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河西走廊再告急
作者:張圍      更新:2020-03-12 20:58      字數:2133
  河西走廊一次又一次的告急,夜色籠罩的長安,顧青獨自一人坐在大理寺牢中,獄卒一直幫著給打聽河西走廊的消息,蘇定方與尉遲恭)苦苦死守,李二已經派出了三次增援,心中憂慮吐蕃怎麽能把蘇定方與尉遲恭逼到這種地步。

  已經進入了夜色,李二坐在自己的延慶殿中,燭火照在陰沉如水的臉龐,一次又一次看著河西走廊送來的戰報。

  程咬金,牛進達,秦瓊,一直站在延慶殿外請戰,已經站在五個時辰了沒有一個離開。

  “二郎,天色不早了。”長孫皇後給李二端來一杯茶。

  “他們還在外麵嗎”李二問著。

  長孫皇後點頭,麵色從沉重的李二站起身,走出延慶殿外看著三個跟著自己戎馬半輩子的將軍說道,“你們回去吧,朕自有思量。”

  “陛下,讓末將去!”程咬金說道,“我老程一定把鬆讚幹布活抓回來。”

  “回去吧。”李二疲憊說道。

  ……

  河西走廊的戰事牽掛著民心,李泰坐在自己的中看著士子書生慷慨激昂的說著,心中煩悶。

  中眾人議論紛紛,有人說陛下應該派出李靖大將軍,有人說應該向吐蕃談和……

  “你們夠了!”李泰拍桌而起怒罵道,“你們一個個的空談江山,有本事去河西走廊和吐蕃打一架啊,有這閑功夫不如給本王好好編撰括地誌!”

  李泰這麽一罵裏立刻陷入了安靜。

  長安城中百姓們也紛紛在議論河西走廊的戰事,矮子又回來了,來到楊勝的身邊,“楊頭兒,和尚說沒事了,我就回來。”

  楊勝點著頭看著村子裏一個陌生人在遊蕩,看對方的舉止與腳步有些行伍的味道問著矮子,“哪個家夥是誰的眼睛,最近總是來村子裏查探。”

  矮子看了一眼回憶道,“這家夥啊,他是個中郎將,叫李君羨來著,駐守玄武門的,我們眼線說這家夥和蘇定方走的挺近。”

  “不對呀!”矮子又說道,“他該不是宮裏那位派來的眼線吧。”

  “就是了,應該不會錯。”楊勝頷首說著,“當初宮裏派人保護書舍就是這個人帶的兵馬。”

  “要不要我去做了他!”矮子躍躍欲試。

  楊勝一個暴栗打在矮子的後腦勺,“做做做!一天到晚就知道做,他是宮裏的人能亂動嗎我們要是摸了這根釘子,宮裏的那位怕是不會饒了顧青。”

  “也對,也對。”矮子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對你個頭。”楊勝一腳踢在矮子的屁股上,“你懂不懂啊!不懂裝什麽懂,還對!你的看明白嗎趕緊給我回和尚哪兒去,看著你我糟心。”

  “哎,我這就去了。”矮子笑嗬嗬離開。

  張羽宮與自己小組的人帶著麵具保護著一輛馬車來到湖樓前停下,武媚與狄仁傑走下馬車手裏提著有些禮物。

  月姐站在湖樓的樓台上看著保護馬車的人,他們帶著麵具手中握著放在刀鞘裏的長刀,一種從戰場與血海裏磨練出來的肅殺氣息彌漫在這些人之中,月姐低語說道,“這就是顧青的青幫這殺氣真是了得。”

  “嗯”聽到月姐話的高陽探出腦袋這才發現武媚來了,“她還敢來”

  “不要胡鬧。”月姐低聲對高陽說著,走下月湖親自迎接武媚。

  護衛在四周的娘子軍不知道來的是什麽人,見到月姐親自迎接就知道來的人身份不簡單。

  “你就是武媚了吧,聽說過你,與顧青在道觀一起長大結為夫妻。”月姐笑眯眯對武媚說著,看向一旁狄仁傑,“小子,我沒猜錯吧,這個女子就是顧青的如夫人。”

  “正是師母。”十一歲的狄仁傑回答道。

  “見過月姐。”武媚禮貌說著,“聽夫君幾次說起過月姐,這才來拜會。”

  “進來坐坐吧。”月姐邀請著說。

  走進月湖武媚就見到高陽,隻是微微一笑沒有多說什麽。

  高陽把頭扭到一邊不去看武媚。

  月姐對著古怪的氣氛也是一陣無奈。

  幾人再湖樓裏說著話,高陽與武媚之間時常眼神碰撞,兩個人從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話。

  一匹快馬來到長安,騎馬的是一個士兵,他身上的盔甲還帶著血,“河西走廊急報!吐蕃兵力再增十萬,河西走廊危急!”

  這份戰報牽動這整個長安百姓的心。

  看到這份戰報狠狠抽動著李二的心,吐蕃兵力再增十萬!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緊張著。

  “這鬆讚幹布,是想與朕發動國戰嗎!”李二將戰報狠狠捏著手裏。

  鬆讚幹布是玩真的,這回總算是看清楚了,房玄齡一直奇怪鬆讚幹布哪裏來的實力敢與如今大唐叫板,看了戰報才知道鬆讚幹布的背後與那些西南方的小國在聯手,天竺給了吐蕃上萬頭戰象。

  大理寺,地牢中……

  李泰也正在與顧青說著這些事情,“那些戰象和南方小國的大象是有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顧青心中思量著,戰象早再公元前幾百前就有人馴服了,公元前波斯帝國與亞曆山大的戰爭之中就用戰像,一直延續到現在戰大象早就成了戰爭利器,天竺又是古印渡(防和諧)他們早在千年以前就馴服了戰象,天竺一定是出什麽變故了,他們當初說過不會參與到戰爭之中來。

  這個鬆讚幹布還真是雄才大略,他什麽時候把手伸這麽長了!連東南亞的大象都搬來了,想來也不遠,吐蕃南下就是天竺與東南亞一代了。

  上萬頭小山般的戰象足夠將河西走廊踏平了。

  “顧青,你倒是說說呀,哪裏不一樣了怎麽對付。”李泰著急說著。

  “這個戰象確實不好對付。”顧青心中想著上萬頭的戰象奔跑起來就像地震一般,蘇定方與尉遲恭能守到現在已經不容易,也虧的他們能堅守這麽多日子,本以為他一個吐蕃做不出多大的動靜,鬆讚幹布花了大手筆要拿下河西走廊,好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