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會盟(上)
作者:張圍      更新:2020-03-12 21:00      字數:2282
  “其實卷宗上的步驟我自己也沒有什麽把握,還是想要上官叔來把把關。”李治猶豫著說話,“我感覺有些舉動還是太過強硬了”

  上官儀上下看了一遍對李治說著細節上的問題。

  在海貿司與上官儀談了大半天,心中已經有大概的方向,整理好之後往顧家而去。

  “晉王叔叔回來啦。”小顧曉上前問候道,“今天怎麽回來的這麽晚。”

  “忙著一些海貿司的事情。”李治伸展著懶腰說道,“題目的事情,你爹不知道是我幫你做的吧。”

  “我估計他已經看出來就是沒多問。”小顧曉小聲說著,“晉王叔,你說那些簡體字,為什麽父親一天到晚總是讓我學,又沒有什麽用。”

  “你父親這人啊。”李治帶著顧曉走入書房,“他這人做事總是做一半留一半,有些事情你不用問太多。”

  “反正我也是一頭霧水。”小顧曉說話道,“晉王叔,你說我是國公,我爹隻是一個侯爺,我是不是比我爹大。”

  李治思索說道,“照爵位來說你的位置確實你比爹來的高。”

  “那我爹是不是應該聽我的。”小顧曉有說道,“我爹天天讓我做題,他自己整日無所事事,我看他不是睡覺就是發呆。”

  李治苦澀地笑著搖頭,“你知道你的父親是怎麽打下這番家業的嗎?你知道你父親以前是什麽樣的嗎?”

  “和我說說我爹以前的事情。”小顧曉坐在李治的書桌旁。

  “顧青啊。”李治回憶著說道,“說來還真是有意思,我和顧青的第一次見麵,我養的兔子就過世了。”

  “怎麽就過世了?”

  “被顧青給炸死了。”李治說道這裏不自覺地笑道,“第二次和你爹見麵我的烏龜又……”

  “死了在我爹手裏了?”小顧曉來了興致。

  “那倒沒有,不過也算是死在你爹手裏了,做成了龜苓膏。”李治接著說道,“很多事情我也聽別人說的,你父親從小跟著你的神醫爺爺流浪,貞觀九年到了長安,這才開始發跡。”

  “一開始你爹還是一個十四歲的男孩子,連一個家都沒有還是寄人籬下,他……”

  李治訴說著關於顧青以前的一件件事,一直是說到了大理寺,小顧曉被逗得笑個不停,“我爹真的三天兩頭進大理寺?”

  “你父親小時候可沒少闖禍。”李治感歎,“最長的一次是被我父皇關了半年,那時候也是李靖大將軍最後一次出征。”

  “吃飯了。”高陽打斷他們之間的對話,“你們兩小子都聊什麽呢?”

  “二娘!”小顧曉非常乖巧的叫了一句,急匆匆離開來到飯桌上。

  狄仁傑帶著自己的妻子孩子和李然也一起來了。

  “孩子會開口說話了嗎?”武媚瞧著狄仁傑妻子懷中的孩子。

  “會叫爹娘了。”李婉兒說道。

  “都坐吧,都坐吧。”孫思邈很喜歡這種吃飯一家人圍在一起的感覺,很熱鬧也有很多的笑語。

  吃飯間,小顧曉低聲問著狄仁傑,“狄叔,我爹以前經常去大理寺嗎?”

  “咳咳咳咳……”突兀的一個問題讓狄仁傑嘴裏的東西嗆在喉嚨口,好會兒咽下緩一口氣,又喝一口湯看顧青沒有注意到對小顧曉說道,“老師以前閑著沒事就喜歡去大理寺逛逛。”

  “逛逛?”小顧曉鬼精地一笑,“一逛就是半年?”

  狄仁傑放下筷子長歎一口氣,“其實都是事出有因。”

  “嗷”小顧曉意味深長的一聲點頭。

  狄仁傑笑著把一塊紅燒肉放入小顧曉的碗,“吃飯的時候少說話,像我剛剛那樣會噎到的。”

  吃罷飯,顧青端著茶杯坐在自己家的院子中,看著漫天星辰,範健拿著毯子而來,“家主,夜裏冷,會著涼的。”

  “夜裏確實有些冷。”顧青收緊衣衫。、

  “人手都已經收回來了,在吳王周圍都留了眼線,吳王殿下今天下午就被接進了行宅,到如今還沒出來。”

  顧青微微點頭。

  “人手已經安排去東吳了,都是十多個多年暗線的老手,辦事很機靈,和尚親手挑的。”範健接著說道,“朝中雖然沒有下旨,但是禮部與宗人府,中書省已經在安排除位吳王的母妃,她三天之後就要離開大明宮了。”

  宮中也一直有暗線的眼線存在,和尚安插了十多個宮女在宮中,有幾個更是成了內侍宮女,也有暗線不少的幫忙,相輔相成。

  “我知道了,這三天內一定會有一些變數,等著瞧吧。”顧青說話道,“那位的意思是要我把其中的隱患扼殺在搖籃中,不論是在東吳還是在長安,大明宮和吳王身邊一定要盯緊了其他的地方都無所謂,一旦有那種跡象就立刻動手,不要有太多的顧慮,我們要做的這些事情也是那位授意的。”

  範健聽著有些疑惑。

  顧青接著說道,“他知道暗線的存在,不過他知道的不多。”

  “我明白要怎麽做了。”範健點頭。

  “還沒到入冬的時節,怎麽感覺就這麽冷。”

  孫思邈一邊收拾著一些風幹的草藥,“今年的冬日不好熬過去嘍。”

  “師父,你說今年的冬天會特別冷嗎?”

  “會吧,會比以往的冬日更漫長,更寒冷。”

  吐蕃以西

  這裏是吐蕃與波斯的交界處,在這個地方搭建了一個台子,裴行儉作為這次主持會盟事宜的大唐使臣坐在上座,薛仁貴帶著三千甲士護衛在一旁。

  已經過了大半個時辰了,波斯派來的使臣還是沒到。

  天竺的使者也坐不住了,開口說道,“敢問波斯使者怎麽還沒到。”

  說話間,馬蹄聲傳來一隊士兵騎行而來。

  “來了。”裴行儉依舊坐著,看向來人。

  波斯這邊來的不是別人而是當年大唐派往波斯的守備將軍,李大亮的兒子,李奉誡。

  他當場並沒有下馬,而是瞧著坐在上首的裴行儉說道,“你誰啊!顧青人那小子,他怎麽不來主持和談。”

  “顧候爺沒空來這裏。”裴行儉卻也微笑說道,“朝中指派在下來和談,在下兵部尚書裴行儉。”

  “我是李奉誡。”他策馬拽著韁繩依舊沒有下馬的打算,“朝中把我當個物件一樣把我扔在波斯那個破地方這麽多年,不聞不問,如今還派黃毛小子來朝我耍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