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來日登高,天地寬
作者:一夢當年人白首      更新:2021-03-20 16:34      字數:2350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華陽洞外,所有茅山道士皆在外恭候,待到李溪揚取太玄經出洞,便算是翻開了一頁嶄新篇章,蕭克己的年代正式畫上句號,而茅山日後的宏遠興衰,皆在他李溪揚一人肩頭。

  蕭克己負手立於洞外,身旁乃是武當四位道長,王束殿瞧他有些惆悵,笑道:“老掌教,這家事、國事、江湖事,我輩人人皆該論孝行善,你徒弟能一次完成兩件人生大事,應該高興才是。”

  “王道長,我是擔心溪揚以後的路該如何去走……他自幼便從善如流,也喜歡默默扛起擔子,真是因為這樣,貧道甚是擔心。”

  陳玉知走到一旁,搭著花骨一側肩膀,笑道:“蕭掌教,您就放寬心吧!小雜毛入通幽境已有些時日,若能利用上清太玄經苦修幾載,早晚能入洞玄大道,更何況還有我與他風雨同舟,莫要擔心前程如何,唯獨似錦而已!”

  眾人莞爾一笑,這幾日茅山上最耀眼之人,並不是他李溪揚,而是這位青衫紅塵客,身旁三位佳人傾國傾城,叫人羨慕到了骨子裏,最令人佩服的乃是三女相處融洽,竟沒有一絲爭風吃醋的跡象。

  吳降香與往昔一般,依舊一人默不作聲,偶爾瞥一眼青衫,隨後收回目光,有些嫩芽尚未萌發,興許永遠都不會有變化,她身為茅山長老,也確實不該妄動凡心,去摻和後輩之事總會被人指責傷風敗俗。

  “從前溪揚與曾黎叔最為親近,隻可惜今日缺了一席見證……”

  劉傳道突然一語道出,令得蕭克己有些意外,順著劉傳道目光瞥去,人群中一襲白衣如舊,雖改變了麵容,卻瞞不過有心人。

  一陣清風自華陽洞而出,曾黎叔格外感慨,當日為了奪取掌教與秘籍,自己行了許多汙穢之事,如今想來令人不齒,但李溪揚當下接任掌教,也算是替自己完成了心願,如此甚是妙哉。

  曾黎叔隱跡江湖,但從前一聲聲“師叔”可不是白叫的,小家夥娶妻的喜事,自己又怎能不到場祝賀?就算不露臉也無妨,遠遠瞧上一眼便可,如水淡然是道,如酒濃醇是情。

  小雜毛肩立白狐,緩緩走出華陽洞,穿著與平日裏相差無幾,隻是換了雙新麻履,腰間佩戴掌教劍穗,他手持茅山掌印,抬頭望了望此間驕陽,一下子似乎老沉了許多,言道:“我輩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不可不勤,不可不善!今日接任茅山掌教,來日登高天地寬,人間春色從容看,縱有巨浪掀山巔,我亦獨撼破萬裏!”

  李溪揚朝對人群久久凝視,一襲白衣含笑點頭。

  那一日小雜毛極有風度,肩頭白狐更是把他襯托如仙家一般,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茅山小道高舉掌印,也起誓會竭盡全力讓茅山長盛不衰。

  許久後眾人散去,這頭一件大事算是落幕了,但第二件大事又將開始,茅山上上下下忙得不可開交,單是張燈結彩便讓人頭痛,從山門到各峰的盤山階梯處皆須掛上燈籠,各院門窗則得有喜字相迎,茅山沒有邀請外賓,但山門弟子亦有許多,這酒席張羅起來也不容易,最後連一向懶散的陳玉知都手忙腳亂,幾個女子則到了山下,充當一回若棠的娘家人,待大喜之日與迎親隊一同歸山。

  茅山靈氣充盈,夜間亦有燕過長空,影過流水。

  主峰竹屋,三人就這麽靜靜躺在草坪上,小白趴在觀潮亭已然睡去,周邊許多酒壇子東倒西歪。

  “好久沒這般愜意了,明日便能迎娶若棠過門,仔細想想還真是如同做夢一般……”

  陳玉知閉上雙眸,細心聆聽這蟲鳴鳥叫,歎道:“江南一夢,蘇城小橋邊,流水三裏故人歸,卻唯獨他顧貓兒最是瀟灑,一聲不吭一言不發……”

  李溪揚輕歎一聲,言道:“這幾日你辛苦了,若是覺得心累了,便好好睡上一覺,這幾載從未見過你入眠,偶爾也該鬆懈一番,或許對境界也有幫助。”

  花骨並不認識顧貓兒,卻能感受到兩人有些莫名的悲傷,陳玉知碎道:“可不是身心俱疲,你這婚事小爺跑上跑下,真就連打盹的功夫都沒有,日後我若辦喜事,你可明白該如何了?”

  李溪揚笑而不語,花骨卻問了個天真童稚,他言道:“玉知大哥,你這麽多紅顏知己,到時候打算與誰成親?”

  “咳咳咳……小骨頭,你覺得將她們一起娶回家如何?”

  少年郎不知該如何回答,氣氛似乎陷入了尷尬,若說一次娶妻,二次娶妾,這也不算什麽大事,最多讓一些個自命清高之人在背後嚼舌根,但倘若一次娶幾女,個個皆為妻,那便超越了世俗倫理,可謂是前所未有。

  李溪揚朗聲大笑,寬慰道:“你做事情何時在乎過別人的眼光?這一次娶回家又沒有傷天害理,隻要她們願意便可,誰若多舌在背後詬病,我第一個替你出手教訓!”

  陳玉知本在說笑,卻發現兩位兄弟言之鑿鑿,似乎真的讚同自己隨口胡謅,不禁歎道:“小雜毛,你好歹也是茅山掌教了,往後行走江湖人人都得喚你一聲李掌教,怎麽還是這般輕浮。”

  “若在兄弟麵前還要裝作老成持重,也太為難我了吧……陳玉知、花骨,往後一宗之事皆在肩頭,隻怕再也無法仗劍天涯,記得多上茅山走動走動,常來看一看兄弟,知道嗎?”

  “廢什麽話,自然忘不了你小雜毛!”

  李溪揚眼眶泛著微光,不知是月色清寒,還是心裏莫名感動。

  吉日吉時,迎親隊在正午前入了山門,九十九匹紙甲馬齊入茅山主峰,亦隱喻夫妻天長地久,跨火盆、過劍陣、刑堂上香、戒律鍾響。

  觀潮亭外紅毯遍地,張燈結彩如集市廟會,蕭克己與九裏虎高坐貢台兩側,麵容慈祥,隱有不舍。

  一陣人潮湧動,李溪揚終見若棠,那紅蓋頭下的女子,便是令人魂牽夢繞了幾載的金玉良緣。

  幾個茅山弟子忽將一張長桌放於兩人之間,隨後又擺上了許多茶盞酒杯,陸小音對青衫吐了吐香舌,走出人群引來一片噓聲,她一顰一笑似乎蓋過了人間山海,清了清嗓子,言道:“大紅幕簾落地拖,一對鳳凰來搭窩。鳳凰不落無寶地,千年媳婦熬成婆!想要迎娶若棠可沒這麽容易,得先過三關才行!”

  新郎官一臉無奈,朝對陳玉知使了個眼色,誰知青衫雙臂一攤,歎道:“哎,我在家中人微言輕,實在愛莫能助……”

  單兒伸手朝他腰間掐去,一聲慘叫痛絕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