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節:治大國如烹小鮮
作者:情殤孤月      更新:2020-03-12 18:46      字數:2316
  儒武爭鋒最新章節

  不過讓秦楓略感吃驚的是,以前天道試出題,一般給的都是少數幾個字,或是儒家的名言,這等關鍵的天道亞聖試,給的題目居然是——“治大國如烹小鮮”。

  青煙嫋嫋,不斷消散。

  顯然,從看到這題目開始,秦楓的天道半聖試就已正式開始了。

  如果青煙散盡,還沒有寫出文章,肯定就要判定他這一次應試失敗了。

  秦楓前世修成儒道至聖,成為儒君,每每突破也是一鼓作氣,所以才能很快後來居上,成為儒家第一人。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若是一次衝關失敗,往往士氣大挫,文路也不再通順。

  少則蹉跎一年,多則十年,百年都無法突破。

  儒道大盛之時,困在半聖文位的儒生,可一點都不比終生止步聖武境的武者少。

  雖然也可以傲嘯天下,但區區半聖文位,又怎麽可能讓秦楓就此止步。

  機會隻有一次,不能成功,就是萬劫不複!

  他當即全神貫注,謀篇布局起來。

  “治大國如烹小鮮……”

  “這句話語出的是老子的《道德經》,也就是道家小世界的道典啊……”

  秦楓微微一愣,搜索前世今生所看的諸多典籍,思索道。

  “雖然《詩經·檜·匪風》也有記載過:“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

  “但並不如《道德經》中的論述出名啊……”

  “而且法家的韓非子,也為這句話做出注釋……”

  秦楓記得韓非子的注釋是:“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人民苦之。”

  “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大概意思就是,做大事而動搖的人,絕少可以成功;大器藏於身,又老是移動的人,則多會弄傷自己;烹飪小魚卻老是翻來覆去,那麽就會失去它的美味;治理大國,如果政策翻來覆去,則百姓會不堪其苦。

  所以說有道的君貴在養靜以生息,而不在變革法律。

  秦楓想到這裏,將這三段話分別在麵前的紙上寫了下來。

  從字麵上理解這句話並不難。

  秦楓也可以根據這句話,結合自己三世的經驗經曆,做出一篇很精妙的注釋來。

  每次天道試的試題也都不難。

  字數越多的題目,越難。

  比起之前的“格物致知”和“君子”,這次的題目這麽長,已經算比較簡單的了。

  而且從題目上來看,秉承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貫思路。

  天道亞聖試,考的就是“治國”!

  但問題就在於,天道究竟想要秦楓寫什麽……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是道家的思想……實際上是消極無為,而治天下的思想。”

  “韓非是荀況的學生,荀子雖然還算是儒家,但韓非已是法家的奠基人了……他注釋道家思想,是為法家的思想背書,希望執政者可以堅持延續性的政策,一以貫之……”

  “儒家與道家、法家之間互有矛盾對立,但也有借鑒融合……”

  “但儒道乃是天下文章大道,暗合此方天道,為的是世界福祉和民生幸福……”

  秦楓琢磨著分析道:“從我在諸聖殿堂辯倒獨尊儒術的董仲舒可以看出,此方天道對於百家歸儒,經世致用是沒有異議,甚至是極力推動的……”

  “那天道究竟想要我寫出怎麽樣的亞聖文章來呢?”

  眼見著青煙消散的速度越來越快,留給秦楓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一段意思大致相同的話,出自儒家的《詩經》,出自道家的《道德經》,也出自法家的《韓非子》……

  秦楓盯著麵前的三段話,想要從中發現內在的聯係與異同。

  一句差不多意思的話,儒家、道家、法家,主張近乎迥異的三家,居然都說……

  要從中提煉出一篇屬於秦楓自己的策論來。

  這道天道亞聖題,還真不是看起來這麽簡單,甚至仔細分析一下,可能難度還在之前所有的試題之上!

  要說共同點……

  秦楓在紙上將三句話連了起來,分析了好久,卻得出了一個自己都覺得好笑的結論來了。

  “這句話雖然由儒、道、法三家分別說了一遍,但唯一共同含有的意思……好像是——不折騰啊!”

  仿若是靈光一閃那般,秦楓驀地就提起筆來。

  “治國之道的核心,就是這個——不折騰!”

  仿佛是開玩笑,但秦楓卻是認真地寫了策論來。

  題目當然不可能是“不折騰論”,這不用別人看,就足夠把秦楓自己活活笑死了。

  秦楓用的標題就是在道家小世界時寫的《天下策》,隻不過現在更加完善叫做《治國平天下策》。

  但其中內容卻已有了極大的差別,應該說,更加全麵和完善了。

  秦楓提筆寫的第一段,就是引用了“治大國如烹小鮮”相關的各家論述,並陳述了各家觀點的異同,得出了“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的結論,其實說通俗一點,就是“不折騰”。

  但秦楓又結合儒家與法家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不折騰並非是真正老子所說的什麽都不做的“無為而治”,而是用了儒家的“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作為自己的觀點。

  “有所為”,就是國家應通過精簡機構、厲行節儉,切實減輕人民負擔,完成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有所不為”,即為政者,應順應自然規律,也就是“知天命”而有所不為,減少對各行各業的幹預、束縛,使其自由發展,不受阻礙。

  但並非是任何行業都可以自由發展,這裏就又引入了法家對於“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觀點,應當為治國立法度,然後一以貫之,不可朝令夕改。

  寫到這裏,以儒家思想為骨,以道家,法家思想為用的一篇策論,通篇皆是圍繞“治大國如烹小鮮”所申發的議論,已幾乎達到極致了。

  將儒、道、法三家觀點熔於一爐,幾乎把問題都給說透了,至此這篇策論應算是大成了……

  但秦楓卻是筆觸不停,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如果此時薑雨柔或是其他儒家人在旁邊,一定會驚訝得合不攏嘴。

  因為這麽精妙的策論,居然才是秦楓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