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朝中兩派
作者:張圍      更新:2020-03-12 20:59      字數:2177
  褚遂良回到長安就給李二去報道了,許敬宗和李義府在尚書省安排了一些事宜之後,兩個人不約而同地走在同一條路上。

  “老許,你走這麽快也不怕摔著?”李義府說完下意識加快腳步。

  “也真是奇怪了,長安的路這麽多,你又何必和我走一道。”許敬宗也加快腳步。

  “那你也可以掉頭回長安城裏。”李義府的腳步更快了。

  道路邊正在收拾田地的老漢看著一路快走的兩個家夥,看著都穿著官服怎麽走路如此怪異?

  許敬宗的快走成了慢跑,李義府穩穩跟上,兩人誰也不落下,一盞茶的功夫腳步由慢跑變成了狂奔。

  見李義府跟的緊,許敬宗一路跑指向一旁的竹林,“李義府,你看!顧侯爺在那裏!”

  “我會上你狗當!?”李義府跑的更快了。

  許敬宗緩慢停下腳步,微笑看著李義府跑遠說道,“不怕你聰明,就怕你上當!哈哈哈哈!”

  晚秋的風吹得竹林沙沙作響,顧青正在和李泰喝著自己釀做的啤酒。

  “顧侯爺,下官回來了。”許敬宗笑嗬嗬,看著杯中剛跑完現在就有些口渴,“幾日不見顧侯爺又挺拔了幾分,真是恍如隔世,隻有見到顧侯爺下官才會覺得自己恍如還在人間,關隴的苦難都不在乎了。”

  “嘶……”

  李泰和顧青沒忍住同時打了一個冷擺子。

  這家夥的馬屁功夫怎麽一點沒進步,顧青倒下啤酒在竹杯裏,遞給許敬宗,“難得雅興,一起喝一杯。”

  “謝侯爺!”許敬宗一口灌下,哈出一口長氣,“好痛快!敢問顧縣候這是……”

  “這個叫做啤酒,也是一種酒,小麥釀的。”顧青笑著會說,“李義府人呢?”

  “那小子說自己身上有使不完力氣,想要繞著顧侯爺的村子跑一圈,以示敬意。”許敬宗一本正經說話,又喝下一口,“好舒暢的酒水。”

  “這酒確實不錯。”李泰也點頭。

  “就是做起來麻煩。”顧青笑嗬嗬看向許敬宗,“說說吧,我走了之後關隴怎麽樣?”

  許敬宗說話道:“有些起起落落,不過好在都已經平定了,那些孤兒如今就在長安安置,想等著侯爺來安排。”

  “找個機會都招過來吧,書院養著他們,給你讀書識字。”顧青冷靜說話。

  “侯爺,下官都聽說了。”許敬宗開口說道,“朝中那些老頑固實在是不曉事。”

  “他們說的不是沒有道理。”顧青又給許敬宗倒了一杯酒,“誰都有誰的立場,不過也不用擔憂,海貿我勢在必行!”

  “下官誓死追隨侯爺!”

  “別急著表忠心了,你說著話連自己都不信。”顧青接著說道,“我不能動用舉國之力來修建港口,事情有輕重緩急。”

  “許敬宗,你個老賊!”

  竹林外傳來一聲怒吼,之間李義府風風火火跑來,“侯爺!許敬宗這家夥騙我。”

  “我怎麽騙你了。”許敬宗理直氣壯,“我說了顧侯爺在這裏,是你自己不信。”

  “你!”李義府氣上心頭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行了行了。”顧青又給李義府倒上一杯啤酒,“你也喝一杯。”

  “謝侯爺。”李義府一口灌下,細細回味,“好奇怪的味道,還有酒味。”

  “這叫啤酒!”許敬宗得意的看向李義府。

  “不過我還是喜歡你的烈酒。”李泰搖著手中的扇子對顧青說話,“說說吧,你想要建成如此大的港口,必須徐徐圖之,若要快速建成怕是要動用舉國之力,這可不是一座工廠一個書院,這是一個不下於皇城大小的港口。”

  “是時候出征東海了,高句麗與倭國之間劍拔弩張,這棋局布置了這麽久也該動一動了。”

  李泰明白了顧青的意思,舉杯而起,“旗開得勝!”

  “旗開得勝!”顧青也是一口飲下。

  李泰今日要去宮中,顧青也送別了李義府和許敬宗。

  一路走在回長安的路上,許敬宗猜測著對李義府說道,“顧侯爺的旗開得勝是什麽意思,真要打倭國?”

  “也許是吧。”李義府點頭。

  顧青回到家中,武媚正在和長樂公主散步,一路走到自己的家中,開始勾勒著海船的設計圖,唐代的沒有大型的海船,就算有也是中看不中用的樓船,能航行不過很慢。

  記憶力的海船來自西方早年的海船的構想,航海技術最先盛起的西方。

  武媚散步回來,悄悄打開實驗室的門,見到自己夫君拿著尺子專心畫圖也沒去打擾,安靜的關上門吩咐家中的侍女去準備飯食。

  天還沒亮,承天門前就站滿了各路朝臣準備朝會,這一次除了朝中的老派還有從關隴回來的尚書省的新派官員,兩者各自站在一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著還沒打開的宮門都不言語。

  “來勢洶洶。”牛進達低語著。

  程咬金非常中肯的的點頭,“指不定太極宮又是一場亂仗。”

  “咳咳咳!”秦瓊咳嗽了一聲。

  牛進達和程處默兩人同時閉嘴。

  時辰一到高大的承天門打開,一眾官員走入其中,房玄齡走在最前方,更在後方是褚遂良,然後是空缺的尚書令,接著是後方的一眾官員,還有一側缺了武官之首的李靖,尉遲恭和秦瓊身後跟著的是一眾大將。

  百官脫鞋進入太極宮,不到半個時辰李二走到百官之前坐下,朝會正式展開,各部匯報著各自的事情。

  “陛下!”褚遂良上前說道,“臣聽聞縣公顧青要建設大港,大港之大不下於一座皇城,非舉國之力不可成,此事還需斟酌。”

  褚遂良這一次沒有幫顧青說話,雖然有些詫異,而房玄齡臉色有了笑意。

  朝中老臣站出朝班說話,“陛下,臣以為,無需斟酌,戰亂之後中原平定才多少年,不宜如此大動土木,所謂海貿不過是縣公顧青一人之私,斷不可讓此人任意妄為。”

  “陛下!”又有朝臣開口,“此舉應該遏製!耗費民力勞力,隻會徒增負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