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嘉獎
作者:婧鍶      更新:2020-09-29 04:12      字數:2168
  好事?

  梁小小自從到達營地之後做了什麽好事?

  大家都聽得出來孫以羅這是明明白白的諷刺,可是梁小小看著周圍人向自己投來的鄙夷目光,到了嘴邊的話怎麽也說不出來了。

  她在孫以羅麵前並不占理,先前所做的小動作被拆穿在大家麵前。營地中上到官員,下到百姓,都對她十分討厭。

  除了梁明義派到她身邊的人,在場的已經沒有任何一位願意替她說話。

  臨川爆發的瘟疫逐漸蔓延,大夫忙得不可開交。就連專門負責照料蕭珩敬的孫以羅都需要抽出空來,用自己剛剛學到的淺薄藥理來幫忙救治營地中重病的百姓。

  梁小小處在這樣的環境裏,恨不得插上翅膀眨眼間逃回京城。

  然而梁明義派去的侍衛將她看得十分嚴實,還非要她每天一次去看蕭珩敬的情況,以便能夠向皇上稟告。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孫以羅漫不經心的看著坐在自己麵前心神不定的梁小小,心中有些感慨。

  也不知道梁明義是吃錯了什麽藥,大家都看得出來梁小小並不想見蕭珩敬,可是梁明義的人卻硬是將她強留在此。

  那侍衛虎視眈眈如同鷹隼一般銳利的眼神,總讓人有種不祥的感覺,這不是梁明義身旁能夠養出來的……

  這念頭一閃而過,孫以羅心中一驚。如果這不是梁明義的親信,那多半來自於皇上。

  這樣一想,就能夠解釋為什麽侍衛身上帶著與眾不同的肅殺風格。而且在孫家到來的一行人裏,他說話甚至比梁小小這個明麵上的主子更加管用。

  隨著孫以羅在營地中露麵的次數越來越多,許多百姓也記住了這個其貌不揚卻心懷大義的女子。

  大家苦中作樂之時,最喜歡的就是拿蕭珩敬和孫以羅之間的事情進行談論,梁小小也成了眾人的談資。

  “也不知道孫姑娘這般品性的人,將來要嫁給哪家兒郎,我瞧著端陽王像是對孫姑娘有些意思……隻是天橫貴胄的感情多半是說說而已,又怎能當真?”

  隨著這類的談論越來越多,梁小小整天出現在營地裏也是臉色難看至極,漸漸的她隻待在營帳中,不肯再出去露麵。

  一個是難以親近而且時常搗亂的孫家大小姐,一個是平易近人不懼危險,為大家調配藥材的孫以羅,眾人心中的天平漸漸的向孫以羅傾斜過去。

  跟在梁小小身邊的侍衛每日定時催促著梁小小去見蕭珩敬,而他則將自己觀察到的寫入書信中,用鴿子傳回京城。

  在宮中的皇上收到侍衛傳來的書信,心中頗有幾分無奈。

  他倒是沒想到孫榭溫年輕時英明神武,不僅老了變成了一副軟骨頭,就連原本頗有名氣的女兒都是這般不堪重用。

  這次逼著梁小小去臨川見蕭珩敬便是他的意思,固然梁小小

  家世極好,與端陽王府十分相配,又有自己在背後撐腰。

  可是年輕夫婦的感情都是相處出來的,梁小小不肯與蕭珩敬共患難,那將來就算成了端陽王妃也不得丈夫喜歡,又有什麽地位保證呢?

  “朕倒是沒想到,那平民家出身的女子居然有這般膽量,竟然冒著感染瘟疫的風險照顧蕭珩敬。”說到這裏,皇上一頓,麵上露出了幾分複雜。

  不管怎麽說,他都是希望蕭珩敬能夠平安從臨川回來的人。

  固然他與蕭珩敬有許多不和,可是堂堂端陽王在治理水患時身死於臨川異地,這對朝廷而言是個極大的動蕩。

  作為將蕭珩敬派到臨川去的皇帝,他也將被禦史批判。

  除此之外,令皇上對孫以羅改觀的原因就是孫以羅對待百姓的態度。

  若說孫以羅對蕭珩敬的照料,可能是有所圖謀,那在侍衛稟告中孫以羅對百姓的關照,便是純粹的出於真心。

  也虧得跟在梁小小身邊的侍衛,實際上是皇帝派去的人,否則梁明義定會從中作梗。

  畢竟這對父女,是最不希望孫以羅得到皇上好感的人。

  皇上稍加思量,便將手上的信紙放在一旁,招呼著旁邊伺候的太監代筆寫下了一封書信。

  他在信中叮囑跟在梁小小身邊的侍衛提點臨川城附近的官員,對李牧開方便之門。

  以著侍衛傳回的情報而言,李牧確實不愧曾經身為堂堂知府。在接手臨川致災的任務後,他調度有方,很快就將水患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本來水災連著瘟疫,極有可能導致北地將為繁華的臨川從此一蹶不振,變成一片荒土。

  可是李牧卻巧妙的運用方法將百姓安頓起來,又每日讓人在人群中宣揚朝廷的政策,再通過蕭珩敬答應臨川百姓減免兩年賦稅,用來安定民心。

  這樣一來,本來因為家當盡數丟失與水患中,以至於動了入山為賊心思的百姓,也打消了自己危險的想法,安安分分的與大家待在一起,等待著朝廷的救濟。

  因為蕭珩敬有言在先,隻要有人敢貪汙治理水災的款項,他定不容情。

  李牧在最開始可以放鬆對賬目的監管,果然有人抑製不住自己的貪心,貪汙款項後在賬目上動了手腳。

  此人被李牧抓出來殺雞儆猴,一時間風氣肅然一清,再也無人敢動貪汙之心。

  等到臨川的情況逐漸穩定,蕭珩敬的病情也漸漸好了,皇上便讓蕭珩敬回到京城。

  此時在臨川待得受不了的梁小小聽聞京城傳來的消息如蒙大赦,就在京城來的信使到達營地還沒有半個時辰的時候,她便已經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吵吵嚷嚷的說要快馬加鞭的趕回去。

  梁小小的話沒人放在心上,不過蕭珩敬考慮到自己離開京城這麽久,也確實急需回去了解到現在的

  局勢,便催促著大家盡快動身。

  李牧因為要繼續留在臨川治理的原因,並沒有跟著蕭珩敬一起回來,而是繼續留在臨川城。

  又過了些時日,眾人回到京城。

  孫以羅前腳剛進端陽王府,後腳就有皇上從宮中派來的太監宣旨對她進行嘉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