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救援皇甫嵩
作者:橘貓本肥      更新:2020-03-12 18:39      字數:2335
  晨露未幹,一匹快馬踏著清晨稍稍有些濕潤的土地,直奔曹軍大營而來。

  他是朝廷的傳令兵,帶著朝廷的密信,馬不停蹄地向著前方趕去。

  他已經跑死了好幾匹快馬了,京中大人物們從全國各地聽到了一個個壞消息,像什麽漢軍在長社被圍呀!盧中郎又被張角在廣宗拖住了呀!

  可是這些與他又有什麽關係?

  記得從洛陽出來的時候,那個大人物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隻要打敗了黃巾,你們就有好日子過了。’

  是真的嗎?

  他很懷疑,幾年前,沒有黃巾的時候,他的老娘不也餓死在了那個冬天嗎?換一個天子會不會好一些呢?

  他不知道,他隻知道,若是他不按時地將那些大人物們的命令送到,他就會被斬首,他的妻子兒女也很可能在下一個冬天,活不下去的時候被賣掉,或者凍死,餓死在哪個角落。

  當太陽的光芒灑在他的身上的時候,他在馬上閉上了眼,他很喜歡這種感覺,這讓他有種活著的感覺,而不是大人物們隨手都可以丟棄的棋子。

  馬蹄踏過泥土,掀起了一陣煙塵,遠遠地,他看見一堆衣衫襤褸的百姓正圍著大營周邊,而幾個守軍正在與他們交換著什麽。

  但這與他有關係嗎?

  他隻想拜見完騎都尉曹操之後,好趕快回去複命,或許還能趕得上看見他的第二個兒子出生。

  “八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

  他大喊著穿過了人群,騎著快馬衝進了大營,立馬有兩個兵卒幫他止住了馬,帶著他進了大營。

  為了收集更多的蝗蟲,曹操決定暫時休整一天,正坐在大營中與眾將討論接下來如何救援皇莆嵩。

  正講著,便聽到說有八百裏加急傳過來,急急忙忙地從大帳中走出,一個身穿皮甲的年輕軍士便單膝跪在了他的麵前,將密信從懷中拿出,遞給了曹操。

  曹操接過封裝好的絹帛,朝左右說道:

  “帶他下去好生歇息!”

  左右聞言,點了點頭,躬身行禮,便將風塵仆仆的傳令兵帶了下去。

  看著幾人退走,眾將與張林圍了上來,問道:

  “都尉,是出了什麽事嗎?”

  曹操皺著眉頭,將絹書遞給了張林,說道:

  “是從洛陽發來的,天子在催促我們出兵。”

  張林草草地掃了一眼絹書的內容,冷笑了一聲,說道:

  “天子與朝廷諸公遠在天邊,而今將在外,諸公不識黃巾兵鋒與潁川近況便催促我等進軍,若不是催促得太緊,我等又豈會糧草不足?”

  聽罷,曹操歎了口氣,拉著張林的袖子說道:

  “寧安,你還是少說兩句吧!在我軍中如此尚可,若是真的回洛陽之後繼續如此,你又免不了受人彈劾。”

  張林依舊隻是冷哼一聲,沉著臉,顯然是沒有把曹操的話聽進去。

  看著張林絲毫不放在心上的樣子,曹操搖頭苦笑,心中想著;

  “寧安也是這般剛直不屈的性子,看樣子,今後也隻能由我在朝中多照看一下了,不然那些奸臣閹宦必會找寧安麻煩。”

  也隻是稍作思量,曹操便將話題重新拉回了征討黃巾之上,說道:

  “而今不是思量誰是誰非的時候,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如何救援皇甫老將軍?”

  張林也漸漸收斂了表情,在心裏想道:

  “皇甫嵩,皇甫嵩好像被圍沒多久,就用火攻大破了黃巾來著。”

  想道這裏,張林咧嘴一笑,對著曹操拱手說道:

  “朝廷不知黃巾底細,故而心急如焚,我等身在前線,自當知曉,黃巾雖不缺精兵強將,但更多的隻不過是裹挾而來的百姓。

  這一點,我想元讓是知道的,這次準備伏擊我軍的黃巾與上次劫糧的黃巾之間差距很大。”

  夏侯惇嘿嘿一笑,點頭說道:

  “的確,上次劫糧的黃巾軍的確比這次的黃巾強了一籌不止。”

  看到自己的話得到了證實,張林便接著說道:

  “就是這樣,黃巾與黃巾之間差別還是很大的,包圍皇甫將軍的黃巾雖然號稱有幾十萬,但其中能戰之兵,充其量能有個五六萬人就不錯了。

  敵軍看似勢大,其實就如水中浮萍一般,毫無根基,隻需輕輕一推,便會轟然倒塌。

  而這些裹挾而來的百姓不僅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會成為朝廷大軍反攻的助力。

  一旦皇甫老將軍兵出長社,整個潁川的黃巾頃刻可下。”

  曹仁皺著眉頭,說道:

  “話雖如此,可是我們並不知道皇甫將軍何時會反攻,更何況朝廷兵馬如今還被數倍之敵所圍困著。”

  張林笑了,拍了拍曹仁的肩膀,說道:

  “子孝不要小看皇甫將軍,若我所料不錯,皇甫將軍的反攻就快到了。”

  “哦!寧安可有把握?”

  張林話音剛落,曹操便走到張林身邊,滿是疑惑的說道:

  “黃巾勢大,若想一戰而定,必定歸為水火二字,而今正值天幹物燥之際,若不早下決心,等到七月流火,再想要一戰而定,那可就晚了。

  若是真到了那個時候,不僅城外的黃巾不會放過屯兵長社的朝廷兵馬,甚至連皇甫將軍都有可能受到朝廷的追責。”

  曹操思慮了片刻,點頭說道:

  “寧安所言有理,那依寧安之見,我軍當如何是好?”

  “依我之見,我們不如屯兵於黃巾敗退的必經之路上,關門打狗,在皇甫將軍反擊之時,前後夾擊。”

  “不妥!”

  曹仁聽著,立刻反駁道:

  “寧安之言雖有道理,但而今的情況是,如果我們不盡快動身,朝廷那方就會有人彈劾我們畏敵不前。”

  “可是若是我們就這樣直接趕到長社去,也絲毫無法影響戰局呀!皇甫將軍幾萬人馬尚且需要等待時機,我們這幾千人,上去不是送死嗎?”

  “可是…”

  “行了。”

  曹操皺著眉頭,左手按著眉心,說道:

  “寧安說的很有道理,我們這樣直接前往長社,不僅不會起作用,反而會給老將軍添亂,但朝廷的看法我們又不能不顧及。

  所以我們這樣,繞道行軍,行到黃巾背後,一旦老將軍起兵,我們便順勢而起,在後麵給黃巾來一擊。”

  張林點了點頭,看樣子也隻有這樣了。

  曹操笑了一聲,坐到了主位上,大喝道:

  “傳我將令,明日三更造飯,五更拔營,繞道行軍。”

  “謹遵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