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弟子為善
作者:白白白白手      更新:2020-10-08 00:52      字數:2142
  記好了來時的路線,有魚看著眼前這個軍綠色帳篷,這裏就是他暫時的住所。

  由於目前人數眾多駐地帳篷緊張,所以很多兵士都是數十人擠在一個帳篷,就連特殊部隊的“狼牙”也是-人合住一個帳篷。

  能夠給與他們這些外來的修士好於自身的條件,可以看出他們的用心和尊重了。

  有魚掀開門簾,準備見見他的新室友。

  那人坐在床榻之上打坐,一進門兩個人就相互打量起來,瞬間怔住,原來如此有緣,兩人皆是道士。

  不過那人和有魚藍灰色道袍不同,他衣著藍黑色道袍,道巾束著長發,一隻玉質雲紋發簪穿過,一副仙氣飄飄的樣子。

  看著他一臉清秀俊俏的模樣,有魚猜測眼前這個道士和自己差不多大小。

  “在下乃武當掌門陳無念坐下大弟子為善,不知道友在哪做名山修道?”為善率先自報家門,然後開口打探詢問道。

  相傳在先秦世代,道家因為所追求的教義產生分歧,分化為天宗和人宗兩派,天宗追求天地無為,追求避世不爭,人宗追求人定勝天,主張入世濟民,兩方爭鬥不斷,相持不下。

  最終天宗帶著道家至寶“無為道法”原章和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神兵“七星劍”歸隱山林,避世不出,以後世間再無天宗。

  後來不斷有人尋找探查,結果都無疾而終,有人傳說他們是追尋老子的去路飛升而去,也有人說他們隱在雲層之上,無法尋找。

  隨著世間的流逝,他們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隻留在密典古籍之中。

  相反選擇入世的人宗憑借著驚人的生命力在千年的流傳中不斷綿延發展了起來直到今天。

  不過也因為在千年的流傳中出現了一些意外當初的人宗分化為了現在四派茅山,正一,武當,青城,除此之外還有一小部分散修。

  為善和有魚正是來自武當和青城的道家人宗同門。

  “為字輩的嗎。。。”有魚嘴裏默念著。

  同家族族譜一般,每代人都需要按照祖宗定下的規矩,按照輩分排自己的名和字。

  按古代的規矩,每個人自出生就擁有姓,名,字。

  姓是家族之姓,名是輩分之名,字是父母之字,所以姓至始不變,名按代排名,字就是父母所取之字。

  相信如果讀者家中如果還有祠堂族譜就會發現確實是如此,比如我太爺爺輩名“之”字輩,爺爺輩是“希”字輩,父輩是“紹”字輩,我這輩就是“明”字輩,不過我們祠堂在以前破四舊的時候燒了,有點可惜。

  而道家也是沿用了這一名份字度,代表不同位子身份,區分不同輩分,很是方便。

  “天地無為,道法自然”道門就是按照這八個字,論字排輩,周而複始,沿用至今,有魚的師父叫做劉地玉,乃是地字輩的高人,無論身份輩分在道家算超然。

  作為他的徒弟,有魚自然是無字輩,但是由於有魚半路出家,屬於俗家弟子,而且名字改成無魚和現在的名字詞意相反,師父怕破了他的氣運,所以雖然是無字輩,但是依然叫做有魚。

  “在下青城山掌教劉地玉坐下五弟子有魚。。。算起輩分來因該是你。。。師。。。叔。”有魚說到,卻不料話還沒有說完,隻見眼前的這位師侄突然怒目而視。

  腳下清光乍現,一個碩大的太極圖出現,圖中兩條陰陽魚遊動著,有魚站在魚眼之上,他隻覺得自己仿佛脫離了原來的環境,一周一片漆黑。

  “老的不要臉皮,小的還想占我便宜,休想!”為善體內煉氣運轉,隻見地上的兩隻陰陽魚停止遊動,化為魚靈,分別包裹在他的兩隻手上“太極拳!”

  他捏拳變上,不給有魚留解釋的機會。

  有魚無奈,簡直是無妄之災,他趕緊施展八卦掌與之相對。

  由於他沒有防備,落入了為善的陣圖領域之中,一時間倉促應戰,被為善打的練練後退。

  “地境中期!”有魚第一時間確定了對方的境界,看著這個人和自己差不多大,居然境界比自己還高,功力如此之高,確實不可小看。

  眾所周知,武當自張三豐真人開宗立派以來,在道家基礎上融合了佛家易經等各派武學,取百家之長,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融合天下武學與道,自創太極拳法。

  是繼茅山符法,龍虎山雷法,青城山劍法之外的第四種著名武當拳法,不僅如此,他在劍法上也取得了非凡的造詣,雖然比不上老牌門派劍術,但是武當劍法也依然獨樹一幟,可圈可點。

  好在為善也是氣急,並沒有下狠手,一陣逼退之後也就沒有繼續施壓,有魚腳下一踩,太極八卦光圖展開,與太極陰陽圖兩兩相互抵消,黑暗瞬間消失不見。

  看著依然坐在床上閉目不理有魚的為善道長,有魚也很是無奈。

  老一輩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原本武當山和青城山因為同根相生,道法相近所以關係尤為密切,但是卻因為一些不能說的原因導致兩個掌門之間發生分歧,門派之間生了間隙。

  原本的武當老掌教也因此鬱鬱寡歡辭去掌教之位傳給現在的新掌教陳無念閉關不出,並且發誓永不下武當。

  正因為如此有魚才是和掌教陳無念同輩,也就是為善的師叔。

  不過看來為善並不認同,畢竟其中牽扯宗門傳承,關係太大,有魚也很理解這種情緒,剛才他聽到為善自報家門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不過他覺得老一輩的恩怨過去,和年輕一輩沒有太大關係,看來他還是想多了。

  道士也是人,也有著人的七情六欲這誰也沒法避免,想要真正的成道,哪有這麽容易。

  不管是他,還是為善,都隻是在路上,為善也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也沒有咄咄逼人,發出自己的怒氣便作罷了。

  有魚也不直到該怎麽和為善說話了,索性也就不說了,同樣盤坐床頭,閉目修煉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