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戰意
作者:爭斤論兩花花帽      更新:2021-02-24 23:07      字數:2298
  白雲城的富戶捐助不算,甚至一些貧民也開始主動往布政司送糧食、牲口、銀錢、肉脯,什麽都有。

  林逸毫不猶豫的讓善琦拒絕了,土豪送過來的東西他都不收,怎麽會要窮人家送過來的這麽點東西。

  別仗還沒開始打,就把自己家底給折騰沒了,回頭還得自己去扶貧,得不償失。

  三和召開第二次軍需供應商大會的時候,林逸當眾表示,本王是帶你們去發財的,不是破財的,阿育國一季三熟,糧食堆積如山,都發黴了!

  有本事去搬回來吧!

  不過卻提了要求,民夫也得按照官兵的紀律來,不得肆意行事。

  三和沸騰!

  這一次,各家供應商一下子全負荷運轉,湊集的民夫比想象中還要多。

  三和人丁有限,大部分青壯都集中在衛所和民兵隊。

  可在短短的十日內,報上布政司的人數依然有三萬七千餘人,其中女子和老人是主力。

  善琦不同意,比如將屠戶家閨女將楨,這才剛滿十五歲!

  這麽小當民夫,把打仗當兒戲啊?

  將楨卻不顧他老子的勸阻,執意入了黎三娘的成衣鋪,黎三娘帶著將楨大鬧布政司,將楨再小,也是三品!

  這是拿三品不當回事?

  “善大人,白雲城到處都是‘婦女頂半邊天’的標語,這是騙人的嗎?

  要不然為何十五歲的男子能入民兵,十五歲的女子連民夫都做不得?”

  “老夫便如你所願!”

  善琦一代大儒,硬是被噎的臉色漲紅,不得不同意了。

  但是轉過頭又看向劉鐸的老子劉老漢,你這老東西又來湊什麽熱鬧?

  “劉絆子,別以為本官不知道,”

  善琦咬牙切齒的道,“你今年已經七十有三,按照規矩,你也是做不得民夫的!”

  老弱婦孺在戰爭上都是拖累,帶過去算怎麽回事?

  無故讓人笑掉大牙罷了!

  “大人,你這話老漢就不愛聽了,守護三和,人人有責,”

  劉絆子對保護三和其實沒有多大的興趣,跑都來不及,怎麽可能去做民夫?

  奈何自己親孫子劉闞在民兵隊呢,自己不跟著,肯定不放心。

  自己要去,兒子劉鐸是不能同意的,所以他進了與他交好的孫瘸子籮筐隊,“再說,善大人,老漢早已化勁,真與敵酋對陣,老漢可不會怕。”

  “那便生死有命了!”

  善琦說完,又看向一群頭發蒼白的老嫗,冷哼道,“你們非要去,出了事情,本官概不負責。”

  這些人非要跟著,他還能攔得住?

  索性也就不再管了,管不過來。

  “多謝大人。”

  劉絆子背著手,趾高氣揚的出了布政司大門。

  善琦等一群老弱婦孺這些人走幹淨,又看了眼供應商們送過來的人員名單,其中很多人的名字完全就不是正常的名字,一看就是南洋土人。

  民夫裏麵有十個八個、甚至百十個土人,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畢竟上次出征大錫城的時候,也有不少。

  但是這次不一樣,裏麵居然有一萬多土人!

  許多主家還允諾他們,隻要這次有突出表現,就可以給“自由身”。

  所以,這次土人的積極性不會比三和本地人差。

  人多是好事,可是土人多不一定是好事。

  這些土人中,很多都偷偷摸摸的在廣場上學過一點功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到時候這麽多人紮堆在一起,就怕生什麽亂子。

  善琦想了一會,隻能去找和王爺商量了。

  “得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忠誠可靠,”

  林逸笑著道,“挑選會功夫的,讓他們參加民兵隊,有戰功的,給他三和戶貼。”

  三和最大的弱項就是人丁,雖然已經來了這麽多流民,但是依然缺人!

  據說,許多供應商已經架著馬車、開著大船往南州雇人、買牲口去了。

  而且,為了節省人力,正在勞改的鄧柯靈機一動,發明了一種新型馬車,創造性的運用鐵條做輻條,並且把南洋樹上的一種膠乳塗抹於車輪上,這種車滾動平穩,載重量大。

  林逸見過之後,不得不感歎,戰爭果然能推動生產力。

  當即對鄧柯進行赦免!

  再次恢複了鄧家作坊軍需供應商的資格。

  從確定與阿育國交戰,正式募兵開始,已經有一個月了,三和人的戰意不減反增。

  看著戰意昂揚的三和民眾,林逸心有愧疚。

  他再不要臉麵,也不好意思當著人麵說“打不過出海逃難”、“掃黃打非各自飛”之類的話。

  而且,自己還說過要親征的話來,眼前雖然後悔,但是硬著頭皮也得上。

  文昭儀還沒有出關,他有點發愁,出門要是不帶個大宗師,他就沒有安全感。

  萬一,阿育國三更半夜搞什麽襲營,自己這小命不就得交代了?

  冤不冤?

  自己當初不該那麽衝動的,應該聽從建議:坐鎮後方,運籌帷幄!

  說出來的話,潑出去的水,總不好再改了。

  “王爺,”

  齊鵬幾乎與王慶邦同時遞上紙條,“阿育國的一支先頭部隊二千餘人,開山辟路,已經入了十萬大山,據三和邊境已不足八十裏。”

  林逸道,“這所謂的十萬大山有這麽難走?

  這麽點路,走了有半個月?”

  他在半個月前就聽說阿育國大軍先頭部隊進了十萬大山的消息,想不到現在還在路上。

  “十萬大山,峰巒重疊,山脈連綿百裏,如無輜重,自然輕便,”

  王慶邦拱手道,“可一旦有糧草輜重,就不是那麽容易了。”

  “那咱們什麽時候出發?”

  林逸作為資深軍事鍵盤俠,但是也隻是局限於網上,在現實中,而且還是古代,就比較虛心了。

  聽專業人士的意見總歸比自己一意孤行的好。

  何吉祥道,“王爺,金雞山是阿育人進入白雲城的唯一道路,老夫以為,明日就可啟程,禦敵於外!”

  王慶邦點頭道,“白雲城距金雞山有六百餘裏,其中有百餘裏是新修的道路,我等自然能先行趕到,到時候嚴陣以待,亦有勝算。”

  “那就明日出發吧。”

  林逸從善如流。

  當日中午,便有一萬民夫帶著糧草輜重在千餘名騎兵的護送下先行出發。

  ps:求訂閱,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