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句麗王的交代
作者:張圍      更新:2020-03-12 20:59      字數:2160
  朝中在為高句麗的事情籌備糧草,征召兵員,一切都很繁忙,高句麗王所住的驛館之中也收到了李二的旨意,說是讓自己的兩個胞弟留在長安可以更好的照顧,還要再大唐第一學府學習大唐的禮教,可是高句麗王心中明白這是自己的弟弟作為質子要被留在長安

  “我們已經到了這一步了,是兄長沒用。”高句麗王對著兩個隻有七八歲的同胞弟弟訴說著,“等拿下淵蓋蘇文,我就帶著你們回家!”

  “我兄長的。”

  “我們會聽話的,兄長放心。”

  高句麗王的兩個弟弟非常懂事的點頭。

  帶著自己的兩個弟弟,高句麗王徒步走向那座傳說中的村子,身為一國的國君,這個高句麗王穿著破落的衣衫,坐不起車駕倒也一看不像一個王。

  當他一進入村子,在這裏的青幫暗線立刻就察覺道了,楊勝收到稟報一路來到村口讓他們去告訴顧青,見到了這個落魄的高句麗王,“你就是高句麗的王?”

  “正是!”高句麗王用關中話回答,“敢問顧侯爺何在,俸大唐陛下的旨意我的兩個胞弟要進入書院。”

  “跟我來吧。”楊勝瞧了一眼高句麗身後眼神膽怯的兩個孩子,帶著三兄弟一路朝著道觀而去。

  一路走在村子裏,高句麗王看著這裏的一切,三座巨大的水車在河邊轉動帶著水澆灌田野,孩童們穿著幹淨的衣裳奔跑嬉鬧著,偶爾還能看見幾個學子拿著書卷正在高談闊論。

  “這裏有好多的學子。”高句麗王低語道。

  “因為書院有上千學子。”楊勝笑道,“因為書院的關係,村子裏經常有學子走動,不知不覺也帶動了村子裏的人,耳濡目染之下連七八十歲的老漢都識得了幾個字。”,,

  村子裏的居民都很有禮貌,高句麗王低語著,“這裏真好,我從山海關一路來,所見所聞這裏是最整潔的村子,也是最富庶的村子,或許這裏可以比肩長安了。”

  楊勝邁著腳步走進村子裏整潔的小道上,“高句麗的事情我也知道,這個世界上總有好人與壞人,對你們這種做國君的來說,好人壞人都能利用,區別在與怎麽樣可以拿捏的恰到好處。”

  “我就沒有拿捏好。”高句麗王也說著,“淵蓋蘇文的野心我不是不知道。”

  “到了。”楊勝打斷高句麗王的話。

  顧青站在道觀門口見到了這個高句麗王,“我都已經知道了。”

  “顧縣候。”高句麗王對著顧青稍一行禮,“麻煩你了。”

  “不客氣。”顧青手裏搖著扇子,“隨我來吧,我給你安排。”

  “多謝了。”

  帶著高句麗王一路朝著書院走去。

  “顧縣候!”

  “顧縣候!”

  “侯爺……”

  ……

  一群孩子嬉笑而過走到顧青身邊紛紛打招呼,又歡快的跑過。

  “他們很尊敬你。”高句麗見到這一幕說著。

  “人與人之間的尊敬是相互的。”顧青臉上帶著微笑。

  高句麗王看到幾個村民正在用豆子喂著兩頭驢,看到這一幕停下腳步,“你們用豆子喂養驢的嗎?”

  正在喂著驢的老漢聽到話語,回頭一看是顧青急忙行禮,“侯爺。”

  “嗯。”顧青點著頭,“這位是高句麗的王。”

  老漢也是稍稍一行禮,高句麗王也行禮問道,“你們用這麽好的糧食來喂驢嗎?”

  “哈哈哈……”老漢幹笑著,“你可別說我老漢糟踐糧食,這些豆子家裏的孩子不愛吃,現在村子裏也不缺來糧食,這些豆子沒什麽人愛吃就給了這幾頭驢。”

  打量著這個老漢,與高句麗的百姓相比之下,他更有精神身上的衣物雖然打著補丁,不過很幹淨而且穿著是布鞋,高句麗王長歎一口氣,大唐到底富庶到了什麽地步。

  帶著他們,顧青一路來到書院中。

  “顧侯爺。”

  ……

  學子見到顧青紛紛行禮,高句麗王目光一直看著這座書院,從一開始自己的胞弟要留在長安的委屈到了這個地方開始一下子消失,眼神中充滿了期待,這裏有非常非常多的學子,學子們再這裏讀書,還有學子正在與教書的學子爭論,不自覺的放滿腳步,看到不遠處有幾個學子正在論題,還有學子動手正在做什麽東西。

  “他們這是在做什麽?”高句麗王忍不住心中好奇。

  “他們在做一個叫做孔明燈的東西。”顧青解釋著,“他們現在在算,如何達到足夠的大的火力,孔明燈可以帶著人上天。”

  “上天?”高句麗王迷茫的看著天空,“能做到嗎?”

  “誰知道呢。”顧青笑嗬嗬,帶著他們來到書院三樓一處房間,房遺直正在這裏整理著一些卷宗見到顧青來了欣喜道,“你怎麽來了,我好久沒有打牌了。”

  “我來是有正事。”顧青指了指身後的三兄弟,“這是高句麗的王,這是高句麗王的胞弟。”

  “我知道了。”房遺直說著,“陛下的旨意已經送來了。”

  “他們是我的胞弟。”高句麗王說著,“以後有勞了。”

  “沒關係。”房遺直也笑著說道,“我們這裏都已經安排好了,你放心吧。”

  高句麗王這才點頭對著自己的兩個弟弟用高句麗的語言說著什麽,像是在安排和交代。

  “這次出征你也在兵冊裏。”房遺直一臉憂愁,“你走了,程處默也要出征,連魏王都要去,就留我一個人在書院。”

  “其實我都知道魏王在書院也沒做什麽,從頭到尾都是一直你在操勞。”顧青與房遺直心照不宣。

  “此次東征高句麗能看見大海吧。”房遺直憧憬著。

  “確實能看到。”顧青也回答著,高句麗和他兩個弟弟好像在爭辯著什麽,一口的高句麗語言根本沒有聽懂他們在說什麽。

  “能看到莊子所言的鯤嗎?”房遺直低語,“莊子逍遙遊有言,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