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劍南道論
作者:張圍      更新:2020-03-12 20:59      字數:2132
  顧青一直沒來尚書省,反而這兩個人更有幹勁,這也印證了顧青的話,顧青根本不在意這個尚書令,那麽他們就有機會往上爬的更高。

  李義府發現自己的硯台沒有墨水了對著一旁的小吏說著,“接著磨。”

  許敬宗看著李義府的動作也加快自己批閱的速度,當然了事情不能幹做著,做歸做也要讓顧青看到自己的努力,可不想讓李義府爬到自己的上頭,嗯!需要給更加的努力,昨晚那平康坊的清館人和自己說過這個李義府送給了人家一對玉石鐲子,看起來這個李義府也對她誌在必得!看著這個家夥許敬宗心中暗暗想著不能落後。

  天空還是很晴朗,顧青坐在筆齋中,“最近幫裏的事情都還順利嗎?”

  “挺順利的。”胖和尚說著,“侯爺,最近朝中派了不少人去高句麗。”

  “什麽時候派出去的。”顧青從窗台看向熱鬧的東市,“我們也派些人去,記住要低調行事。”

  “我明白。”胖和尚回話說著。

  顧青吩咐完從筆齋走出,眼下是朝中下朝的時分,眼下應該就是房玄齡在中書省忙碌的時候,一路朝著中書省而去,走在長安的街道上看到這裏也多了一個個的木桶,看來李二把村子裏垃圾桶照模照樣的搬了過來,隻是長安的百姓還沒有把東西丟進垃圾桶的意識。

  皇宮守衛知道顧青的身份,這個顧縣候是有隨意出入宮門的資格,是陛下親準的。

  “幸苦了。”顧青對著站在烈日下的守衛守著。

  幾個守衛立刻站的筆直,顧青用扇子遮擋著陽光一路走進中書省,中書省的官員走進對顧青這個時常會出沒的不速之客見怪不怪,現在奏報也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看來是來晚了。

  褚遂良看了一眼顧青眼神帶著憂愁。

  “怎麽了?”顧青也看向褚遂良。

  “尚書令。”褚遂良說著,“在下有一件事情要討教,那個垃圾桶你們是如何做到讓村民主動扔入垃圾桶的?”

  “就是讓他們扔進去就好了。”顧青不以為然做狹隘搖動著扇子給自己散熱。

  “可是……”褚遂良還是一臉的煩悶。

  顧青當然知道朝中放在長安街道的垃圾桶隻是成了擺設,長安的百姓絕大多數還是沒有習慣把垃圾扔入垃圾桶中。

  “我知道你想問什麽。”顧青看著褚遂良,“其實這個也是因地製宜的,我的村子小自然好辦,可是長安百姓多自然難辦。”

  聽著顧青的話,褚遂良看著對方,“計將安出?”

  房玄齡也擱下筆看著對話的兩人來了興趣。

  “其實也不難。”顧青開口說道,“可以組建一隊人,在茶餘飯後,人們最容易扔垃圾的時候,也可以隨時隨地的不定時檢查,隻要抓住一個亂扔垃圾的人就可以罰錢,或者加以懲罰。”

  “這樣好嗎?”褚遂良疑惑地。

  顧青也不想搭理他了,這裏還有一份沒有處理好的奏章,是從劍南道方向來的,說著是希望朝中可以派人主持那裏的分田事宜,看著奏章上的地址是在劍南道還裏麵的地方,蜀地一帶,在那裏朝中也管製的比較鬆散,送上奏章的是蜀地的一個族長。

  褚遂良正在和房玄齡的議論著,看來是覺得顧青這個計策可行。

  “顧縣候,你覺得如何懲戒為好。”褚遂良與房玄齡議論完後問著顧青。

  “越小越好。”顧青繼續看著劍南道的奏章,其實屬地一直是一個很多不錯的地方,蜀漢的興起不是沒有緣故的,屬地的土壤也非常的肥沃,可以種植很多的東西,而且可以有靠著邊疆可以發展城一個邊疆大鎮。

  “尚書令?”褚遂良又呼喚道。

  “哦。”顧青這才回過神,“又怎麽了?”

  褚遂良語窒這個又怎麽了是什麽意思,莫非他是在看輕我,隨後免為其難問著,“尚書令說這個懲戒越小越好,可是這個小要怎麽拿捏,要是小了百姓會不當事,要是大了未免會有其他的聲音。”

  放下手中的奏章,顧青看著褚遂良這家夥怎麽這麽多的問題,“其實不難,就是派人專門檢查,若是有抓到從對方亂扔垃圾,可以按照傾倒垃圾的多少來定下罰錢多少,從一文錢到一貫錢,當然有些百姓若是付不起罰錢,可以以勞代罰,比如清掃街道。”

  “嗯!”褚遂良這才點頭有些讚同顧青的想法,看著他拿著劍南道的奏章看了好一會兒,“尚書令對這份奏章有什麽想法嗎?”

  “有是有,不過不想管。”顧青懶洋洋放下。

  不想管……褚遂良短短一歎,“為何?”

  “因為我懶。”顧青很認真的點頭。

  “所以尚書令的懶就這麽理直氣壯?”褚遂良看傻眼了。

  “咋滴了。”顧青看著褚遂良。

  “尚書令,你手中的這份奏章在下看過。”褚遂良又說道,“那一代的士族一直有自己的規矩,百年以來他麽與關中的關係不密切,但是他們與自己屬地都有一套自己的辦法,朝中不好幹涉。”

  “我看你也是不想管吧。”顧青又說道,“其實那一帶的地方地理位置特別好,而且劉邦在蜀地是怎麽發展起來的,諸葛孔明又是怎麽在蜀地讓中原三方鼎立,其實在我看來這個蜀地大有可為,可以打造城一個邊關重政,我有把握通過通商讓蜀地的賦稅上好幾番。”

  聽到這話房玄齡看向的顧青。

  “劍南道非常適合種植農作物,加之蜀地就是在劍南道之下,上接關中,下接南詔,若是將那裏打造一個大城,第一可以做好防禦,第二加強關中與南下的關係,第三對於南詔附近的小國可以做更多的監視,再者跨過南詔就是天竺,這個叫做戰略意義,你懂不懂?”顧青看著褚遂良,“我倒是覺得遞上這本奏章的人很有眼光,也很有想法。”

  褚遂良聽著顧青的話陷入了沉思,他根本就沒有想的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