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味書齋,長棲鎮
作者:一夢當年人白首      更新:2021-02-05 18:26      字數:2170
  淡忘痛苦與悲傷的方法,唯獨遠離。

  三人離開滇南,一路朝西北而行,翻山越嶺不知疲憊,全然當作在修行一般,野果野味吃膩了便餓上幾日,最後又會覺得人間致味是清歡。

  峻嶺漸漸成了黃土,草木不盛,這也算是入了涼州境內,路過一處山嶺,陳玉知指了指,笑道:“那是八荒嶺,小爺第一次提境的地方,當初有把虎口大刀不可企及,若放在如今,僅一刀而已。”

  小雜毛也很羨慕他的天賦,過往如何自己不知曉,但從句容相識開始,這家夥的境界日漸精深,若不是有兩次提境留下的後遺症,隻怕此時已入通幽。若不了解陳玉知的人定會言他運氣逆天、奇遇不斷,隻有小雜毛知道,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經曆都伴隨著死亡與殺戮,哪一次不是滿身傷痕,哪一次不是殊死一戰?

  儒家頓悟一夜入聖,佛寺參禪亦成金剛,道門底蘊薪火相傳,陳玉知從始至終都在靠自己而已,就連李道子的護身雷符都不屑入懷,這等心性又豈是常人能比。

  李溪揚打趣道:“陳玉知,這話聽著怎麽有些酸楚?”

  陳玉知朝花骨眨了眨眼,問道:“有嗎?”

  少年郎搖搖頭,字正腔圓,言道:“沒有!”

  “哎,我投降了。”

  小雜毛舉起雙手,擺出了一副受不了你們的樣子,甚是無奈,自己要是也能有個像花骨一般的仰慕者該有多好!可是想想他又暗自搖了搖頭,陳玉知手中沾染的殺戮太多,自己畢竟是個道人,還是清貧質樸些好。

  涼州風沙陣陣,偶有西府士卒策馬而過,陳玉知垂頭不願暴露,帶著兩人朝一處小村落而去,也不知那母女倆有沒有去並州尋找張芹,結果如何他不知曉,唯有去探一探才能明白。

  小村落原是泥牆土瓦,破舊不堪,而此時這地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來人往與當初的淒涼截然不同,門牌樓透著股並州風格,想來是出自張芹的手筆,“長棲鎮”三字映入眼簾。

  小雜毛問道:“陳玉知,這兒就是你說得殘破小山村?”

  陳玉知訕然一笑,也不知該作何解釋,望著熱鬧的集市心中感慨。

  “走,進去瞧瞧!”

  一路溜達,到處皆是並州商會的旗幟,一番打聽才得知此處竟成了經商之人的落腳點,張芹打通了一條往西的商貿之路,原本荒涼的小村子一夜間成了貧瘠中的綠洲,陳玉知相信張芹的能力,總有一天西涼將不再荒涼,那些奔走流浪的人亦會歸於故鄉,老話說莫以善小而不為,陳玉知此時深有體會,當初的一絲善念挽救了許多瀕臨破碎的家庭,事後故地重遊,自然是欣慰萬分。

  有間書齋窗門敞開,傳出了陣陣朗卷之聲,“一味書齋”的小匾額並不起眼,卻讓陳玉知盯著望了許久。

  花骨問道:“玉知大哥,這匾額有什麽問題?”

  陳玉知咳了咳,裝出了一副文壇大家的樣子,言道:“字裏有真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孩童們念著《詩經》總有些有口無心的感覺,卻讓人聽得舒服。天真年歲裏雖不懂其中真意,但讀者無心、聽者有意,聲聲入耳亦能淨心。

  周若若坐在窗戶旁,讀著陸先生規定的詩經,時不時朝窗外瞥一瞥,解乏之餘還能想想離開書齋後去哪裏玩耍。這位置可是“千金難求”的絕佳觀景之處,自己不惜用一串糖葫蘆才與隔壁王家的木訥小子換來的,說來也奇怪,周若若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勁,先生說孩童與爹娘都會有幾分相像,但這王明白長了一臉麻子,傻愣愣的樣子一點也不明白,反而像極了從前在村頭拿著鋤頭的大叔。

  東張西望後總得胡思亂想,一襲青衫不慎入了周若若的小眼裏,她先是揉了揉,確認沒看錯後從小書案下站了起來,也不顧陸先生還在堂中,一溜煙跑出了書齋,喊道:“哥哥!”

  小女娃換了身白淨衣裳,紮了兩條小辮子,陳玉知險些沒認出來。他一把將小女娃抱了起來,就如當日抱著她回家一般,笑道:“若若,你娘親現在何處啊?”

  李溪揚歎道:“真是朋友遍天下啊,上到古稀老者,下到書齋女娃,真讓人自愧不如……”

  花骨眯著眼睛朝周若若笑了笑,聽她言道:“娘親在妓院裏呢。”

  “妓院?你娘親在妓院作甚?”

  陳玉知急忙詢問,若是害得周大嫂入了妓院那自己可就成罪人了,但想想也不對勁,這小鎮雖說興旺了起來,但應該還不會有人在此開設妓院才對,書齋先生輕歎之聲,走了出來,言道:“這位小友,若若說得乃是集院。”

  集院多在商會之中盛興,乃是議論與規劃行商事項的地方。

  周若若朝遠處指了指,天真道:“對,就是那裏!”

  書齋先生最是無奈,畢竟這是自己教出來的學生,不管怎樣都是自己的問題,他瞥了周若若一眼,言道:“若若,快回書齋裏去,總鬧些詞不達意的笑話出來,還不好好念書。”

  周若若吐了吐小舌頭,讓哥哥先去尋娘親,繼而跑回了書齋內,襲襲書聲又起,那位彬彬有禮的先生瞧了瞧陳玉知三人,莞爾一笑,又回了書齋內。

  小雜毛低聲言道:“我覺得這位先生不一般!”

  陳玉知點了點頭,笑道:“我也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先去集院找周大嫂吧!”

  大院高掛並州商會大旗,門前無人把守,想來這商會的集院也無人敢來放肆,青衫三人緩緩入了院中,打量著其間擺設與格局,畢竟自己從前住的地方可是王府,自然養成了“富貴人”都有的毛病,院中忽有人重重拍案,言道:“這一袋沙土原是二十文,商會念在勞工風吹日曬,開出了三十文的仁義價格,你今日這五十文是什麽意思,打算坐地起價?”

  這聲音一聽便是周大嫂,感覺還帶了些惱怒之意,有個男子訕笑而言:“若並州商會覺得價格太高可另尋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