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之地 第四十章 前世今生
作者:憶一簾舊夢      更新:2020-09-15 04:04      字數:4409
  那夫婦哭了半晌,才依依不舍的撒開。糙漢攙著婦人一步三回頭,一咬牙衝進茅屋,放聲大哭,那婦人也在一旁抽涕。

  二牛摸了摸腦袋,心中暗道,不就是上山學個法術,學完回來便是,怎的爹娘今日這麽愛哭鼻子?

  老者跳上二牛放的老黃牛,那坡腿老牛變得漢子在頭前牽牛。老者探出頭來對他說道:“我名冉景,道號無為。而今,你便是我的大弟子了。”

  二牛呆呆傻傻,嘟囔道:“法術還沒學到,怎還搭進自家一頭牛?”

  冉景哈哈大笑,說道:“不白騎你的牛,等回了山頭,許他成人。”

  又問道:“爹媽給你取名了嗎?”

  “我叫二牛”

  “大名呢?”

  二牛搖了搖頭,冉景笑道:“而今你我師徒一場,便給你取個大名。”

  他看了看四周,又伸手撥開了雲頭,讚歎道:“山清水秀真是個好地方啊,這裏喚作南溪山,你在這兒出生,便叫你南溪子,道號有為。”

  牽牛的壯漢一驚,心中暗道:仙師道號無為,收了個弟子卻稱有為,這其中真是耐人尋味。

  二牛搖了搖頭道:“村裏的夫子說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爹娘生養,不能亂了綱常。我姓陳,叫陳二牛!”

  冉景怔了怔,笑道:“好!好!好一個陳二牛,好一個率性而為,倒是老師我落了下成。也罷,便依你。”

  這一路走走停停,竟走了一年。一路上風土人情,與當今截然不同。大多數民眾尚未開化,隻是習得粗淺文字,修行之人少之又少。

  荒野之中有那海中走出的異界魔頭吃人,又有天降橫禍,摧殘生靈。妖族大妖將那咿呀學語的幼童當做血食。這放逐之地眾生疾苦,民不聊生。冉景不為所動,趴在牛上酣睡,仿佛聽不見這世間的哀嚎。

  但這兩萬年前的世界卻是一片純淨,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靈氣,隨便一地放到現在那都是洞天福地。這裏並無半點詛咒的影子,人族於妖族爭鬥,往往都是人族淪為血食。至於魔族和獸族,從眾人的交談中卻絲毫沒有發現,似乎這方世界並沒有這二族的身影。

  又過了一年,一座氣勢磅礴的天空之城眼入眼簾。其上雕梁畫棟,深入雲霄。又有仙人飛入飛出,仙禽鳴叫,神力不絕。杜軒心中大駭!無主之地的地下陵墓在史前竟是一座天空之城!喚作青城!

  冉景喚來一朵祥雲,眾人跳上雲頭,飄上神城。城門口,冉景下了黃牛,在他額頭輕輕一點,那老牛頓時化作一個黃衣婦人。與那壯漢一起一人得了一本功法歡喜的去了。

  “三師伯又下山騙人了!”城門口,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騎在石獅子上嬉笑道。

  冉景抖了抖身上的灰塵,搖身一變,化作一個仙氣飄決的神人。他一襲道袍,頭帶金縷道冠,氣宇軒昂,飄飄欲仙。

  摸了摸女孩兒的頭說道:“水雲溪,你又調皮了,小心你師父打你屁股。”

  水雲溪調皮的吐了吐舌頭,嬉笑道:“三師伯怎麽帶了個傻子回來?”

  此時陳二牛正在到處找他的牛,拿著一根繩子扣住一隻仙鶴的腿,似是要將他拉走。冉景揮了揮衣袖,抖出一道神光將他掀翻在地,那仙鶴頓時脫困展翅飛走。

  陳二牛嘟囔道:“你偷走我的牛,我便拉走你的鳥!”

  水雲溪噗嗤一笑,拉著他的手道:“你好,我叫水雲溪,你叫什麽?”

  “陳二牛”

  “哈哈哈”水雲溪笑的更開心了。

  冉景麵色一黑,提著他向城中走去,又打了他幾巴掌喝道:“以後你不得再叫陳二牛,須得叫南溪子,否則打你屁股。”

  如今的南溪子,齜牙咧嘴的點了點頭。

  青城中,一片祥和,眾多修士或吞雲吐霧或禦劍飛行,放眼望去竟無一人不能飛行。赫然一副仙家道統的模樣。

  入了無為殿,冉景取出一件道袍對他說道:“你去將柴房裏的柴火劈了,再燒幾桶水好好擦洗一下身子。換上這衣物,為師要為你洗去瘴氣。”

  南溪子領命,嘟嘟囔囔極不情願的去了柴房,卻失手將柴房點燃。冉景大怒,又在他屁股上打了幾掌。伸手借來九天淨水,將他按在水中洗了又洗。

  片刻後,南溪子換了一身幹淨的道袍,老老實實的乖坐在蒲團之上。麵前是一座巨大的人首蛇身教主娘娘神像,冉景道人上前拜了又拜。

  嘴中喝道:“弟子尋得愚徒一名,乃先天仙魂,今日為其洗滌瘴氣,恢複仙魂本貌。特來稟明教主。”

  原來杜軒的前世南溪子本是仙魂之身,隻是被天地瘴氣所蒙蔽,為天地所不容,要將其扼殺。此刻冉景施展道門仙術去了他的腦中瘴氣,又在他的眉間一點將仙魂激活。

  南溪子頓時淚如雨下,拜謝道:“癡傻七載,幸得恩師教化!弟子銘記。”

  冉景笑道:“你如今倒不如方才可愛了。”

  一晃十年,南溪子伴在冉景身後,習得道法萬千,他本是先天仙魂,萬般仙法一觸即明,竟超過了許多入門已久的師兄。

  這一日,城中鍾聲大作,一朵十裏祥雲出現在城頭。

  冉景整理好道袍,對他說道:“南溪子,隨我去聽道。”

  南溪子點頭稱是,洗手淨麵,又給教主娘娘上了一炷香。跟隨冉景道人而去。

  青城道台上人頭攢動,眾弟子裝束各異,僅有冉景與他身著道袍,其他人卻非常隨意。冉景摸了摸他的頭叮囑道:“一會好生聽道,不可走神。”

  南溪子連忙稱是,冉景道人一步跨出飛上雲頭,那雲頭之上又有另外二人盤坐。分別是大師伯欒雲,二師伯易清。他二人仙氣繚繞,氣度不凡。一人腰間別著一把砍柴斧,一人腦後放著一枚玉碟。

  大師伯修的是無情道,無情無欲;天道無生亦無滅,天道無情,他亦無情;無情即無道,習道並非無情,乃是忘情;故而他在城中冷若冰霜,毫無感情,執掌青城。

  二師伯修的是無極道,無極即道,無邊際,無窮盡,無限,無終。代表著永恒的天道,始終處於無窮的鴻蒙混沌之中。所以他在城中最為活絡,弟子也最多,不管是人族還是妖族,他一視同仁,不偏不倚。

  冉景道人修的是無為道,為出於無為,為之使至於無為;天道本無為,眾生爭渡之。他在青城之中,像一個凡人,毫無架子。

  冉景落座,三人寒暄一番。頓時神光大作,空中祥雲朵朵,仙鶴飛鳴。眾弟子鴉雀無聲,各自席地而坐。

  那空中的分明是三位真神!三位神祗坐在空中,神光四溢,將太陽之光都壓的一暗。

  杜軒心中一驚,史前居然真的有神祗存在!那為何當今竟無一聖人?

  冉景使了個眼色,南溪子會意,看向前排。隻見弟子席那裏居然隻有三個蒲團,而弟子卻有上萬。三個蒲團上又各有一人端坐,顯然其他人隻能坐在地上。

  他走上前去,向著三人問道:“三位師兄,愚弟聞道尚淺,遇有一事不明,想請教師兄。”

  三人笑道:“你是三師伯唯一的大弟子,我等怎敢在你麵前賣弄?”

  南溪子搖頭道:“聞道有先後,怎能論資排輩?”

  惠子瑜道:“師弟豁達,我不能及,師弟請講。”

  南溪子看了看四周端坐的弟子,問道:“我聽師言,坐而論道者,未以為急耳,不如起而行之,是為何意?”

  惠子瑜心頭大震,愣愣出神,哭到:“師傅誤我,我苦修法術竟不知已入囹圄之中,弟子惶恐。”說完竟朝著易清師尊磕了幾個響頭,收拾行囊出城去了。

  南溪子大大咧咧的坐下,笑道:“師兄得道已。”

  其餘眾人撫掌稱讚,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冉景坐在雲頭一個踉蹌,險些跌落下來。易清麵色不善,道:“師弟真是收了個好徒弟。”冉景摸了摸頭上的冷汗,賠笑道:“我這弟子著實頑劣了一些,我讓他還出來便是。”

  欒雲師伯打斷道:“冉景道友千年收了十數名弟子,竟無一子能養活,這蒲團你讓他便是。”易清點頭,不再說話。

  隨後,三人坐在雲頭依次講道,台下眾人聽得如癡如醉,許多修行之中的不明之處,豁然開朗,一些瓶頸也茅塞頓開。

  南溪子也沉浸其中,他本是仙魂,如今聽得道音竟一日千裏,修為直追前輩師兄。

  這一講便是七日,七日後,眾弟子餘韻未消,沉浸於悟道之中不能自拔。隻有少許弟子清醒過來,各自小聲交流悟道所得。

  冉景下了雲頭,悄悄遞給他一枚神丹,笑道:“幹得好。”

  南溪子一愣,而後釋然,接下神丹,笑道:“是老師教得好。”

  冉景惱怒,低聲道:“我何時傳你這偷奸耍滑之法?”

  南溪子笑而不語,顧左右而言其他,道:“兩位師伯門下弟子萬千,為何老師門下隻有我一人?”

  縱觀上萬弟子,大師伯收徒百餘名,二師伯門下幾千人,隻有自己孤苦伶仃。冉景歎息一聲,邊走邊向他解釋各種原由。

  原來他師兄弟三人臨危受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在這方小世界脫離之時,三人奉教主之命,下屆教化眾生,完成宏願。

  教主曾言:大道五十,天衍四九,而一遁去。故造人族,以擬遁去之一,補全天道!阻彼岸之敵與界外!稱之為人族補全計劃!

  南溪子心中大駭!難道說人族並非先天生靈,而是後天所就?!這人族補全計劃,竟是要以後天生靈補全天道!是何人有如此氣魄?又是何方大敵將此界逼迫至此?!

  冉景道人又緩緩講明,大難發生之時,教主於混沌之中賜下三件法寶。

  欒雲師伯腰間的砍柴斧,乃是仿製傳聞中的先天道寶開天斧所造。他得教主傳授混沌篇。

  易清師伯腦後的玉碟,仿造的是先天道寶造化玉碟,內蘊鴻蒙篇。

  而冉景道人,得娘娘賜下道印四十九,這四十九枚道印乃是人族四十九位前賢至尊投影。他們或死後化身或自願赴死跳入圖中。又各自掌握有一種後天之道,合為四十九種後天道法。教主娘娘想用四十九種後天大道模擬先天大道,以後天勝先天!

  混沌篇,鴻蒙篇和道印篇合為世界陣圖!三者並無直接關係,無先後之分,無強弱之分。隻是娘娘一法三分,做了三手準備,三者相生相衝,修煉其中任意一篇者不可再修其餘兩篇,不然必身死道消!

  人族補全計劃?!世界陣圖?!南溪子心中大震,忙問道:“那這與我門凋零又有何關係?”

  冉景臉色黯然,拍了拍他肩膀道:“你大師伯門下原本有千餘名弟子,但他們並非如你大師伯一般無情無欲,故而在修行混沌篇之後大多死在了開天劫之中,欒雲道友悲痛欲絕,誓不再傳道法,混沌篇被他改了又改,如今早已失去了本來的模樣,弟子也隻收了百名。”

  “你二師伯易清道友,身具鴻蒙篇,但那鴻蒙之中無天無地眾法不存,又無天道指引。眾弟子紛紛迷失在鴻蒙深處。二師伯痛定思痛,廣收門徒,以數量壓製。以期有人走出鴻蒙,得傳大道。”

  他看了看南溪子,一臉溺愛,又道:“而我門下,千年以來隻有十餘子,縱使我使便萬般法,也無一子存活。四十九種後天大道,要勝那四九天道何其之難也!可憐我蹉跎歲月,窮盡畢生所學,也未能保下一人。在你之前的師兄們修了道印之後都變成了前賢的模樣,活成了他人。修了道印卻成了他人的影子,可悲!可歎!”

  南溪子不解的問道:“那師兄們呢?”

  冉景悲歎道:“都叫我趕出了門牆,渾渾噩噩,客死他鄉。”

  南溪子又問道:“什麽是彼岸之敵?他們來自何方?又為何不見教主娘娘?”

  冉景搖了搖頭道:“你修為尚淺,知道的太多恐你道心不穩,還是不知道的好。”

  他又問道:“而今,你還要學我的法術嗎?”

  南溪子笑道:“老師膽怯了,修行一途豈能杞人憂天?這天要亡我,尚有師尊救之。可這天要是亡眾生,又有何人救之?弟子不才,願做那眾生的踏腳石。”

  冉景一愣,讚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