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書院爭論
作者:張圍      更新:2020-03-12 21:00      字數:2176
  “如果說要在下個月中旬出海,那麽現在就要準備了,季風一到就要出海,為了不延誤出海的時間,從長安出發到東海邊上趕路快馬加鞭也要趕十多天,我們最快三天,最慢七天我們的人手就要安排足夠,然後出發。”

  李治有些恍然,聽上官儀這麽一說緊迫感立刻就來了。

  “時間很緊,不過還是來得及,這段時間不能夠出差錯。”上官儀接著說話道,“人手還差五千個,如果說趙瑞不能召集五千個民夫,我們也不能再等了,現在的人手也必須在七天內出發。”

  李治疑惑,“晚個幾天不可以嗎?”

  “不行。”上官儀直截了當說話道,“即然晉王殿下要在下來海貿司幫忙,有些話我即然明白,就要說給晉王殿下聽,海貿不是過家家,也不是一般的生意。”

  “我知道,我都知道。”李治點頭。

  “這麽說吧,海貿要坐船出海,所有人都是這條船上的人。”上官儀看著窗外的景色說話道,“顧青用了五年的時間布下了這麽大一個盤子,整個盤子的利益鏈像是蜘蛛網一般的錯綜複雜,一方除了差錯,整個蛛網都會出現問題。”

  “從長安的國公權貴,到各方的商人,還有江南,數年後就是整個水道貫通的中原,晉王殿下現在知道這個盤子到底有多巨大了嗎?”

  “我明白。”李治點頭。

  “兩天時間。”上官儀對李治說道,“如果趙瑞兩天時間不能湊齊五千人,顧青那裏還有第二手準備,我們的人手立刻要開拔。”

  李治深吸一口氣,走出房間找到了正在忙碌的薛稽。

  薛稽上前一步,“晉王殿下。”

  李治籌措著說道,“你帶人去告訴趙瑞兩天時間必須把人給我找齊了。”

  “是。”薛稽有些遲疑,“需要給他安排人手嗎?”

  “一個人手都不用安排給他。”李治說完揮袖離開去忙別的事情。

  顧家

  顧青聽著範健與矮子的稟報,“你們說趙瑞真的快馬加鞭離開長安了?”

  “是的。”矮子回答,“我親眼看見今天一大早就買了兩匹快馬帶著他的小廝離開了長安,照我看那小子估計是打退堂不告而別了。”

  “不用管他。”顧青對矮子問著,“那個府正查的怎麽樣了,有線索了嗎?”

  “不好查。”矮子實話實說道,“這個家夥祖籍根本就是假的,我懷疑他的名字都是他自己捏造的。”

  “他的名字是真的。”顧青又說話道,“始皇陵去查了嗎?”

  “已經去查了。”矮子點頭說道,“關於始皇帝的守陵人,我們的人無意間查到一個傳說,據說哪些守陵人壽命都非常長,每一代人都可以活到百歲之長。”

  “我知道了。”顧青點頭,百歲村?類似這種人群不難見到,長壽和生活習慣與飲食有很大的關係,一個小地方往往會出現類似長壽的人。

  範健開口也說著話,“家主還去書院嗎?”

  “去,當然去。”顧青起身一路走對矮子吩咐道:“要查出府正現在在什麽地方,守陵人那一方不用查的太深,不要打擾他們的生活。”

  “我們知道分寸,我這就和和尚去吩咐一聲。”矮子說完就離開。

  顧青來到書院,一路走到發電機的項目組,在這裏又幾個工廠的鐵匠,還有幾個書院的學子,這裏掛著不少設計圖的拆分圖。

  “相國。”

  “相國。”

  “顧候爺。”

  “顧候爺。”

  ……

  正在瞌睡的張傑聽到說話醒來見到顧青立刻來了精神。

  “你們接著忙,我就是來看看而已。”顧青對他們說話道看著一個發電機框架已經做出來,如今就差用來轉動轉子的發動機還沒做出來。

  “候爺。”張傑一邊解釋道,“要說學問我們比不上這裏的學子,想著方便一點我們就直接搬到這裏來做了。”

  “進度還不錯。”顧青上下打量著,這東西也沒指望他們可以立刻做出來。

  發動機是用後世老式拖拉機的原型打造的,轉幾下轉子踩著油門就可以發動起來,類似柴油發動機,這個東西跨度很大,考慮過蒸汽機,但是蒸汽機的效率轉化太低的,寧可多耗費時間和精力也要走過這一關。

  “好好做,這個東西完成了以後我們就可以做更多更多的東西,對這個時代的改變更大,說不定你們這些參與製造的人也可以名留青史。”顧青對他們說道,“人手不夠盡管要,需要什麽盡管說。”

  “是!”

  張傑與學子們大聲回答,“保證比墨家那幫家夥先做出來。”

  發動機是一個跨時代的東西,顧青也再嚐試這個的東西到底能不能做出來,如果做出來了對將來的大唐來說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心裏想著來到書院的辦公室,房遺直和李泰正在爭論著什麽。

  “怎麽了?”顧青走進。

  李泰回首看著顧青,“你怎麽來了,真是稀客!”

  “閑著沒事過來看看。”顧青坐下從一旁的鍋中拿出一個溫熱的茶葉蛋自顧自剝著蛋殼,“你們接著說看。”

  李泰也沒有心思和房遺直爭論了開口說道,“我想要把書院的獎學金再次提高,可是房兄不同意。”

  “如今的獎學金已經很高了,照魏王殿下說的要把獎學金提高到五千貫,實在是太不妥了。”房遺直接著說道,“學子們讀書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為了所謂的錢財,這一點從初心來說已經太過偏頗了。”

  “如今的新入學的學子已經越來越少了。”李泰強調。

  “學子越來越少是因為長安周邊各州府的學子該來的幾乎都已經來了。”房遺直解釋道。

  聽了這麽一個來回顧青算是聽明白了,其實就是一個學子越來越少的問題,每天都有新的學子入學可是如今新入學的學子已經越來越少了,房遺直的說法是學子已經飽和了,就算提高獎學金也沒有什麽用了,李泰的意思是想要提獎學金來刺激更多的適齡人來書院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