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有意報複
作者:李三爺      更新:2020-09-05 18:44      字數:2015
  紀少瑜將董喜來父子連同一幹犯事的衙役收監,寫了折子連夜送往京城。

  在京城的人來之前,他還得留在嘉興府坐鎮。

  趙玉書接到消息的時候,連忙從杭州府趕到了嘉興府。

  他見到玉嬌的時候,忍不住誇她道:“不愧是我趙玉書的妹妹,有膽有識。”

  趙玉嬌抿了抿唇,不敢笑得太放肆。

  到是趙玉安道:“早知道我就跟著三姐了,杭州府的荷花都謝了,去了也沒有什麽好看的。”

  “不過聽說入冬後,西湖雪景很不錯。”

  “我還給三姐帶了藕粉和荷葉雞。”

  趙玉安說完,連忙叫長喜拿來。

  趙玉嬌也想去看西湖雪景,不過不知道那個時候,她們還在不在嘉興府。

  紀少瑜見她目光亮了又暗,適時地道:“現在你大哥來了,他可以在嘉興府呆著,我陪你四處去走走。”

  趙玉書不滿,瞪著紀少瑜道:“比起我妹妹,你不覺得自己更應該討好我嗎?”

  紀少瑜涼涼地瞥了他一眼,不悅道:“比起討好你

  ,我應該討好的,是未來的嶽父大人。”

  “過完年,順昌府那邊由你去,剛好可以讓老師和師母高興高興。”

  趙玉書心裏哽了一口血,覺得紀少瑜真的是太混賬了。

  為了跟玉嬌單獨在一起,一路上就想著辦法打發他。

  明明玉安是跟玉嬌一起出來玩的,最後也不得不跟玉嬌分開。

  要不是宋子桓和萬太醫被召回京城去了,他都要懷疑,自己也要帶著宋子桓和萬太醫。

  趙玉嬌聽到什麽未來的嶽父大人,臉頰早就羞紅了,偏還不能說出反駁的話。

  到是趙玉安徹底明白了什麽,對紀少瑜的態度也不像之前那樣生疏,反而透著一絲對兄長的親昵。

  …

  京城,收到消息的宋國公臉色很差。

  親家犯事,他麵上無光,卻還不能不管。

  紀少瑜和趙玉書一路南下,其他地方的官員都沒有事,偏偏到了嘉興知府這裏就發作了。

  他不得不懷疑,這件事是皇上指使的,目的就是趁機打壓宋國公府。

  宋國公劉廣麵見太後,說起了這件事。

  誰知道太後勃然大怒,嗬斥他道:“一個小小的嘉興知府而已,皇上若是想發落便由他去。”

  “皇後懷孕已經有五個月了,哀家找人看過,她這一胎十有八九是皇子。”

  “皇上坐穩這大燕的江山,想要卸磨殺驢了。”

  “哀家還活著,尚且能保住宋國公府的榮華富貴,倘若哀家死了呢?”

  “你可想過宋國公府的下場?”

  太後的話讓劉廣的後背起了一層寒意,他不得不正視起,皇上即將有嫡皇子的事實。

  “太後!”劉廣喊了一句,多餘的話卻是說不出來了。

  太後見他終於醒悟,這才厲聲道:“當年哀家費盡心思解除鳳翎的婚約,為的是什麽?”

  “哀家訂下棟兒跟鳳翎的婚約又是為了什麽?”

  “除非咱們的手裏也能有一位小皇子,否則,這天下終究還是燕家的天下,哀家又能如何?”

  是啊!

  劉廣在心裏長歎,若不是女兒對容妃的孩子下手,他們現在已經有一位小皇子了。

  當年他們怎麽扶持皇上登基的,看著不也隻是一個孩子嗎?

  “太後,皇後的這個孩子,一定不能生下來。”

  “哼!”太後冷哼!

  她當然是這樣想的,可皇上竟然以靜心安胎為由,將皇後送到佛光寺去小住。

  皇後不在宮裏,不來延福宮請安,她怎麽下手?

  “宋子桓聽說回京了?”

  “皇後不是一直很在乎她這個親弟弟嗎?”

  “他要是死了,不知道皇後還在佛光寺待不待得住了?”

  劉廣明白過來,正色道:“太後請放心,劉家養的那些人,也時候派上用場了。”

  …

  勤政殿裏,燕滄瀾看了一眼刑部尚書梅洪林,淡淡道:“嘉興知府董喜來收受賄賂,勾結奸商,魚肉百姓,甚至還偽造證據陷害忠良。其子更是仗勢欺人,淩辱多位良家女子。董喜來包庇其子,不惜謀害人命。”

  “紀少瑜送來的證據你可看了?”

  梅洪林渾身一緊,連忙道:“回稟皇上,臣都看過了。”

  “董喜來和其子董俊羽罪無可赦,按律當抄家問斬。”

  “臣已經讓林大人著手去辦,明日即將前往嘉興府。”

  林有為乃是刑部侍郎,由他去辦自然好。

  燕滄瀾看了一眼梅洪林,出言提醒道:“朕知道這位董喜來跟宋國公乃是姻親,你去告訴林有為,他若是有所顧忌,那便待在嘉興府不用回來了。”

  梅洪林聞言,連忙下跪道:“臣等不敢,定會秉公辦理的。”

  燕滄瀾還不知道他們那點想法,冷哼一聲讓梅洪林退下。

  梅洪林走後,燕滄瀾下旨,桐鄉知縣龔希明遷任嘉興知府,永興十二年進士丁興擢為桐鄉知縣,即日上任。

  催公公見皇上翻來覆去看著紀少瑜送來的信件,心裏微微有些不安。

  就在他尋思著,要不要說點什麽的時候,隻聽皇上道:“讓人查一下,這個董喜來是怎麽惹到紀少瑜的。”

  催公公愕然,出聲道:“皇上覺得紀大人是有意報複?”

  “哼!”

  “以他的為人,就算這個董喜來該殺,一罪足矣。”

  “董喜來靠著誰才敢放肆的他不會不知道,數罪並發,打的就是宋國公的臉。”

  “他這樣無所顧忌,根本不像他一貫的作風。”

  崔公公明白了,應聲退下,命人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