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苟,也是一種境界
作者:笙簫劍客      更新:2020-03-18 21:31      字數:3633
  帶著白起回到鹹陽,秦墨陸續又啟用了一些秦國舊臣。

  比如客卿張儀,

  在不占立場的情況下,被秦墨請出山,任命為越國鴻臚寺卿。

  李信、蒙恬兩位年輕驍將,也都被分別安排在即將組建的黑水軍第三、第四軍團,擔任軍團長一職。

  已經算是格外恩厚了。

  當然,想要收服老秦人,必須恩威並施。

  比如新籌建的黑水軍三個軍團,不僅要跟黑水軍第一、第二軍團混編,還會加入一些蠻人將士,實現三類人員混編。

  以確保黑水軍能夠完全遵從秦墨之號令。

  除了黑水城將士、蠻人,秦墨還往黑水軍塞了一批玩家,比如趙留雲等之前就混過軍旅的玩家。

  這回又重操舊業。

  楚劍更是被破格任命為黑水軍第五軍團的軍團長。

  就算這樣,

  秦墨現在對秦地的統治仍舊是粗放的。

  派出去的玩家文官,大部分隻是為了心安理得的領取經驗值俸祿,實際並沒有多少治政經驗,更不用說什麽一心為民。

  這也是為何,

  秦墨之前一直不希望大規模啟用玩家的原因之一。

  好在秦墨也沒想過要當什麽千古一帝,曠世明君,他隻是想整合一切能整合的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戰國一統。

  以期達成人皇成就,獲取海量經驗值獎勵。

  本質上,

  秦墨跟其他玩家並沒有什麽不同。

  若說有不同,那便是,其他玩家隻是充當遊戲的一環,秦墨卻是要將整個副本打穿,鐫刻上他的個人印記。

  就是這麽簡單。

  …………

  鹹陽,王宮。

  禦書房內,賈詡、荀彧兩位重臣都在。

  雖然秦墨陸續招攬了廉頗、李牧、白起三位名將,但是遇到大事,他還是習慣找兩位老臣商量。

  三位將軍主舞台是戰場,平時就都閑著。

  “王上,臣下是來請辭的。”賈詡一上來就放重炮。

  “怎麽回事?”

  秦墨驚了,以為麾下第一重臣要跟他離心離德呢。

  賈詡:“拿下秦地之後,諸般事務繁雜,臣下再兼著兵部尚書一職,已經有些忙不過來,還請王上另擇賢能。”

  “這樣……”

  秦墨掃了賈詡一眼。

  他不太確定,賈詡是真的太忙,還是急流勇退。

  前番五國滅秦,賈詡先是指揮大軍破巴蜀,跟著又帶隊出使四國,一力促成五國結盟,最後又被推舉為盟軍統帥。

  可謂風光無限,一下就成了戰國世界的大名人,為各國權貴所熟知。

  而賈詡,

  偏偏又不是那種喜歡鋒芒畢露之人。

  露臉出名之後,賈詡下意識想的就是要如何低調,低調,再低調.....

  苟,

  才是硬道理。

  秦墨沒有急著答應,隻是問:“丞相可是有合適人選?”

  “大將軍廉頗如何?”賈詡果真有備而來。

  秦墨點頭,“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廉頗畢竟年歲放在這,滅王翦一戰已經透支了老廉頗最後的一點熱血,再上戰場殺敵,好像真的有些不合適了。

  放在兵部尚書任上,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王上聖明!”

  賈詡直接就當王上答應了,跟著又道:“臣下還有一個請求。”

  “講。”

  秦墨倒要看看,賈詡要苟到何種程度。

  “王上立鹹陽為西都,王城龍川卻也不能無人坐鎮,臣下鬥膽,懇請王上準許,讓臣下坐鎮龍川城。”賈詡道。

  還真是一退再退。

  明眼人都知道,鹹陽雖然隻是西都,但越國之重心勢必會從百越之地,向關中地區轉移,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軍事等等。

  百越之地的地位將急劇下降。

  賈詡主動要求留守龍川城,無異於自行請求“流放”。

  真夠狠的。

  “那鹹陽這邊怎麽辦?丞相不會不知道,這邊有多忙吧?”秦墨無語。

  賈詡拱手,笑道:“論內政才幹,文若強臣下太多,越是這種複雜局麵,越能發揮文若的內政才幹,臣下就不獻醜了。”

  荀彧很是無語,躺著也中槍……

  這不將他放在火上烤嘛。

  “王上,鹹陽必須要有丞相坐鎮,沒有說讓臣下一個吏部尚書鎮守鹹陽的道理,丞相自請返回龍川。”荀彧立馬撇清。

  “……”

  秦墨有點腦殼疼,臣子太秀了也是個煩惱啊。

  鬧歸鬧,

  賈詡提議的派一位重臣留守龍川,確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兩地隔了千山萬水,邊境線拉的實在是太長了。

  兩邊的戰略重心也不相同。

  百越作為越國“龍興之地”,底蘊還是淺了點,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戰略重心都還在從漁獵文明向農業文明過渡。

  也就是悶頭種田。

  隻要安撫住百越蠻人,讓各個部落的蠻人過上好日子,南越軍的將士們才會一直追隨秦墨這位王,不斷為越國開疆拓土。

  百越的防禦重心,也是東北麵的鄰居楚國。

  至於關中秦地,早就發展成熟,王庭的戰略重心是安撫住老秦人,漸漸使其融入越國體係之中。

  關中到沒什麽好防禦的,卻是進擊中原的前哨。

  基於此,之前秦墨就在考慮同樣的問題,他原本是屬意戶部尚書白樺,沒想到,賈詡、荀彧兩人卻客套起來了。

  秦墨想了下,也不欲磨磨唧唧,道:“既然如此,那就文和留守龍川,授文若文淵閣學士銜,兼吏部尚書,主持鹹陽政務。”

  賈詡既然想苟,那就讓他苟一陣吧。

  “王上聖明!”賈詡舒了口氣。

  “謝王上恩!”

  荀彧雖然意外,到也承受得住,心中也不虛就是。

  …………

  轉眼已經是九月。

  五國大戰的餘波漸漸消散,獲益最大的越國也都漸漸走上正軌,黑水軍新組建的三個軍團正在有條不紊的整編中。

  關中地區的邊軍、地方屯軍,也都在有序恢複中。

  在此期間,越國也完成了一輪人事更替,丞相賈詡留守龍川城,荀彧被授文淵閣學士,原大將軍廉頗轉任兵部尚書。

  重新出山的武安君白起被授予大將軍銜,總算是安撫住了秦軍士卒。

  閑下來的秦墨,正在跟到訪的周世洪閑聊。

  “戰國的事情告一段落,你是不是該照顧一下太上道院啊?這都快過去一年了,第二次講道還杳無音信。”周世洪卻是來抓包的。

  “是我疏忽了。”

  秦墨也有些不好意思,前番忙著五國伐秦,哪裏還有精力顧及道院,笑著說道:“那就三天之後吧,我開啟第二次講道。”

  他這是給學員留一點準備時間。

  第二次講道當然不可能講之前那麽玄乎的東西,主要就是針對諸位學員修行時遇到的疑惑,給予現場解答。

  其他人也能跟著學點。

  “那就這麽說定了。”對太上道院,周世洪可比秦墨上心,“對了,你之前說的布置護山大陣,材料我也都準備好了。”

  “沒問題,我一並處置了。”秦墨爽快應下。

  …………

  三天之後,太上道院。

  理順了越國人事,秦墨再也無心處理太過具體的事務,再一次當起甩手掌櫃,現身太上道院,為學員第二次講道。

  道台之上,秦墨盤膝而坐,往下一掃,眉頭微微皺起。

  太上道院一百零八位學員,在場的卻隻有九十二人,剩下的十幾位不知道是困在《洪荒》,還在碰巧正在閉關。

  甚或根本就不願意來聽。

  秦墨記憶超群,他一眼就掃出,拜入峨嵋的兩位學員就不在。

  看來,

  還是對他的道法修為不自信啊。

  麵上,秦墨卻是不動聲色,淡淡說道:“諸位有什麽修行疑難,盡管提出,我能解答的,一定解答。解答不了的,也可以拿出來一起探討。”

  姿態卻是放的很低。

  “我,我有疑難。”

  秦墨小迷妹陳小藝第一個站起來。

  “講。”

  “我想問的是,築基時,服用築基丹跟不服用築基丹,對之後的修行會有什麽不同的影響嗎?”陳小藝煉氣即將圓滿,正準備築基呢。

  其他煉氣期學員也都好奇豎起耳朵。

  秦墨悠悠說道:“所謂築基,便是打下修行之根基。在我們剛剛踏上修行之途,第一次鍛體時,其實就已經在為築基打基礎。

  “從淬煉筋骨皮,到練髒、洗髓,都是在一步步淬煉肉身。而在煉氣階段,則是以靈氣衝刷肉身,繼續夯實根基。

  “最終煉氣圓滿,肉身無漏,方可衝破瓶頸,返後天為先天,完成築基。

  “我們通常說的築基,其實隻是最後一哆嗦,是最終的一個節點。因此,突破時服用築基丹與否,對後續修行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不服用築基丹的,未必就能有多好。多服用幾粒的,也未必就有多壞。因此,築基之時,有條件的話,最好都備上幾顆築基丹。”

  “原來是這樣,多謝山主指點!”陳小藝麵帶驚喜,她原本隻是隨口一問,沒想到卻從中聽到這等高屋建瓴的解答。

  等於是揭開了築基之謎,溯源還本。

  不覺更癡迷了......

  其餘學員也都聽的津津有味,再沒了疑慮,一個個爭著舉手提問。

  不管麵對多麽刁鑽,或者偏僻的問題,秦墨都能順手拈來,而且往往還會順著這一點延伸,講解很多修行之謎。

  讓人不覺醍醐灌頂。

  作為曾經修行千年的渡劫老怪,秦墨就算是神宵派的差等生,那也是一堆天才裏麵的差等生。

  否則,也不會被神宵派那樣的超級宗門選中。

  見識豈是易於?

  秦墨的很多見識,包括對修行的理解,又豈是李英瓊之流能比擬的?

  眾學員聽的是如癡如醉,絲毫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任憑外麵日升日落,一個個都沉浸在秦墨的講道之中,無法自拔。

  對修行的理解,不知不覺又加深了一層。

  當真受益匪淺。

  那些錯過此番講道的,估計後悔的腸子都要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