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羅市賊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0-09-15 14:32      字數:3571
  “官兵來了,快跑!”

  “逃啊,再不逃就沒命了。”

  “站住,不許走,都給我回來。”

  何良的核心部眾是武安市井潑皮,平日自稱遊俠,其實就是一群混混。燒殺搶掠再行,和正規軍打仗就不行了。

  看到自己被敵人發現,很多人嚇得連武器都拿不穩,掉頭就往北麵跑。

  何良差點沒把鼻子氣歪,大喊著阻攔部下逃跑,但於事無補,眼看潰敗已成定居,無奈之下,何良也隻能拋下剛搶到的糧食,加入進逃跑的大軍中。

  發現林中有變,前鋒軍主官孟震立即反應過來,下令全軍出擊,剿滅這夥亂軍。

  “還以為有場硬仗打,怎麽又是潰軍,端的是無趣。”

  張飛見林中的兵馬根本不是張角的伏兵,頓時變得興趣缺缺,一路從涿縣進入冀州,沿途千裏,他們要麽是搞偷襲打小股勢力,要麽是配合豪強打防守戰,野外刀對刀槍對槍的硬仗從未打過,讓他實在提不起興趣。

  不過這也不能怪陳暮的策略有問題,因為南邊戰事吃緊,盧植軍在魏郡連戰連捷,打得張角進攻司隸的部隊潰不成軍,因此他不得不把北麵的人馬調過來,集中在巨鹿周邊縣城,據城死守。

  這樣一來冀州北麵的黃巾勢力就弱了許多,再加上各地豪強奮起反抗,陳暮又繞了遠路沒有走黃巾軍比較多的巨鹿安平兩郡,能碰到硬仗才怪。

  陳暮在張飛耳邊說道:“三哥,等到了易陽城,有的是硬仗打,現在趕緊追上去立軍功。記得多俘虜一點人馬,多一份功勞,日後才能扶持大哥青雲直上,我等亦能建功立業。”

  “好吧。”

  張飛歎了口氣,跟隨著部隊勒馬進林。

  孟震帶著人進入到樹林裏才發現這批賊人押運著一批糧草輜重,不由大喜,以為是黃巾賊的運糧部隊,便命令隊伍停止追擊,準備把這批糧食讓人押送去後方邀功。

  早在先秦戰國時代,軍隊打仗,就已經意識到了後勤補給的重要性。兩軍交戰,如果不能一戰定勝負,那麽雙方就會圍繞著後勤做很多策略。

  比如斷敵人糧道,保護自己的糧道,或者利用糧草誘敵,利用糧道聲東擊西等等,各種虛虛實實的套路層出不窮。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長平之戰,廉頗知道秦軍遠道而來,糧草必然不能堅持多久,於是修築壁壘,避戰不出。

  範雎便用反間計,讓趙國將廉頗換掉,換成了紙上談兵的趙括。

  果然。

  趙括上線後,就立即發起進攻。此時白起佯裝敗退,誘敵深入,將趙括團團圍困住。

  為了斷掉趙括的後路,白起命令一支3萬人的部隊專門攔在趙軍的糧道上,所有的騎兵都用來打擊趙軍的糧道。

  秦昭王更是親自跑到了前線河內郡,加封當地百姓爵位一級,並征調河內郡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諸國的援軍和糧運。

  於是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趙國四十萬大軍直接崩潰,甚至發現了人吃人這種慘絕人寰的事情。

  這一戰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趙國元氣大傷,徹底衰敗,自此再也無法與秦國抗衡。

  漢人向來都以史明鑒,無數例子表明,戰爭中如果自己後勤被斷,那離兵敗的下場也不遠。

  因此秦漢時代出兵打仗,若是有人能截斷敵方糧道,就是大功一件,損壞的糧食越多,功勞就越高。要是能把這些糧食運回來,那功勞就更大。

  這批糧草是邯鄲巨富鄧家積攢了兩個月準備與靈丘田家做交易的商品貨物,數量不少,是何良從鄧家的糧倉裏搶出來的,光運送的牛車馬車就有二百多輛,就算每輛車並沒有載滿,算每車四十石,也有八千石以上。

  漢朝一石相當於當時的120斤,現代的27斤,那時候的糧食熱量不高,填不飽肚子,為了維持體力,士兵每天最少要吃14漢斤,相當於現代3斤多的食物。

  雖然看著很誇張,但這的確是事實。因為現代人的食物提供的營養和熱量都非常好,一天吃一兩斤食物就能維持。

  而當時候的食物提供的熱量不多,平時在家務農的時候還可以忍饑挨餓,每天吃兩頓,以此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但打仗消耗太大,必須多吃才有體力。

  因此八千石的糧食不是個小數目,按照當時的物價,算上牛馬和車輛,應該在200萬錢左右,可以讓一支一萬人的部隊吃七天。

  雖然在那些動則數億數十億家產的頂尖豪門巨富眼裏,200萬錢的商品不過是毛毛雨,但對於孟震這個窮鬼來說,已經是一筆天大的功勞,就跟白給的一樣,哪裏還有心思再去追殺敵人,樂嗬嗬地招呼士兵牽引牛車馬車。

  “司馬,林中呼喊雜亂,聲音太小,劉備王忠趙義沒有聽到您的命令,引他們的部眾去追擊敵寇去了。”

  之前去下達停止攻擊的傳令兵回來稟報孟震。

  古代軍馬打仗一般是以鑼鼓和傳令兵來下達命令,像曹劌論戰裏的“一鼓作氣”,說的就是鑼鼓在戰爭中的作用。

  但孟震的先鋒軍是以在大軍前方開路為目的,必須輕裝簡行,因此沒有攜帶傳令鑼鼓,隻能用人工傳令。

  但這裏是樹林,馬匹不好奔跑,大聲呼喊也很容易被過濾,造成了先鋒軍旗下王忠和趙義兩個部曲一千多人的隊伍沒有收到命令,繼續選擇追擊。

  劉備倒是聽到了,不過在陳暮的授意下,四兄弟假裝沒有聽到,悶頭銜尾追擊。

  自從聽了陳暮的話,跑到邯鄲來,一躍從白身瞬間晉升為六百石的小軍官後,劉備就已經開始對陳暮言聽計從,認為他說的話一定正確,很少反駁。

  這次陳暮的要求是擊潰這股軍隊,然後盡量多俘虜一些人馬,以補充到劉備的隊伍裏。

  這片樹林並不茂密,麵積也不過一兩平方公裏,追了約半個時辰,在森林外的平原上劉備軍就追到了何良部。

  此時何良部四散奔逃,跟在何良身邊的隻有七八百人,餘者要麽被王忠和趙義兩部追上,要麽就孤身從別處逃跑了,作鳥獸散,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力量反抗。

  “降者不殺!”

  張飛一馬當先,聲若洪雷大喊。

  何良一個部眾看到身後的追兵有馬,絕望道:“大哥,降了吧,我們的馬匹都用來運載糧草,跑不過他們。”

  “愚昧!”

  何良抄起手中的大刀,發起狠來,對部眾說道:“爾等也不想想我們之前做了什麽,武安縣令的屍體還沒涼呢,殺官造反,落在朝廷手裏必死無疑,還不如拚死一搏!”

  “大哥說得對,我們當初殺官起事,早已經沒了退路,拚死一戰吧。”

  “拚了!”

  “諾!”

  何良的死忠齊齊怒吼。

  這些人總共有100多人,都是武安當地的潑皮無賴,後來聚攏起來的萬餘部隊,則是一些活不下去的貧困戶。

  當初造反的時候,是何良帶著他的核心人馬先攻占了縣城,殺死了縣裏的官吏,將幾個當地豪強屠了滿門。大量貧民因此加入到了何良的隊伍裏,但這些人沒有參與殺官吏的過程,所以罪責不大,而何良的死忠人馬則不行,隻能背水一戰了。

  “賊寇不降,殺!”

  劉備看到敵人不僅不投降,還敢反擊,勃然大怒,揮舞著雌雄雙劍,怒吼道:“放下武器者免死,反抗者一律殺無赦。”

  關羽本來眯著的眼睛驟然掙開,這世間仿佛就有一道明亮的光照進了他的眼睛裏,迸濺出可怕的寒芒。

  下一秒,關羽身軀前壓,雙腿一夾馬腹,催馬奔馳,倒提青龍偃月刀,向著賊首何良衝去。

  何良渾然不覺自己腦袋上已經有了一個“危”字,見有人騎馬襲來,心中大喜,若是可以將那紅臉漢子擊下馬背,他就可以奪到一匹良馬逃跑。

  “那紅臉漢子的大刀笨重,揮舞速度必然緩慢,待他劈砍之際,我便趁機斜刺,將他戳下馬來,奪下他的戰馬!”

  何良在心中做好算計,目光全神貫注在關羽身上,待馬奔到他三丈外,驟然暴起,舉刀就砍。

  “唰!”

  白光一閃,何良在意識模糊之前,隻覺得自己人在天上飛。

  吾......怎麽飛起來了?

  朦朦朧朧間,隱隱約約看到地麵有一具沒有腦袋的屍體正緩緩倒下。

  原來......是吾的頭顱在天上.....

  好快的刀.....

  咚!

  何良失去了意識。

  在《後漢書·皇甫嵩傳》上還曾經有過名號的羅市賊首何良,僅僅一招,就死在了關羽手上。

  “大哥.....大哥死了。”

  “為大哥報仇!”

  “我願降,我願降,不要殺我。”

  何良一死,大部分人都跪地求饒。隻有少數十幾個還保留著遊俠義氣的頑固份子向關羽殺去,要為何良報仇。

  但要是個普通武將也就算了,被十多個人圍毆沒準真會陰溝裏翻船。

  然而他們麵對的是武聖關羽......

  青龍偃月刀寒光如映射,冷厲的白芒像是冬天裏的雪一樣,帶來刺骨的冰寒。

  片刻功夫,關羽的身邊就隻剩下十幾具屍體。

  周圍的賊人在這陽春四月仿佛如墮冰窟,隻覺得遍體生寒,汗如雨下,心驚膽戰地跪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

  好在關羽聽從了陳暮之前交代的指令,沒有大開殺戒。

  劉備揮手道:“收繳武器,全部押回去。”

  “哎呀呀,氣煞俺也!”

  張飛本來提著丈八點鋼矛還想來大幹一場,結果匪首被關羽一刀給剁了,其他人全部跪地投降,連個熱身的機會都沒有,氣得牙癢癢,嘴中喊著“哎呀呀”,掉轉馬頭就往回跑。

  劉備不解道:“翼德,你要去哪兒?”

  張飛頭也不回地道:“俺去找四弟,他再不給俺安排一場仗打,俺就煩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