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各有算計
作者:稻草天師      更新:2020-03-12 11:13      字數:3813
  謀斷星河最新章節

  時間回到幾天前。

  洪啟率領的三千魏國騎兵按時抵達龍陽鎮,但終究沒能等到北武衛的大軍主力,不得已隻能打開剩下的錦囊,但當三位將軍看完上麵的小字,卻頓時麵如土色。

  “什麽,讓咱們南下四百裏,然後東進一百七十裏?你們看看這條行軍線路,直接穿過南朝京畿重地,咱們這三千人恐怕還不夠南朝蠻子塞牙縫的!”

  田忠指著地圖怒吼一聲。

  張北江苦笑道:“南朝主力都在涇陽,深入京畿重地也未必就是十死無生,但你們看看這位小侯爺的後續安排,什麽叫因糧於敵,堅壁清野?這不是明擺著讓咱們一路燒殺搶掠,屠村滅鎮麽?”

  田忠渾身一震,怒道:“這怎麽行?我軍乃是堂堂王師,又不是林中草寇,怎能行這等喪心病狂之事?何況無論南朝北朝皆是一奶同胞,我軍怎能對同胞舉起屠刀,大興殺伐?!”

  “不殺不行啊……”

  洪啟歎道:“這位小侯爺算無遺策,我軍從沂水帶來的糧草已經見底,想要繼續作戰就得一路搶糧。”

  “那也不能屠村滅鎮!自古堅壁清野者,雖能勝得一時,但過後無不因為殺孽過重落個淒慘下場,何況朝中禦史宛若瘋狗,要是被他們知道,咱們回去還不得被口水淹死?”

  “嘿,被口水淹死也得殺,錦囊上寫得很清楚……”

  “什麽?”

  田忠一把搶過洪啟手裏的第二隻錦囊,隻見裏麵的字條上隻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

  “所過村鎮皆屠一半,放一半,此事關乎五萬北武衛性命,還望三位將軍切莫手軟!”

  之前的錦囊雖然也是徐銳出的計策,但是由楊渭元親筆寫成,而最後這七隻錦囊裏的字條卻是徐銳親筆所寫,隻不過用了楊渭元的口吻而已。

  “這是要挾!這小王八蛋竟敢用五萬大軍的性命要挾我三人造此殺孽,當殺,簡直當殺!”

  田忠一看字條立即暴跳如雷,咬牙切齒地怒吼起來。

  “田兄,慈不掌兵啊……”

  洪啟拍了拍田忠的肩膀,望著天邊的晚霞感歎了一聲。

  “什麽意思?”

  田忠回過頭來盯著洪啟。

  洪啟道:“之前聽說這位小侯爺曾經建議大帥不要攻打沂水,將已經被包圍的二十五萬大軍當作替死鬼,拖住武陵王,然後我軍從容撤回大魏,那時他就留下了慈不掌兵這句話……”

  “什麽?!”

  田忠瞳孔一縮。

  “用我大魏二十五萬大軍來當替死鬼?!虧他說得出口,這個小王八蛋冷血無情,老子錯看了他……”

  “田兄先別急著罵,你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軍攻了沂水,那二十五萬大軍還是要死,而當初要是聽了他的話,咱們北武衛能少死多少人?

  我現在倒是有些理解他那句慈不掌兵的深意了。此子,真乃天地異數也。”

  “洪啟你……哎!!”

  田忠的臉漲得通紅,想要怒斥幾句,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隻得跺了跺腳,拂袖而去。

  洪啟搖了搖頭,對身旁的張北江道:“現在該是用到上官不達那老貨的時候了,希望他對這一路的軍政也能了若指掌。”

  上官不達負手而立,站在溢水河邊,仿佛正在憑欄遠望,老仆佝僂著身子立在一旁,隨時等待著他的吩咐。

  此時,一隊士卒從他身後經過,好像沒有與他進行過任何接觸,但一張小小的紙條卻詭異地出現在他背負的手掌中。

  老仆不動聲色地朝他點了點頭,上官不達回過身來,四下打量,見沒有人注意自己,便展開字條,飛快地看了一眼,然後假裝打哈欠,將字條塞進嘴裏,咽進腹中。

  剛剛做完這一切,便見一個士卒飛奔而來,一直跑到上官不達身前,朗聲道:“上官大人,我家將軍請您議事。”

  “哦?”

  上官不達頓時露出驚喜的笑容。

  “既是將軍召見,罪官這就前往,麻煩小將軍引路。”

  說著,他給老仆使了個眼色,老仆立即心領神會,從袖口摸出一小塊銀子,悄悄塞進士卒手中。

  士卒渾身一震,猶豫了片刻,還是將那塊碎銀握了起來。

  “小將軍,不知洪將軍尋罪官所為何事?”

  上官不達一邊走,一邊笑眯眯地問。

  軍卒咧嘴笑道:“是這樣,我軍即將開拔,將軍有些事情不太清楚,想向您請教……”

  三十裏外,追擊洪啟而來的一萬犀角軍停了下來,一身光明鎧的盧東卿安頓好大軍,然後帶著幾個親信縱馬奔上一個小破,望著開闊的四野滿臉迷醉,仿佛沉浸在這一番美麗的秋景之中。

  身邊一位二十多歲的親信貼了上來,輕聲問道:“將軍,先前斥候來報,已在三十裏外發現魏軍蹤跡,將軍為何不去追擊,反而令大軍停在此處?”

  盧東卿瞟了親信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你們還沒看出來麽,我南朝人傑地靈,坐擁無數少年英才,可被王爺自小帶在身邊的隻有那鍾慶淵一人,王爺與鍾慶淵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

  此戰便是王爺給鍾慶淵一展身手的舞台,也是他步入朝堂的踏板,我怎麽能如此不知進退,搶了他的風頭?”

  親信聞言不忿道:“王爺怎的這般偏心,那鍾慶淵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卻得這般重用,將軍您兢兢業業,南征北戰,倒要給他讓路,這是何道理?”

  盧東卿哈哈大笑。

  “子仲啊,你得記住,這官場上隻有兩種人,一種是敵人,一種是朋友,有王爺支持,他鍾慶淵早晚都會在朝堂崛起,誰也阻攔不住。

  既然如此,本將軍為何不順水推舟,借花獻佛,送個便宜人情給他?隻是稍稍隱忍,便能在微末之時與他相交莫逆,豈不是無本萬利?

  他是高傲了一些,但是持身極正,等他飛黃騰達之後,如果本將軍有所需要,雖不敢保證他一定會鼎立相助,可至少也不會跳出來擋路。

  你別忘了,他背後可就是王爺,在我大吳國隻要王爺不反對,那本將軍什麽事幹不成,什麽官當不上?”

  親信聽得似懂非懂,抱怨道:“可這也太委屈您了,而且這得等到什麽時候?”

  盧東卿大笑道:“不委屈,不委屈,你不懂,本將軍就是故意找個由頭跑出來的。

  如此一來,他鍾慶淵打贏了仗,我不會分他的功勞,打輸了仗,也不好把我當做替罪羊,我是進可攻,退可守。

  隻要好好看住這三千騎兵,不讓他們惹出什麽麻煩,然後等鍾慶淵騰出手來,再把舞台交還給他,我就算功德圓滿,不虛此行。

  子仲,你是林陽候之子,將來也是要進入朝堂的,現在就得好好學學為官之道,否則日後如何步步高升,光耀門楣?”

  親信臉色一紅,撓了撓後腦勺道:“我哪會想那麽多,就想跟著王爺和將軍您南征北戰而已。”

  盧東卿瞪了他一眼,笑罵道:“沒出息,你看看這天下,不出二十年王爺便能一統南北,到時候哪有那麽多仗可打?

  何況官場一途,除非你是王爺那樣的狠人,否則一個人單打獨鬥終究不行,本將軍以後還指望你們這群小子為我衝鋒陷陣呢。”

  親信神情一肅,鄭重地抱拳道:“得令,子仲將來一定不負將軍所托,定為將軍打出一片天來!”

  盧東卿哈哈大笑,勒轉馬頭,手裏的長鞭一揚,帶著親信們向大營奔去。

  嶺東城地處南朝東北,背後便是流清山脈最為艱險的一段奇峰,到處都是懸崖峭壁,猛獸煙瘴,鮮有人煙。

  雖然跨過這段奇峰,再往北走便是北朝境內,但由於山峰過於艱險,連一條像樣的小徑都不存在,每次進山都是九死一生。

  所以除了一兩個倉皇逃命的賊人之外,從沒有人通過這裏進出南朝。

  而從嶺東城出發,向西走兩百裏便是北齊,倒是有不少商賈聚集於此,將南朝的糧食、布匹賣到北齊,再把北齊的煤、鐵帶回南朝。

  雖說南朝與北齊連年交戰,但嶺東因為地勢太偏從未受到波及,尤其是最近一兩年,大戰愈發激烈,商賈們紛紛將此地作為與北齊貿易的橋頭堡,因此嶺東城雖不大,卻也十分熱鬧。

  嶺東城外,十五輛馬車齊齊停在管道旁,打頭的一輛鑲金嵌玉,裝飾華貴,一看便是權貴所乘,後麵的十四輛則全是拉貨的板車,上麵裝得滿滿當當,外層還有搌布蓋著,與商賈們拉到北齊的貨物一般無二。

  “少爺,咱們到了……”

  一個三十來歲,管事打扮的人湊到馬車旁喊了一句,語氣有些生硬,很不情願的樣子。

  雖然他換了衣服,還在嘴唇上貼了兩片小胡子,但北武衛的老人們還是能一眼認出他來,因為他便是帶領五百勇士從天而降,大破雨山關的前鋒營副將梅闖。

  徐銳慢慢悠悠地從馬車裏鑽了出來,他穿著一身黑金相間的刺繡長袍,用料極為考究,針線也十分精致,一看便價格不菲,隻有懂行的才人知道,那是南朝京城裏最流行的“狩服”,一件衣服就要三百兩白銀,穿得起的既富且貴。

  徐銳今年不過十六歲,年紀尚輕,本身長得唇紅齒白,細皮嫩肉,好好打扮一番,再配上他獨特的慵懶氣質,看上去倒是有七八分紈絝貴公子的模樣。

  隻是他一下車,兩隻眼睛便閃著賊光四處打量,見沒人注意,立刻狠狠地刮了梅闖一眼,壓低聲音道:“喂,你到底會不會演戲?誰家管事這麽大譜?幾十個兄弟的性命都綁在你褲腰帶上,你就這麽敷衍?”

  梅闖牙關緊咬,雙拳握了鬆,鬆了又握,好一頓掙紮,最後終於換上一副諂媚的麵孔,笑道:“少爺教訓的是,小的下次不敢了。”

  喬裝打扮的前鋒營兄弟們想笑不敢笑,一個個憋得麵紅耳赤,徐銳卻是滿意地哼了一聲,朝身後招了招手。

  “三狗,走,跟少爺進城!”

  躲在板車後的三狗立刻答應一聲,屁顛屁顛地跑到徐銳身後。

  一旁的徐方也連忙跑了出來:“少爺,還有老奴,還有老奴哇。”

  徐銳瞟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哼,說不讓你來,你居然給少爺我演了一出先斬後奏,還沒跟你算賬呢,一邊待著去。”

  徐方舔著臉笑道:“少爺遠行,怎能沒有老奴?您放心吧,仙藥都交給劉老將軍了,他寶貝著呢,絕不會出半點問題。”

  徐銳翻了個白眼,也不理他,徐方立刻喜滋滋地跟在他身後,三人便這般大搖大擺地往城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