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作者:李三爺      更新:2020-09-05 18:44      字數:2249
  二月底的時候,縣試發案了。

  紀少瑜考得第一名,成為“縣案首”。

  趙玉書考得第八名,成為“縣前十”。

  一般來說,縣案首已經不需要繼續參加府試和院試,便可以獲得秀才功名。可紀少瑜跟趙毅光說過,他想連中小三元。

  趙毅光雖然不知道紀少瑜的執著是為了什麽,不過“縣案首”的殊榮,就足以讓他欣慰的了。

  因為趙虎成夫婦而沉寂的趙家,一下子像是拂去塵埃,亮堂起來。

  鄰裏走動越發頻繁了,送子登門求學的遠客也越來越多了。

  趙福明心裏的陰霾總算是散了個幹幹淨淨。

  為了讓紀少瑜和趙玉書好好準備府試和院試,趙福明便讓趙毅光親自守著他們兩個念書。

  家裏的田地都佃租出去了,因為建新房要供夥食,餘大海還專門送了兩個燒火煮飯的婆子過來。

  建新房的時候,是連私塾一起擴建的。

  餘長江專門帶人丈量了地,不夠就買,若是占了周圍鄰裏的地,便會帶禮親自上門遊說。

  等那房子的基角都打好了,村裏的人才知道,原來

  趙毅光家要建一座四合院。

  私塾依舊要擴建,還增加了長六間的廂房。

  紀少瑜和趙玉書考得好,餘家又財大氣粗來幫忙,村裏有眼色的人都知道,這趙毅光家隻怕是要發跡了。

  果不其然,四月府試,紀少瑜再次大放異彩,拿下案首。

  而趙玉書則略次之,考了第十二名。

  紀山夫婦見兒子這般出彩,少不得要多多感謝趙家。

  兩家人本就關係親近,漸漸的,便有風言風語傳出,紀家和趙家要結為親家。

  紀少瑜與趙玉嬋年歲相差不大,而且正處於定親的年紀,也難怪外人會諸多猜測。

  可此時的趙家和紀家,心心念念的全是八月裏的院試。

  好不容易熬到了八月十二,趙毅光和趙福明親自送紀少瑜和趙玉書進考場。

  院試總共考了兩場,紀少瑜再次摘得案首。

  而趙玉書也考取了秀才,增生雖然不比廩生,可好歹也算是有了功名。

  整個清溪村一下子都沸騰了。

  趙毅光家的新房建好,遲遲不搬,正是想等著雙喜

  臨門。

  待趙玉書考中秀才的消息一出,便定下了八月二十八日喬遷,請村裏的人都來吃酒。

  新房裏的家具都是新做的,衣服被褥也早就搬過去了。

  可喬遷時,還是要從老房的大門走。

  挑柴的、挑水的、端火盆的、還有抬著五穀雜糧的。

  趙家難得有這樣一場喜事,村裏的大人和孩子們都來湊熱鬧。

  趙家的四合院裏擠滿了客人,劃拳的劃拳,說話的說話,正可謂人聲鼎沸。

  連中小三元在紀少瑜的預料之內。

  所以他與老師的約定,也可以兌現了。

  摸了摸懷裏玉佩,紀少瑜溫柔地看向隻想等著吃烤肉的玉嬌道:“這些天村裏是不是有人說我與你大姐要定親了?”

  趙玉嬌點了點頭,火有點大,肉串一會不翻就全焦了。

  “那如果這件事是真的呢?”紀少瑜繼續問,隻是身體突然間有些不是,雙手也無處安放。

  整個人顯得局促又緊張。

  可趙玉嬌連頭都沒有抬,直接搖了搖頭道:“不可

  能的,我大姐不喜歡你。”

  “我大姐她最討厭念書了,她與我說過了,不喜歡找一個隻知道讀書的相公。”

  “免得到時候勞心勞力不說,還要被嫌棄。”

  紀少瑜的嘴角抽搐幾下,渾身的不適一掃而空。

  她到是心寬,從一開始就沒有擔心過。

  虧他還細細地謀劃了一番,現在想來,可不正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

  宋子桓跟著郭英來趙家吃酒的時候,正逢晚膳開席,他費了好長的時間才找到在夥房裏烤肉的紀少瑜和趙玉嬌。

  夥房裏進進出出都是幫忙的村婦,宋子桓一個翩翩俊朗的少年公子剛一探頭,便被趙玉嬌的目光給捕捉到。

  “子桓哥哥,你怎麽來了?”趙玉嬌意外道。

  紀少瑜抬眸掃了一眼宋子桓,淡淡道:“宋公子到是很喜歡湊熱鬧!”

  宋子桓走過去,趙玉嬌遞給他一條小板凳。

  他坐下後,目光意味深長地看著紀少瑜道:“你似乎對我有什麽偏見?”

  紀少瑜冷嗤地勾了勾唇,直視著宋子桓道:“我與宋公子不熟,何來的偏見?”

  “那就好,聽表兄說你選了景林書院,過兩日便要去入學了。”

  “我剛好在景林書院,日後我們可就是同窗了,你若是不介意,不妨喚我一聲:“子桓”!

  宋子桓說完,目光看向紀少瑜,似在等他的回應。

  紀少瑜薄唇譏諷地扯了扯,在玉嬌那雙大眼睛的注視下,緩緩道:“宋子桓。”

  宋子桓淡然一笑,抬首與趙玉嬌道:“你的少瑜哥哥是不是很厲害?”

  “連中小三元,就連眼高於頂的知府大人,都讚賞有加。”

  趙玉嬌連連點頭,說到這個,她頓時便來了精神。

  火光照耀著她的臉龐,看起來紅撲撲的,那雙靈動的眼睛,也格外地明亮。

  紀少瑜坐直身體,擋住了趙玉嬌和宋子桓交流的視線。

  宋子桓倏爾一愣後,嘴角的笑意越發明顯。

  到是趙玉嬌,察覺紀少瑜有些不悅,便縮著腦袋,專心地看著她的烤肉。

  宋子桓也不刻意跟趙玉嬌說話,而是與紀少瑜道:“聽我表兄的意思,知府大人想留你在府城念書。可你還是選擇了縣裏的景林書院。”

  “怎麽?”

  “是怕走遠了,很難回來看這小丫頭一眼?”

  紀少瑜聽出了宋子桓的揶揄,不過他並沒有否認,而是淡漠道:“你與知縣大人有親,想去府城念書還不容易?”

  “可你不也選擇在景林書院。”

  “怎麽?”

  “是怕走遠了,舍不得你表兄?”

  宋子桓一時噎住,這時隻聽趙玉嬌“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她埋著頭,小肩膀一聳一聳的,可見難以遏製。

  宋子桓察覺這個紀少瑜總是喜歡懟他。

  說話莫名其妙帶刺。

  問題是,他細細思量一番,竟然不明白自己何時得罪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