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誘捕侯君集(一)
作者:張圍      更新:2020-03-12 21:00      字數:2177
  顧青耐心對程處默的媳婦說話道,“多吃些補血的東西,比如紅棗,紅豆,烏雞也好,還有一些銀耳當歸。”

  “慢著!”程處默拿來了筆墨,“顧青,你說慢點我記下來。”

  顧青對程處默盡量說的仔細,“記住每日也要堅持運動,小半個時辰也就足夠了,在吃的方麵也不用太大補,堅持多吃補血的東西,不用吃太多。”

  程處默一邊寫著一邊點頭。

  程處默的媳婦也說道,“其實長安不少權貴的夫人也有這樣的病症。”

  “別瞎操心別人,把你自己的身子養好最要緊。”程處默還在記著。

  顧青瞅了一眼,“處默,你的字也好不到哪兒去嘛。”

  “這重要嗎?”程處默寫完把毛筆隨手一扔。

  “想到當年我的字沒少別人嫌棄。”顧青長長一口歎息,“你還真別說寫得一手好字確實有必要,隻是我從小到大都沒怎麽用毛筆寫字。”

  “那你以前是用什麽寫字的。”

  “鉛筆呀,水筆呀,說了你也不懂。”顧青意興瀾珊,“我先回家了,也不知道那些江南商人決定下來了沒有。”

  “我送送你。”程處默跟著走。

  走到程府大門,顧青遲疑說道,“有件事我也想要請你幫忙。”

  “直說便好。”程處默認真的點頭。

  看了一眼四周顧青小聲在程處默耳邊說話道:“你去幫我把大理寺的地牢給點了唄。”

  “哈哈哈。”程處默一聲怪笑,“來人,送客!”

  “還是表麵兄弟,真指望不上。”顧青歎息,走入長安街頭一出小攤,“老板,來碗水盆羊肉再來兩個囊。”

  “好嘞。”羊肉攤的老板手腳利落地盛了一碗水盆羊肉又拿來兩張餅,熱情說道,“這位貴人還要點什麽?”

  “不用了。”顧青擺手說著話,“你這裏怎麽這麽多的吐蕃人。”

  “最近也不知道怎麽了,不少吐蕃人來長安做生意,”老板笑嗬嗬說話,“不過這些吐蕃人也老實,在我們大唐人麵前他們也不敢耍威風。”

  “嗯!”顧青點頭吃著一口水盆羊肉一口囊,吃完付了錢走出長安城,一路走在郊外看著一片綠色萬物複蘇的春季。

  狄仁傑正從城外回來,見到顧青上前問候:“老師。”

  “在外麵辦案子?”

  “是啊,據說是發現了侯君集的蹤跡,學生帶著人親自出去查證一下。”狄仁傑翻身下馬,“聽著有人說確實發現了侯君集的蹤跡,不過沒有確鑿的證據。”

  “好好辦事。”顧青拍了拍狄仁傑的肩膀離開。

  “嗯。”

  回到大理寺的狄仁傑開始為侯君集的事情打開一份份卷宗,侯君集的家眷一直都在長安城中,如若侯君集牽掛自己的家人一定會出現在長安附近,那些傳聞也不是不可靠風聞之事隻要查證不是沒有機會可以抓住侯君集。

  “來人。”狄仁傑對身邊的小吏說著,“這些日子看住侯君集的家眷放個風聲出去。”

  “敢問大理寺卿是什麽風聲。”

  “就說侯君集的家人得了重病。”狄仁傑接著說話道,“記住!風聲一旦傳出去之後,把侯君集的家眷軟禁起來,在長安各個要道口布控,隻要侯君集一出現立刻拿下,還有宗人府那裏的幾個太上皇的弟兄審的怎麽樣了,當初他們兵臨長安城下,這件事有些年頭了,一直沒有音訊。”

  “不瞞大理寺卿。”小吏回答說道,“宗人府就算有結果了也會直接交給陛下的,不會過我們大理寺的手。”

  狄仁傑淡淡點頭,皇家的事情大理寺自然是不好插手,也管不著,擺手說道,“你下去做事吧。”

  “是!”

  狄仁傑做事越來越老練了一些大理寺的老官吏看得出來,以前的狄仁傑一股子衝勁,現在的狄仁傑倒是會瞻前顧後,謀全局了。

  回到家中,顧青問著範健,“那些江南商人還沒什麽消息嗎?”

  “回家主,依舊沒有消息。”範健回答說著,

  “給這些江南商人送些東西過去。”顧青低語說著,“就送些家裏的皮蛋吧,每人送幾個就行。”

  “小的這就去辦。”範健點頭離開。

  李治頹廢的坐在院子裏,像是在思考什麽。

  “怎麽了?”顧青坐到他的身邊。

  “顏氏已經進入書院了,我看那個顏氏的女子挺內疚的。”李治說話著,“我想要補償他們,我也知道不管我怎麽補償,雖然皇兄也沒有下旨,可怎麽說這門婚事都讓他們顏氏丟了顏麵。”

  看著善良的李治,顧青耐心說著,“他們對他們現在的日子還滿意嗎?”

  “不知道。”李治頹廢開口。

  “還記得當年我說的生門死門選擇題嗎?”顧青笑嗬嗬問著。

  “當然記得。”李治回答,“這個題目現在還是書院的未解題。”

  “其實呢,這個題目很簡單,就是看你怎麽選了。”顧青從一旁拿過兩顆果子,“有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一顆看起來畢竟好吃的,但是誰有知道另外一顆看起來不好的吃果子好不好吃,這個時候晉王殿下會怎麽選。”

  “不知道。”李治眼神迷茫。

  “換個說法,晉王殿下給了他們一個退路,就已經做出了一個選擇,有些事情我們會不可避免傷害一些人,俗話說的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那不是俗話,是聖人孟子說的。”李治反駁道。

  “人總是要長大的,有時候太善良也不是一件好事,晉王殿下就是太善良了。”顧青拍著李治的肩頭,“不過也好,有經曆總比沒有經曆來的好。”

  留下李治一個人彷徨,武媚一邊準備著飯食說道,“高陽公主這些日子一進大明宮也有好些日子沒有回來了,也不知道身子怎麽樣了。”

  “放心吧,宮裏這麽多人伺候著,不比家裏差。”顧青拿出一塊肉片放入嘴中,“再說了,在大明宮還有可以陪陪她的父皇母後,高陽自從去了湖樓之後和她的父皇母後也有了不少隔閡,如今也應該好好陪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