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決戰日(下)
作者:稻草天師      更新:2020-03-31 16:01      字數:3339
  謀斷星河最新章節

  宏威二十年七月十五,在愈加恐慌的氣氛之中,長興城終於傳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太倉、安倉、佑倉等長興城十二官倉終於宣布開倉放糧,以平易物價。

  這十二官倉乃是大魏命脈,任意一個官倉的儲糧都比這些天售出的所有糧食總和還多數十倍。

  按照當前的物價,想要包圓一個糧倉的所有糧食,至少得要驚人的二十億兩銀票,遼王和都鐸都認為無論是誰都拿不出這麽多錢來。

  而且就算能拿出這麽多錢,官府明文規定,這些糧食將以平價的方式售賣給百姓,商賈不得囤積。

  在遼王集團看來,如此的雙重保險之下,徐銳定然無計可施,隻能乖乖投降。

  然而他們還是小看了金錢的力量。

  這邊才開始公開放糧,徐銳立刻便命人用更高的價格從百姓手中收糧。

  雖說外麵有錢也買不到糧,可是奈何徐銳的出價實在太過可怕,比外麵奇高的糧價還要高整整十倍,一小袋米便能賣出數千兩的高價,以往一戶普通人家一輩子都掙不到這麽多錢。

  何況這幾年大魏經濟向好,政府公信力很高,遼王為了邀買人心盡快平易糧價,早已宣布持續開倉放糧,每個百姓都能買到任意數量的糧食。

  如此一來,百姓們能夠輕易得到糧食,而隻要一轉手就能變成從前想都不敢想的財主,人人心裏都有一本帳,這種天上掉錢的好事又有多少人會錯過?

  就這樣,開倉放糧的第一天,徐銳不僅買到了糧,而且還是豪擲六十億兩,包圓了所有糧食。

  十六日,隨著大量超發銀票進入市場,銀票的超發率已經突破10000%以上。

  十萬兩的銀票甚至還買不到一盒火柴,數額較小的銀票甚至比沒有印成銀票的白紙還要便宜一千多倍。

  長興城裏價格最低的商品也上漲了一千多倍,像一百萬兩、一千萬兩一張的天文數字麵值銀票開始發行,整個貨幣體係麵臨崩潰。

  遼王府中傳來一陣“劈劈啪啪”的聲音,盛怒之下的遼王幾乎砸碎了所有能拿到的東西,書房裏一片狼藉。

  葉十和佟方臉色蒼白,站在角落瑟瑟發抖,大氣都不敢喘。

  杜若坐在一旁麵如死灰,花白的山羊胡子一抖一抖,似乎已經被氣得沒有力氣說話。

  “原來是自己印銀票,徐銳竟敢,竟然如此敗壞我大魏國本!”

  遼王狠狠砸下一塊已經碎成三截的硯台,仍不解氣地怒吼。

  “我要參他,參他禍國殃民!”

  遼王似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把扯過一本空白的奏折,從地上撿起摔得炸毛的筆,就準備寫奏折彈劾徐銳。

  “沒用的!”

  就在此時,杜若突然幽幽開口道:“老夫這幾日一直讓人彈劾徐銳,尤其今日終於明白徐銳為何有這麽多錢之後,立刻便發動所有言官一起彈劾徐銳,可是所有奏折統統都被聖上留中不發。”

  “父皇這不是明擺著偏向徐銳麽,難道他就真老邁昏庸到了這等地步,竟要看著徐銳生生把大魏拖垮不成?!”

  遼王頓時大怒,拍著桌子怒吼連連。

  “王爺慎言!”

  杜若聞言立刻起身抓住遼王的手腕,警告他不要禍從口出。

  遼王也是一時衝動,被杜若一拉立刻冷靜下來。

  “杜卿,事已至此,咱們決不能眼睜睜等著失敗,你快想辦法啊!”

  遼王拉著杜若的手哀求到。

  杜若張了張嘴,正要說話,書房外突然衝進一個下人,將一張公文交給杜若,然後便迅速離開。

  如若微微一驚,展開公文一看,頓時臉色大變。

  遼王見此心中一涼,連忙問道:“杜卿,又出了何事?”

  杜若將信交給遼王,顫抖道:“恩師從內閣中托人交到我手上的公文副本,就在剛剛,聖上下令成立國家審計署,徹查戶部賬目。”

  “國家審計署?”

  遼王對經濟一竅不通,又如何聽得懂這個生僻的名詞?

  杜若苦澀地道:“就是一群賬房,來查戶部的賬!”

  遼王眉頭一皺道:“一群賬房能成什麽事?”

  杜若跺腳道:“王爺,您氣糊塗了,難道忘了這些賬房是誰的人了?”

  遼王聞言先是一愣,接著臉色一變道:“大學,現在的賬房十個裏有八個是從徐銳的大學裏畢業的!”

  杜若點頭道:“正是,徐銳把這些人叫做會計,還有什麽審計師,他們都是徐銳的人,徐銳這是來查戶部拆借給葉十的那一億多兩銀子呢!”

  “啊!”

  遼王臉色一白,一屁股做到椅子上,腦袋裏一陣恍惚。

  “王爺,您也不用太過擔心,老臣在戶部經營了一輩子,想要查出把柄來恐怕沒那麽容易,何況徐銳自己把銀票貶得這麽厲害,以前一億兩銀票的確是筆大錢,不過現在嘛,從老夫家裏搬一套紅木家具說不定還能有剩餘,要堵上窟窿也容易得很。”

  見遼王恐懼,杜若冷笑著勸慰到。

  遼王聞言頓時恢複過來,咬著牙道:“咱們都被徐銳耍了,還好當初聽了杜卿的,沒有繼續從戶部拿錢,現在看來從一開始徐銳就打算牽著咱們的鼻子走,真正的殺招就在這!”

  杜若點了點頭:“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咱們決不能一直這麽被動,所幸徐銳這次出了昏招,弄得民怨沸騰,老臣正好發動仕林好友揭發他不顧國計民生,大肆刊印銀票斂財之事!”

  遼王點了點頭道:“正該如此,徐銳如此不顧後果,卻不知讀書人掌握著話語權,一旦把這件醜事揭發出來,他的英雄形象立刻便會徹底崩塌,到時候父皇迫於壓力也得壓他一頭,平息此事!”

  正說著,外麵忽然傳來一陣嘈雜之聲,好似有無數人聚在一起吵嚷。

  “怎麽回事?”

  遼王眉頭一皺,大聲問到。

  此時,老管家急急忙忙地衝了進來,一臉驚懼地道:“王爺,不好了,不好了,外麵有大批暴民衝擊王府,說是要清君側,除奸臣!”

  “放肆!敢跑到王府來清君側,這是反了天了!”

  遼王聞言,剛剛壓下的怒火頓時又冒了出來,嚇得老管家連連後退。

  “慢著,什麽清君側,究竟出了什麽事?”

  杜若叫住老管家,皺眉問到。

  老管家欲哭無淚地掏出一張《長興日報》顫顫巍巍地遞給杜若道:“老奴不敢說,還是請尚書大人自己看吧。”

  遼王見狀一步衝了上去,當先搶過《長興日報》打開一看,頓時氣得七竅生煙,狠狠一巴掌拍在桌上,咬牙切齒道:“無恥!徐銳,你這個無恥小人!”

  杜若拿起《長興日報》一看,隻見頭版用巨幅標題寫著《某王爺不顧國計民生,瘋狂囤積居奇——論長興物價飛漲背後的故事》

  這是《長興日報》推出的特別版,用了接近十頁紙,把大肆購糧,哄抬物價的所有責任全部推給了遼王。

  而將此事真正的罪魁禍首徐銳以及他領導的商務部描繪成默默努力,時刻準備出手救市的“偉光正”。

  文章裏說得有鼻子有眼,甚至用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證據,遼王自己的屁股本就不幹淨,讓那些亦真亦假的證據格外可信,就算是朝中大臣也未必能夠分辨,顯然是高手精心準備的。

  而且文章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光是那句“此事的幕後老板在家中排行第七”,便能讓人一眼認定罪魁禍首便是遼王。

  杜若看完文章臉色鐵青,喃喃道:“《長興日報》在百姓之中影響甚廣,這幾日百姓本就恐慌,心中充滿怨氣,被這報紙稍加引導便立刻找到了宣泄口。

  如此一來百姓們便會先入為主,認定王爺才是此事的罪魁禍首,而天下人盡皆知文官集團與王爺綁在一起,這會兒無論咱們如何揭露真相,都會被看成是為了推卸責任的狡辯了!”

  說著,杜若長歎一聲,頹然坐下,感慨道:“徐銳難道真是神人不成?否則他為何每次都能快我一步?老夫入仕數十年,還是第一次體會這般無力之感啊。”

  遼王被這聲感慨拉回現實,怒道:“這是誹謗,好大的膽子,竟敢公然誹謗監國!來人,派人去把報社抄了,將那主編抓起來問罪!”

  老管家聞言麵露難色道:“啟稟王爺,報社已經被刑部抄了,主編也被刑部逮了,罪名說是偷稅漏稅……”

  “什麽?偷稅漏稅?!”

  遼王聞言咬著牙,驚呼一聲。

  杜若卻是苦笑道:“裕王手下的刑部名義上是抓了人,抄了報社,實際上卻是搶先一步去把人保護起來,這又是一招妙棋啊,王爺,咱們輸了,輸給了徐銳啊。”

  “沒有輸!本王還沒有輸!”

  遼王滿臉漲紅,怒道:“還有一線希望,眼下長興城物價飛張,民不聊生,這個爛攤子是徐銳弄出來的,他騙得了天下,卻騙不了父皇!

  若是收拾不了這個爛攤子,就算他打贏了商戰,父皇一樣不會放過他!

  破壞容易,但想要恢複可就難了,這一次我倒是要看看他要如何收場!”

  杜若聞言頓覺有理,心中燃起一陣希望,可一想到對手是那位深不可測的冠軍侯,不知為什麽,這陣希望竟變得搖搖欲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