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恩科消息公布
作者:十步九歌      更新:2020-07-20 10:37      字數:2127
  朱慈烺留在甘文廣家中用過午飯後才姍姍回宮,一回到乾清宮沒多久,內閣首輔薑逢元就帶著開設恩科的奏疏來求見。

  “陛下,這是微臣所擬定的您要開設恩科的奏疏,還請您禦閱!”

  “給薑師傅賜坐!”

  一邊接過薑逢元的奏疏,朱慈烺一邊讓人給薑逢元搬來座椅。對待自己人,朱慈烺一直以來都充滿了善意,尤其是自己的師傅將薑逢元,朱慈烺也是給足了尊敬。

  仔細看過這份有關開設恩科的奏疏後,朱慈烺也沒看出有什麽不妥。

  “薑師傅,這份奏疏上的內容,朕都準了!你是禮部尚書,依你之見,朕派誰去主持這場恩科考試呢?”朱慈烺突然就想到了這個問題,他這場恩科還沒有任命主考官,鄉試和會試的主考官,都需要朝廷進行任命。此外,還有副考和一些巡考,這些人選都得先行確定。

  “陛下,要是北直隸的鄉試主考,微臣以為,可以讓翰林院的人出任便是。而後麵的會試,暫且不用著急,可以再慢慢斟酌,微臣一時也不知道誰更合適擔任主考官。”薑逢元稍稍思索後便給出了答複。

  對於自己這位薑師傅的答複,算是中規中矩,完全是按照以往的祖製來施行。

  “既然如此,那就讓楊廷麟擔任此次恩科考試北直隸的鄉試主考官。南直隸的鄉試主考官,就讓禮部侍郎方逢年去走一趟。這次恩科,朕是極為看重的,一定要選出朝廷急需的人才。薑師傅,你看朕這樣安排如何?”

  “嗯,讓翰林院掌院學士和禮部侍郎擔任南北直隸的鄉試主考官,確實是在合適不過了!這也能讓天下的仕子們知道朝廷和陛下您對這場恩科考試的重視。微臣以為派此二人擔任主考,極為妥當!”

  規格雖然是有些高,但規格高才能體現出朝廷對這場永曆元年恩科考試的重視程度,充分調動仕子們參考的積極性。

  “既然薑師傅也沒有意見,那這件事你們內閣出個折子,交給司禮監批紅就是,著即辦理!”

  “微臣遵旨!”

  “薑師傅,對了,還有一事,有關此次南北直隸的鄉試考題,朕想親自出。”

  “陛下要親自出考題?”薑逢元十分驚訝道。

  “薑師傅你們聽錯,朕是要親自出考題。南北直隸倆地鄉試的考題,朕都要親自出!所以,出考題這件事,就用著薑師傅你們操心,朕一人包辦了!”朱慈烺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滿臉自信道。

  “陛下,這隻是鄉試的考題,用不著您親自出,交給翰林院楊廷麟去辦就行。要是他們出的題您不滿意,您可以下旨讓他們修改便是。”薑逢元覺得天子有些小題大做了,一個鄉試的考題,哪裏用得著他這位天子來出。而且,他的心裏麵更加擔心的是朱慈烺會照著他的心意,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考題。

  “薑師傅,這裏就說錯了!雖然隻是一次鄉試,但這是朕改元後開設的第一場恩科,要是考題由朕親自出,那這意義就變得非比尋常了。那些仕子們得知自己做的考題是朕親自所出,那肯定也會感到當今天子對他們這些仕子的關注。朕雖年幼,但出個考題完全不在話下,薑師傅你不用擔心朕會胡亂出題!”

  薑逢元很想說:老夫就是擔心陛下您會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考題出來,到時候將考卷送到考生們的麵前,那就真可能要出大事了!

  不過從另外一方麵來說,要是真讓天子來出考題,那對於全國南北直隸參考的仕子來說,的確是一場巨大的考驗。因為沒人知道當今這位即將年滿九周歲的少年天子的文風如何,行文喜好也一概不知。而要是讓其他負責恩科考試的考官們出題的話,情況就會不一樣了。考生們會根據主考官的個人喜好來寫答卷,根據主考官的文風文體進行作答。以迎合主考官提高中試的可能性。這已經成了曆次科考的慣例,也沒有人說仕子們這樣做不對。

  “陛下,依微臣看,這考題還是交給主考官去出為好。畢竟隻是一個鄉試,完全用不著陛下您親自出考題。等到會試您再出題也不遲!”薑逢元還是堅持勸諫朱慈烺,反對他給鄉試考生出考題。確實也是,就隻是鄉試,秀才考舉人的考試而已,還輪不到天子親自出考題。

  “此事薑師傅就不用管了,不要以為朕年紀小就勝任不了,你且等著,過倆日朕就將考題給擬出來。到時候,先給薑師傅你一睹便知深淺!”

  依舊是“乾綱獨斷”,朱慈烺決定的事,薑逢元完全阻止不了。不過這倒不是什麽大事,薑逢元見自己無法阻止,也就不再多說,任由朱慈烺去了。

  第二日,朝廷將在永曆元年開設恩科的消息通過一層一層的公文急遞傳達了下去。北京城內的百姓自然是最先知道這個“重大”消息的,城內的仕子,在得知此事後,紛紛開始爭相奔告。無論是對於擁有秀才身份,或是舉人身份的仕子,朝廷增設恩科都對他們是一大絕頂好消息。這無疑能增加他們考中的機率,萬一要是借著恩科中了,那他們便真正是魚躍龍門,步入人生的正軌。

  而且,張貼的告示上麵寫的很清楚,這次恩科考試所招納的進士將會比常規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數量多出倆百人。這就又能增加大明全國各地仕子中榜的機會了,怎能不令仕子們歡喜鼓舞?

  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此次恩科考試的時間有些緊張。鄉試的時間就定為三月末舉行,會試的時間在六月末舉行,距離第一場的鄉試考試已經不足三個月的時間了,隻有短短倆個半月的時間進行備考。雖然有些美中不足,但凡是得知此消息的秀才們都沒有抱怨太多,紛紛更加緊張地開始備考。十年寒窗,不就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進入入仕為官嘛?儒家的治國齊家平天下,若是連入仕文官的資格都沒有,又何談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