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傷天害理
作者:阿夏      更新:2020-09-21 21:35      字數:3022
  “爺爺肯定是給氣瘋了,一直以來他以為那毓秀阿姨是守身如玉的貞潔烈婦呢,卻原來……

  可是你跟誰不好,偏偏選中了孫大眼,在旁人眼裏,孫大眼可是連爺爺的一根腳趾頭都不如的貨色。

  嫉恨,憋屈,許多種情緒將爺爺的胸膛塞得滿滿的,像一頭瘋了的驢子,領著幾個民兵撲向女人家,不由分說就將毓秀阿姨五花大綁,然後在其脖子上掛了雙爛鞋,遊街示眾。

  罪名是階級敵人拉攏腐蝕革命群眾。爺爺親自敲打一麵破鑼在前麵開道……

  那天看熱鬧的村民很多。毓秀阿姨仰臉挺胸,一絲一毫也沒見她有什麽羞愧的表情。倒是爺爺的氣急敗壞,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從那以後,爺爺蔫頭耷拉腦很長一段時間。奶奶說,毓秀阿姨聰明著呢,自打那次事件過後,爺爺對她再沒有了霸占的勁頭,也就少遭了許多罪。

  李家人活得很有誌氣,雖然‘地主’那頂帽子很沉重,在‘地富反壞右’五類分子中排在首位,但並沒有讓他們放低過做人的尊嚴。

  那次“遊街”事件後,村裏人並沒有瞧不起毓秀阿姨,連議論這事兒的人都很少,這在村曆史當中是絕無僅有的。人心都是肉長的啊。

  放著好端端的日子不過,爺爺領著一幫人沒日沒夜地折騰。

  合作社,分到農民手中的土地還沒捂熱乎就又都收了回去,下地幹活掙工分,就是稀裏糊塗地大幫哄;

  吃大鍋飯,著實幸福了幾天,可沒多久就把村裏的糧食吃光了,就散夥各回各家;

  大躍進,爺爺可是出夠了風頭,興旺村改成紅衛星村,秋收時,為了迎接上麵的檢查,頭天夜裏將幾畝地的收成埋進一塊地裏,當然是高產了,一畝地裏扒出六千多斤土豆,敲鑼打鼓抬到公社去邀功,換回一張大獎狀。

  爺爺隻喜歡獎狀,村委會中恨不能頂棚都要用獎狀糊。大煉鋼鐵,壇壇罐罐都差不多砸爛扔進一口大鍋裏,熬了四天三夜,得到一坨黑不溜秋的大鐵疙瘩,又抬到了公社,又拿回一張獎狀……

  三年自然災害餓肚皮那會兒,爺爺不怎麽折騰了,也沒幾個人有精神頭跟他折騰。

  他隔三差五的就去公社要救濟糧,多多少少總能要回來一些。

  那時糧食太稀少了,一粒玉米恨不得都要熬一鍋粥,方圓十幾裏的樹皮樹葉都被吃光了,人們餓得兩眼發藍,有今天沒明天。

  那年月也真怪,地裏不長莊稼不說,連河裏的魚都不知躲到哪兒去了,山上的野獸似乎也都跑沒了影兒,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都成了回憶。

  也就是在那個當口,爺爺做了一件傷天害理的事,也為我今後的生活埋下了陰暗的種子。

  毓秀阿姨家的三個閨女長得都很俊俏,特別是二女兒小英,跟她媽像是從一個模子裏摳出來的一般。

  爺爺早就盯上她了,以前的那股欲火又重新熊熊燃燒起來,但苦於毓秀阿姨像老母雞護小雞一般照看得緊,一直沒機會下手。

  本來分給李家的糧食就少,爺爺當然清楚那一家老小活得是多麽困窘,就用兩塊玉米麵餅子將小英騙到了手。

  那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十月上旬就開始下雪,一連氣下了一個多星期。地上有厚厚的雪覆蓋著,可以吃的東西更難尋了。

  那天下午,爺爺或許看到了小英挎著籃子出門,也知道她是想到更遠些的地方找尋些可以吃的植物或果子回來。

  爺爺揣懷裏兩塊玉米餅子,一路尾隨,一直跟著來到了山腳下。爺爺緊走幾步,喊小英停下,然後掏出那兩塊餅子晃了晃。

  就那麽晃了晃就已足夠,那小英就像著了魔一般眼睛再也離不開了……

  爺爺不緊不慢地在前麵走,捏著餅子的雙手背在後麵,吸引著小英跟著他。轉到後山坡,爺爺將餅子扔到了地上。

  小英腦子裏隻有那兩塊幹糧了,其餘的她什麽都看不見,什麽都感覺不到。

  現如今,像斌子你們這樣的年輕人,根本體會不到真正的饑餓是怎麽一回事兒。

  小英撲過去,跪在地上,抓起餅子就往嘴裏填,爺爺從身後將她抱起也不管,爺爺解她褲帶也不顧,隻是吃,隻剩下趕緊吞下那兩塊久違了的食物這一件事兒。……

  到最後,她大張著嘴巴臉脹得通紅滿眼的淚水,那是被餅子給噎住了。……

  李家就住在爺爺家旁邊的破屋子裏。那天晚上我聽見李家的人哭了整整一夜,女人哭男人也哭,還以為那家裏有誰過世了呢。

  但誰都沒有過去看,那陣子村裏天天有人喪命,或餓死或凍死,還有吃棉花吃玉米秸等不消化脹死的,沒啥稀奇的了。

  到了第二天上午,我們才知道自己的判斷有誤。

  村裏有兩口水井,村東村西各一個。有人到村東頭那口井去挑水,發現井裏有人漂浮著,就趕緊跑來向爺爺匯報。

  組織人打撈,下井的人拽不動,原來井中有兩個人,毓秀阿姨死死地抱著二閨女小英。

  村裏人或許到現在都不清楚,李家那娘倆為什麽尋短見,但我知道,我不止一次聽到爺爺在噩夢中,呼喊著小英的名字求饒。

  村東頭那口井後來被填死了,我家吃水都要到村西頭去挑,很費力氣。

  李地主的老婆也沒熬過那個冬天。臨死時難得她清醒了一次,將一家老少招呼到近前,翻來覆去囑咐的就一件事兒:

  李家和張家勢不兩立不共戴天,今後李家無論是誰,寧死也不準和張家的人有任何來往。

  李家人真的很有誌氣,從那以後再也不跟我們張家來往。平時走個對麵碰,李家人雖然不敢趾高氣昂目中無人,但也形同無視。

  奶奶是個心地善良的人,殺隻小雞她都不敢看,心裏一直對李家心懷愧疚,總惦記著能偷偷接濟一下他們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但再沒得逞過。

  奶奶不止一次在夜裏將糧食放到李家門口,有時是幾瓢玉米麵,有時是半袋小米啥的。

  到了第二天,那些糧食隻是為了不妨礙進出而稍微挪開些,並沒有人理會。為防止雞鴨禍害,奶奶不得不一次次悻悻地收回。

  地主婆死後沒幾天,毓秀阿姨三閨女也死掉了。饑寒交迫下的嫩苗,一點小風就能吹折。李家人沒有多少哭聲,一領席子卷起那孩子就準備入土。

  捆紮席子用的是草繩,奶奶實在看不過去了,就拿出幾尺白布送過去,說好賴也該有點素腥味,若不然孩子入土也不安呐。

  奶奶說過這話扔下白布就走了。不曾想第二天一早,就見那些白布將我院家門框繞了一圈。為這事兒奶奶還挨了爺爺一頓揍。

  爺爺被雷劈死那天晚上,李家屋裏的油燈一直亮著,過年守夜時都沒見過他們如此鋪張。

  半夜時,李家老二的傻兒子還跑出來放了一掛炮仗,‘乒乒乓乓’地將整個村子都吵醒了,惹得全村的狗們都狂吠不已。

  斌子你現在知道那母女倆為啥眼睛通紅了吧?她們身上的冤屈太重了。

  小英死時不是十五就是十六歲,如花似玉的年齡。

  我比她大一歲,大海哥大我三歲。在農村,到了大海哥這個年齡,就該娶媳婦了,他儀表堂堂為人也好,可哪有人家敢把閨女嫁給成分如此高的他呢?

  我說過,打小我就跟大海哥要好,為這沒少受他家人嗬斥。我媽我爸也阻止我跟大海哥往來,我倆就偷偷好。我喜歡大海哥,一天不見就活不了一般,大海哥也非常喜歡我。

  這都是老輩人做下的孽,卻牆一樣橫亙在我與大海哥中間,我們沒法逾越,隻能深深地把愛戀埋藏在心底。

  大海哥喜歡讀書,會講好多故事。我總覺得,現實中的大門對他關閉了,可書本為他打開了另一個世界……”

  不知不覺中,已經行駛到乙烯地界,我雖然小心駕駛著,可還是忽略了周邊情況,等發現客車越往前開霧氣越濃時,已經晚了。

  桃花姐已經不再講故事,我緊張地看了一下窗外,霧霾中,影影綽綽有好多人影在閃動,像是有一大幫人在往我車後聚攏。

  霧氣漸漸散去,真相大白,可以清晰地看到,車前方十幾米遠處,那叫毓秀和小英的母女倆,領著數不清的小鬼,堵住了去路。

  而客車左右和後方,也被一幹麵目猙獰的小鬼們,圍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