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修路還要繼續
作者:張圍      更新:2020-03-12 21:00      字數:2139
  王金看著氣急敗壞的李承乾一陣搖頭,“陛下,不如我們再看一段時間。”

  “那朕就看著他把錢花完?”李承乾喝問道。

  王金撿起李承乾扔在地上的奏章說道,“陛下若是急於求成,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如想想為什麽顧青會在節骨眼如此大肆花錢?”

  李承乾疑惑地看著王金。

  王金接著說道,“如果顧青隻是在試探陛下呢?總所周知股權手中有很多的錢,顧青把這麽多錢存入錢莊,會不會被皇家私用?如果老奴是顧青一定會考慮這個問題,所謂修路花錢什麽時候花都是一樣的,如果陛下反而急著讓顧青把錢存入錢莊,反而會引起顧青的反感,還請陛下明鑒。”

  李承乾冷靜下來,思索著前前後後。

  見李承乾已經冷靜下來了,王金也不再說話。

  長安

  李然也聽說了顧青要修路的這件事,心裏盤算著問身邊的侍女,“修得怎麽樣了?”

  “修得還挺快,據說一天可以修兩三裏呢。”侍女說道,“就是周邊那些賣石料的家夥有些不規矩,見顧青要修路他們就抬高了石料的價格,顧青倒是爽氣,有多少買多少,價格貴不貴都無所謂,外麵的人都說顧青就是糟踐自己的銀錢,周邊幾個村子的百姓都瘋了一般的要去修路,趕在芒種之前掙一筆,顧家也是有多少人收多少人。”

  “他這是花錢尋開心呢?”李然心中滿是疑惑,“修路對他顧青有什麽好處?”

  “或許這就是千金難買爺高興吧,顧青有得是錢,想要怎麽花都無所謂。”

  李然想了好一會兒,一個死要錢的家夥怎麽會這樣散盡千金,有些當年修建港口的味道,當初顧青花了很多很多錢來修建港口,當初也不少人覺得顧青瞎折騰,不過事後收獲最大的還是顧青。

  李然心中惦記著,出門就來到了顧家。

  武媚安靜的坐在院落裏正用針線把衣服縫縫補補。

  李然是顧家的常客,武媚也吩咐過不用攔著李然,李然還是顧家很重要的生意夥伴,再說了顧家和趙郡李家剛剛還一起做了一筆大生意。

  “你們家大業大,顧青在外揮霍你卻在這裏勤儉的修補衣服。”李然來到武媚的身邊說道。

  武媚打量著已經修補一半的衣服說道,“孩子一天天長大了,衣服都穿不下了,改一改還能穿。”

  李然在武媚的身邊坐下,“顧青修路是為了什麽。”

  “還能為了什麽?”武媚笑著說道,“當然是為了掙錢。”

  “果然。”李然點頭。

  武媚縫補好衣服說道,“袖子和褲腿改長了,那小鬼回來應該穿得下了。”

  李然看著武媚眼中滿是羨慕。

  站起身武媚把衣服交給一旁的下人說道,“有空嗎?”

  “有,我每日倒是閑得很。”李然站起身。

  武媚接過下人遞來的一個籃子,“和我一起去感業寺一趟,去見見一位故人。”

  李然能夠猜到武媚說得是誰,當初顧青和武媚居住在道觀,建了新房子之後道觀裏住著一位公主,那位公主也是顧青家的老鄰居,如今一直住在感業寺,青燈古佛相伴。

  “走吧,我陪你。”李然點頭。

  武媚站在門口等了等,不遠處也走來一位婦人。

  “這位是……”。李然看著眼前這個女人,從來沒有見過穿著樸素,不過對方身邊跟著幾個宮女打扮的人。

  對方也在打扮著衣著素雅的李然。

  “這位是當今皇後蘇氏。”武媚兩邊介紹著,“這位是如今趙郡李家的家主,李然。”

  “原來是李家主。”蘇氏朝著李然禮貌的一禮。

  李然也是趕忙回禮,“見過皇後。”

  蘇氏淡然一笑,“什麽皇後,不過是一個虛名而已,倒不如做一個平凡女子來得好。”

  “走吧,今日是去感業寺祈福的好日子,也當散散心。”武媚帶著兩個女人一路往感業寺走去。

  李然沒想到是當今皇後,隻是知道如今太子成為了顧青的弟子,什麽時候這個皇後蘇氏也顧家走得這麽近了,想來皇後離開皇宮也應該是因為後宮的緣故,自從蘇氏的父親,蘇家的當家人去世之後,蘇家就樹倒猢猻散,家族的旁落讓這個皇後在後宮之中一直處於弱勢。

  李承乾後宮的那幾個妃子哪一個不是手段百般的人,後宮的水深火熱鬥不過隻好躲,一退再退,一躲再躲,皇後隻好離開皇宮,就像她自己說的,隻不過是越過虛名而已,倒不如做一個平凡女子。

  顧家的修路大隊再次擴大,幾乎抽空了長安周邊幾個村子的勞動力,能幹力氣活的人都來這裏修路,反正顧家給的酬勞不少,顧候爺的手筆是出了名的大方,光是出海的民夫哪一個回來不是蓋了新宅子還娶了媳婦,光是海貿民夫的名額,四周的百姓都搶破了頭要拿到一個名額。

  如今要修路給的酬勞還不少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每日前來報名的人不少。

  李治看著這個場麵對顧青說,“這就是你說的就業?和勞動力。”

  “百姓們總不能一直麵朝黃土背朝天,我隻是給了他們一個多餘的選擇而已,其實一直以來民間的勞動力都是過剩的,很多人除了種田找不到事情幹,就算有事情幹換來的酬勞也就這麽點,擴大的就業率百姓們手裏的錢也可以更加的富足,隻有這些百姓富有了,那麽大唐才是真正的富有。”

  “一直以來權貴們都是拿著絕大部分的財富,這就導致了坊間很多地方貧富差距很大,這是一個很大的弊端,雖然平日裏看不出來,但是在遇到災情或者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這種弊端就會被無限放大,以至於放大到讓人不得不做出豁出性命的選擇,其實百姓們要的很簡單,他們隻不過想要吃穿不愁。”

  “看起來我的錢是花出去了,不過錢的總量還是不變的,百姓們賣我顧家的很多東西,這樣錢又會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