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酒足飯飽
作者:張圍      更新:2020-03-12 20:59      字數:2189
  酒足飯飽,幾人吃了東西不知不覺就睡著了,三人睡在一個榻上,一直睡到深夜顧青悠悠轉醒撥開程處默擱在自己身上的腳丫子,打著哈欠伸展著懶腰程處默的鼾聲如雷,蘇定方抱著酒壇子睡的正香,口水都已經流了下來。

  走出營帳之外,這裏還有不少的兵馬在夜巡。

  “顧將軍!”巡邏的軍卒見到顧青行禮。

  “你們忙你們的。”顧青對著幾個巡邏的軍卒說著,伸展著渾身關節。

  “顧將軍喝口水吧。”軍卒拿出自己的水袋子遞向顧青。

  宿醉之後確實口渴,接過水袋子顧青打量著他,“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吧,別耽擱了。”

  “是!”那人笑嗬嗬離開。

  呼吸著深夜裏的空氣,夏季的炎熱在夜晚倒是退下去了幾分,一路走在軍營裏,從軍營對望就是平嚷城了,在軍營一角這裏有戰馬的嘶鳴聲,侯君集正在帶著兵馬召集人手。

  “這是在做什麽?”顧青問向一旁的小兵。

  “李勣大將軍的吩咐。”小兵說著,“說是要去襲擊平嚷,俺也不太懂。”

  顧青點著頭就要走來,侯君集看到了這個家夥,“顧縣候,這是來做什麽?”

  聽到侯君集的聲音顧青停下腳步回頭,“我就隨便走走。”

  侯君集很有深意的看了顧青一眼,帶著身後兵馬就離開軍營朝著平嚷方向而去。

  “你說侯君集將軍,這麽看我一眼是什麽意思?”顧青疑惑著。

  “俺怎麽個會知道。”小兵抱著雙臂疑惑,“也許是侯君集將軍,對顧將軍有興趣吧。”

  顧青打了一個激靈,對著這個小兵科普道,“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有興趣是正常,一個男人要是對另外一個男人有興趣那可是要大禍臨頭的。”

  “卑職不明白。”小兵一臉的迷茫。

  “這麽說吧。”顧青對著小兵再次說著,“一個男人看上的一個女人,除了想要睡她就是想要娶她,是也不是?”

  “是!”小兵消小雞啄米一般的點頭。

  “那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有興趣就隻有兩種可能!”顧青伸出一根手指,“其實一種可能就是想要殺了對方!”

  “那還有一種可能呢?”又一個小兵湊過來問著.

  顧青伸出另外一根手指,“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那個男人想要走旱路。”

  “嘶……”一眾小兵倒吸一口涼氣,莫不是說這個侯君集將軍是個走旱路的,想到這裏眾人冷不丁打了激靈。

  “都好好做事。”顧青對著他們說道:“一個個精神點。”

  “是!”一眾小兵都站得筆直。

  “你小子倒是喜歡耍威風!”岑文本走在後方,“顧青,你隨老夫來。”

  “昂!”顧青更在岑文本的身後心想著這個老家夥有什麽事情,一路走著來到岑文本的營帳。

  岑文本拿出一個冊子,“當初我在出征之前房相有一樣東西拖老夫交給你。”

  顧青拿過冊子看了一眼都是一些人命,“這名冊是什麽意思?”

  “這是從前隋留下的名冊。”岑文本低聲說著,“當初暴隋強征兵力,老夫與你的老師經曆過那場動亂,現在想起來也是曆曆在目,這冊子上的名字都是強征的百姓,這些百姓不是跟隨楊廣來到高句麗的,而是被楊廣押著來到高句麗打仗的,他們死的冤啊!死在異國他鄉,這些死在高句麗的人不該是這樣默默無聞,陛下希望關中子弟記住楊廣的暴行,這也能提醒陛下自己也能提醒未來的君王。”

  “那老師的意思是?”顧青問道。

  “房相的意思是你希望你能讓這些名字讓更多的人記住。”岑文本說著。

  “我知道怎麽做了。”顧青點這頭。

  岑文本的營帳之中很安靜,更多的是一種墨水的味道,他硯台上的墨水還沒幹涸看起來剛寫不過不久。

  “人生不過百年,到了生死離別方信人生苦短。”顧青看著這些名字,“詞未寫,墨先寒,壯誌未酬書欲斷,在烽火連天的時候,即使軍功再高也抵不過一封難報的家書。”

  岑文本點著頭,“顧青,你還年輕,如今陛下也是壯年,你不要辜負的大好年華,其實你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我這人比較自私。”顧青麵對著岑文本說著,“我一直希望大唐可以成為我心目中的樣子,可是我又不想滿足帝王太多,有些事是我自己想做,而不是帝王想要讓我做。”

  “你這個怪脾氣。”岑文本苦笑,“也罷,以後你會明白的。”

  “我的師父說過,有些事情經曆多了不學你也會了。”顧青頷首低聲說著,“在長安的這些年,我經曆過的,見過的,權謀這種東西和我八字犯衝,我玩不了。”

  “是啊。”岑文本明白顧青的話外之音,“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老夫也厭了,也受夠了,這次來到高句麗是老夫為陛下為自己的官職,為了心中的抱負做最後一次,這次之後老夫也該退下了。”

  岑文本要辭官了,朝中又一個老人要走了,或許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和自己說這麽多,想著當日岑文本自告奮勇來高句麗,是不是有什麽其他的緣由,顧青沒想著問太多,隻好說道,“岑老,早點歇息吧,不早了!”

  岑文本點頭,眼神黯淡。

  一直看著顧青離開,岑文本使勁咳嗽起來,身體一日比一日差,心中很希望顧青可以繼承房玄齡的衣缽,可以擔起朝中多少老人對他的期望,但也看的出來顧青對於官場的排斥與拒絕,尚書令這個位置顧青根本不搭理,更不會在乎陛下會怎麽想,一心隻想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這麽看起來就如顧青所說,他是一個自私的人,但這些年顧青做的種種除了自己掙錢以外也是在一心想要百姓可以富起來,在他的村子裏那一小片地方的百姓再很短的時間裏富裕了起來,甚至能比的長安城中的富戶。

  有好幾次房玄齡都感歎著,如果大唐的所有地方都像顧青的村子那般該有多好,哪怕隻有一半,少一些人挨餓,多一些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