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李二感謝
作者:張圍      更新:2020-03-12 21:00      字數:2153
  “很多時候長安的國公都把顧青當作平輩來看,對過去的種種作為都非常的佩服尤其是顧青在做生意這行,讓很多的老家夥們都自愧不如。”王金說得很慢,“可是顧青從來沒有自恃過高,對長安的長輩都非常的尊敬,這是顧青最難得的一點,他永遠不會忘記這些長輩對他的好,這就是顧青為人處世方麵的長處,當然了光是這一點不能說明什麽,顧青最可怕的不是這些,而是顧青有著有所人都沒有知識,有天下人都沒有遠見,有些人可以一眼看到自己的路,顧青像是知道哪條路上有什麽,哪條路上沒有什麽。”

  “當年老奴受陛下所托尋找顧青的身份,顧青這個人出自何方,祖籍在哪兒?這些都不知道,還有就是顧青當時的口音,那種語言聽起來與關中話有些相似,可是誰也都沒有聽過這種口音,咬字非常的清晰,說話鏗鏘有力。”王金低聲說著,“這麽多年過去了,至今不知道顧青的來曆,他就像突然來到了中原一般。”

  李承乾平息下來自己的怒火。

  王金接著說道,“陛下萬萬不要覺得自己不如顧青,人和人都是一樣,隻不過顧青的起點比很多人都要高而已,隻不過顧青如今的實力比陛下高罷了,若是陛下用帝王的身份去壓製顧青,顧青隻會覺得厭惡,男人用實力說話!隻有陛下掌握了能夠足以抗衡顧青的實力,到時候陛下就可以對顧青做更多的事了。”

  李承乾沉默地看著王金,“這些話也是父皇讓你和我說得。”

  “老奴多嘴了。”王金退後一步躬身說道。

  李承乾揮了揮衣袖,“告訴褚遂良,可以讓他去顧青那裏提錢了,傳朕旨意!封顧青為中原錢莊監正,中原錢莊的長安錢莊由顧青主管,上官儀策應,封裴行儉為尚書令。”

  “老奴這就去擬旨。”王金說道。

  李承乾清醒下來即然你顧青有本事,我就讓人把你的本事全學會,先不管自己的太子,李承乾發現自己還需要人留在顧青的身邊作為學得顧青本事的人。

  想著人選,李承乾猶豫了很久對王金說道,“李孝恭的兒子如今在做什麽?”

  王金稍加思索就回答道,“如今是益州長吏。”

  李承乾低聲對王欽說道,“把李孝恭的兒子的召回來,朕要和他好好敘敘舊,再給朕安排十多個書院畢業的學子,一定要身家幹淨的那種,朕有事情要辦,切記不要讓別人知道。”

  “老奴明白了這就去辦。”王金說完就去忙了。

  “顧青你做初一,朕就做十五。”李承乾咬牙看著甘露殿外的天空,“咱們的路還長著呢。”

  書院發生的一切對別人是秘密,對李二來說算不上秘密,聽著王欽稟報李二知道了顧青威脅李承乾的事情,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了。

  王欽看著訝異,李二說道,“你知道朕為何笑嗎?”

  “老奴不知。”王金隻要賠笑著。

  “朕覺得顧青這一要挾,承乾反而會醒了。”李二剪裁著就快要開花的花卉說道,“承乾登基這兩年一直都找不到方向,他想要做點什麽,可往往什麽都做不好,他很迷茫!其實他完完全全不用擔心朝堂的方向,很多事情交給臣子去辦就好了,承乾缺少的是磨礪,他吃過的虧太少了,他受的磨礪太少了。”

  “從小住在東宮,身為太子所有人都捧著他,這樣的他怎麽能學會東西,經曆一些挫折不是壞事。”李二微笑著說道,“隻是顧青辛苦了,回頭把龍涎香送一些給顧家,朕也要表示一下心意。”

  “陛下。”王欽又說道,“隻是讓顧家做錢莊監正會不會不妥當。”

  “嗬嗬。”李二冷笑說道,“承乾這小子,想要玩移花接木罷了,顧青不會看不出來,你瞧著吧,顧青跟本不會去管錢莊,就像是他相國一樣,承乾這一次還是要栽在顧青這小子的手裏,這種計謀都是我們年輕時玩剩下的,慢慢來!現在朕有些慶幸,當初讓顧青去磨礪承乾是對的,就看承乾可以學到多少,如果他還成長不起來,也沒關係,他這個帝王可以穩穩當當坐著,到時候也別怪朝臣會架空他了。”

  王欽暗暗點頭。

  顧青收到了李二讓王欽送來的龍涎香,“多謝王公公送來了。”

  “老奴隻是聽命行事。”王欽說道。

  “進來坐坐,家裏備了好茶。”顧青邀請道。、

  “候爺客氣了,隻是老奴不便久留,還要回去給陛下辦其他事情,這就走了。”王欽說完就離開。

  顧青瞧著王欽離開,手裏提著一包龍涎香對身邊的範健說道,“拖我們的商戶轉手把這包龍涎香賣了,三七分。”

  “好。”範健微笑著說道,“隻不過這皇家貢品,怕是一般的人不敢收,可以賣到關外去就是廢些周折。”

  “咱們這老丈人還真是客氣,這就給我送禮過來。”顧青笑嗬嗬走回自己的家中對武媚說道,“丫頭,今天家裏加幾個菜。”

  “有客人嗎?”武媚疑惑問道。

  “我高興!”顧青說著,還哼起了小調

  “好。”武媚這就去吩咐家中的下人多做幾道菜。

  工廠和書院一直在共同合作著製造車子,張傑忙前忙後,把所有長安有名的鐵匠都聚集了起來,想著工藝在提高一個階段,按照書院學子說法,現在車子的製動效率還是很低。

  正在想著辦法,張傑見到了一夥人自稱可以解決問題的人,打聽之下才知道這些人是墨家後人,當初記得書院和墨家有過一段糾葛。

  也就答應下來,讓幾個墨家子弟來幫忙克服這個難題,張傑把讓人把消息傳給顧青,沒想到當初打算老死不相往來的墨家人,主動過來對於書院和工廠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車子如今按兩個方向造,一種是比較小的私車可以坐兩個人,一種是以後要用到的公車,一輛車可以坐七個人,正在糾結著一輛公車是要兩個人操作駕駛還是一個人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