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指路(二更)
作者:李三爺      更新:2020-09-05 18:44      字數:1919
  “我近日有幸看到過一份邸報,當年隨番邦來使出海的章亭煜大人因得罪太後,被流放至嶺南木江縣。此人見多識廣,海航遠邦,曾有東海活地圖之稱。”

  “小舅舅若真想出海,那便親自跑一趟木江縣,花些銀子把人贖來。”紀少瑜道明來意。

  餘長江站起來為紀少瑜倒茶,麵色激動道:“你說的這個人,我也曾有耳聞。”

  “他可是位居正四品的鴻臚寺卿,大名鼎鼎的京官,怎麽就被流放到了嶺南那偏遠之地?”

  紀少瑜抿了口茶,不緊不慢道:“京城風雲際變,如今皇上要親政了,太後不願放權,總會有幾個沉不住氣的老臣遭殃。”

  “這些都是聽書院裏的老師們談論來的,具體的我並不清楚。”

  “嶺南那個地方,流放的官員總是熬不了三四年便會被折磨至死。”

  “小舅舅走南闖北,冒這點險把人救回來想必不難,等他日少帝徹底掌控朝堂,這位章大人或許還能受到重用。”

  餘長江聽得心潮澎湃,與紀少瑜親熱道:“難得你肯與我說這些,我正愁如何實現心中所想,你便來為

  我指路了。可見大姐夫是極有眼光的,並未白疼你一場。”

  紀少瑜笑了笑道:“老師自然是待我很好的,來縣城也多得小舅舅照料。”

  “隻不過我走以後,你大舅舅那人不愛文墨,這書齋要關一些時日了。”餘長江出聲道,事實上他也不怎麽愛文墨,隻不過是想著大外甥在這裏念書,給那小子尋一處落腳點而已。

  書院的那些學子,家境各有不同。

  他也是怕人家瞧不起他大外甥是鄉下來的,這才有著為大外甥開個書齋撐腰的意思。

  紀少瑜待他說完,便出著主意道:“書齋開了,生意也不錯,沒有必要把它關了。”

  “我跟玉書等書院放假後,可以輪流守一段時間。”

  “如果等到入學的時候,小舅舅還沒有回來,便讓玉嬌那丫頭來看著便好。”

  “橫豎我和玉書每天下學了都可以來,有什麽棘手的事情夥計也可以去找大舅舅。”

  “再說了,餘家在縣城裏麵都是有頭有臉的,一般人不敢來找麻煩的。”

  說到餘家這些年在縣城積蓄的勢力,餘長江到是放心的。

  縣衙有他二姐夫在,論江湖上那些三教九流,有他三姐夫當頭。

  實在是沒有什麽不放心的,要說不放心的,也就是玉嬌年紀尚小,怕來了會到處跑。

  “或許看書齋的,還要再想一個才行。”

  “玉嬌今年才八歲,還太小了點。”餘長江道,開始想著自己手下那些得用的人。

  紀少瑜聞言,輕笑道:“來書齋的大多都是學子,有書齋裏麵的夥計招呼著。”

  “你要是實在不放心,讓錢掌櫃把墨林山房也搬過來吧。”

  “他要是不介意換個地方,我到是可以幫他長長眼,收些他喜歡的古玩字畫。”

  “有他在這裏坐鎮,玉嬌又乖巧懂事,你走幾個月都可以放心了。”

  景林書院外麵的幾個門麵餘家都買下來了,騰一個給錢掌櫃沒有什麽問題。

  老錢比較靠得住,到也可以托付一二。

  餘長江點了點頭,望著紀少瑜道:“難得你想的到是周全。”

  紀少瑜毫不掩飾地道:“書院的那些孩子漸漸長大了,玉嬌成天跟他們一起上下學也不太方便。”

  “她來這裏我和玉書可以輪流教她,而且書齋裏麵

  清靜,書類繁多,倒也不怕她無趣。”

  餘長江沒有想到,紀少瑜到真是方方麵麵都想到了。

  隻見他頷首道:“那就先按照你說的辦,等把玉嬌接來,我再離開。”

  紀少瑜知道餘長江對出海有著極大的興趣,當即又道:“流放之地,臥虎藏龍,多的是蟄伏之輩。”

  “小舅舅難得去一次,不放多帶幾個人去,多待些時日,多收些有用之才。”

  “出海後險象環生,多幾個幫手總是好的。”

  餘長江伸手拍了拍紀少瑜的肩膀,肯定道:“我一定會的。”

  “你好好努力念書,與玉書一起為趙家爭光,待你們高中之日,我一定送你們一份大禮。”

  紀少瑜從容一笑,上輩子餘家發跡,也是從出海歸來後開始的。

  餘家兄弟非等閑之輩,他也是後來從玉書的嘴裏知道,餘長江手下有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姓章,曾是一位鼎鼎有名的京官。

  雖然不知道章亭煜是如何從嶺南逃出,結識餘家兄弟的。

  可餘家早晚有一日會因為出海而崛起,卻是不爭的事實。

  餘家這些年在祥寧縣積累的勢力,說是地頭蛇也不為過了,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一直安分守己,助人為樂。

  而後餘家發跡,更是造橋鋪路,修建善堂,堪稱祥寧縣第一大善之家。

  也因為他們的善舉,玉書做了皇商之後,幾次被人彈劾都不了了之。

  這一生,沒有人比他更願意餘家發跡,壯大,終有一日成為玉書和玉嬌堅實有力的後盾。

  一個人的力量再強,也難以顧忌到身後潛藏的危機。

  餘家、趙家、紀家,都應該要逐漸起勢,為後輩兒孫構建安全的堡壘。

  他此生所求,再不僅僅隻是名利功勳。

  而是在站名利功勳裏,所能給予玉嬌的步步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