渡過黃河,但沒有渡船,無奈隻能順河而下。

  走到此地,眾人又累又餓又困,實在不行,隻能原地休息。

  盧植跟閔貢看到他們,大喜過望,連忙策馬奔騰。

  聽到馬蹄聲,張讓段珪等人驚慌失措地從地上爬起來,一個個大汗淋漓,不斷喘息著不知所措。

  “陛下!”

  閔貢看到天子與陳留王狼狽不堪,身上髒兮兮的,勃然大怒,拔劍砍殺了幾名累癱的宦官,指著張讓道:“爾等閹宦,禍亂國政,如今還劫持天子,死不足惜。”

  張讓年逾五十,同樣累得不行,掙紮著爬起來一臉驚恐道:“若非大將軍非要置我等於死地,我等又怎敢拚死反抗。何況是袁紹引兵入宮,大肆屠殺,與我等何幹?”

  “還敢狡辯?”

  閔貢舉劍正要將張讓斬殺。

  張讓恐懼到了極點,本待拔劍自衛,卻忽然眼睛一亮,大喜過望地招手喊道:“玄德,子歸,救......”

  他看到了劉備與陳暮從盧植身後站出來。

  噗嗤!

  一柄長矛如蛇信般刺來,穿過了張讓的心髒,讓他下一句話再也說不出口。

  張讓睜大了眼睛,一臉的不敢置信。

  是張飛!

  是劉備的結義三弟,陳暮的結義三兄張飛!

  為什麽?

  他為什麽要殺自己?

  我們,明明是一夥的,當初若不是我,若不是我......你們怎麽能.......

  劇烈的疼痛從胸口湧來,張讓在這瞬間感覺到窒息,再也說不出話。

  他眼睛圓睜,死死地盯著劉備他們。

  他看到劉備的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似乎是在說,我跟你很熟嗎?

  他看到張飛的臉上一臉嫌棄,仿佛殺自己,髒了他的手。

  他看到陳暮的臉上,卻是麵無表情,雙手籠在袖中,眼神冰冷的像是結了霜。

  在這一刹那,張讓像是想明白了什麽。

  原來。

  自己一直被利用了。

  他們從來沒有跟自己一條心,也從來沒有站在自己這一邊過。

  難怪劉備到了洛陽之後,從未拜訪過自己。

  難怪王鈞去請救兵,遲遲未到。

  原來是這樣......

  張讓的臉上露出苦澀的笑。

  自己這一輩子,都不過是天子的狗。

  到死了,也隻能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

  也許,這就是自己的宿命吧......

  張讓的眼神逐漸黯下去。

  腦海中無數個片段回想,有當初第一次入宮的彷徨,有桓帝時位卑權輕時的如履薄冰,有康帝時掌控權力,門庭若市時的得意。

  往事如煙,都消散在了塵埃裏。頭顱緩緩低下,再也沒有了聲息。

  張飛拔出丈八點鋼矛,輕輕一推,張讓的屍體在這股推力之下,仰麵向上,落入了黃河之中。

  隻片刻,他的屍體就被滔天的巨浪卷走,消失在了潮起潮落的滾滾河水裏。

  陳暮木然地看著發生的這一切。

  看著他被張飛殺死。

  看著他的屍體被河水衝走。

  張公。

  一路好走。

  你曾經幫助過我的恩情我不會忘。

  所以你的宗族,至少不會像曆史上那樣,被袁紹屠殺。

  但不管是不是我殺的你,你今天都必死無疑。

  所以......

  借你頭顱一用,送我兄弟一世清名與人望!

  多謝了,張公。

  下去之後,替我向先帝問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