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大勢
作者:稻草天師      更新:2020-06-19 09:37      字數:2464
  江南六省的中心之地——夔州。

  這裏眼下已是遼王的都城,此時此刻夔州城上戰旗林立,已經登基為帝的遼王站在城頭上朝南邊遠遠望去。

  “陛下,天快暗了,城頭上風大,您當心著涼。”

  湯懷信為遼王披上一件大氅,幽幽地說。

  遼王回過神來,問道:“武陵王的使臣已經回去了麽?”

  湯懷信點了點頭道:“這一批使臣回去了,但聽說下一批使臣已經在路上了。”

  “哼!”

  遼王冷哼一聲道:“告訴他們不用白費心機了,朕是先帝的兒子,大魏的皇帝,可以戰死沙場,卻絕不會將祖宗的基業拱手讓人!”

  湯懷信道:“使臣言武陵王這次是盡起全國精銳,誓要一舉統一天下,光是這東路軍便有五十餘萬,兵鋒已至流青山腳下,咱們的幾處重要關隘因為兵力空虛,已經被全部拿下。

  武陵王揚言隻給咱們十日時間,這十日他會派出三波使者勸降陛下,時間一到,若是陛下還不答應歸降南朝,他便要揮師北上,親自來取!”

  “大言不慚!”

  遼王冷笑道:“朕的手中還有二十五萬大軍,東南六省一百三十五座堅城,豈是他武陵王說取就取的?”

  “可是……”

  湯懷信欲言又止,似有什麽難言之隱。

  遼王眉頭一皺:“北麵的人怎麽說?”

  湯懷信道:“偽帝此次派來征討咱們的統帥乃是原禁軍統領司馬尚,他本是寶親王極力栽培的一員虎將,實力不在當年的楊渭元和劉異之下。

  臣等得知武陵王出兵之事後立刻便與之取得了聯絡,可是他還未來得及答複咱們,便收到了偽帝的聖旨,一日三催,逼他與咱們展開決戰。”

  “這麽說北線的兵力是沒辦法盡快調回來了?”

  遼王皺眉問到。

  湯懷信苦澀地點了點頭:“恐怕是的,這次咱們不僅要獨自麵對武陵王的五十萬大軍,還要同時抵抗北邊的偽帝征討大軍,咱們……唉……”

  “混賬!”

  遼王聞言頓時大怒,重重一拳砸在城牆上,咬牙道:“老四就算不怕把朕逼降,難道就不怕把主力放在東南,讓西南的老九有可趁之機麽?他就這麽不把祖宗的基業當回事?!”

  湯懷信默然不語。

  遼王深深地吸了口氣,好不容易冷靜下來,苦笑道:“朕終於體會到父皇當初的心境了,原本朕以為父皇謹小慎微,老謀深算,著實太過了些。

  可是現在看來,國家危亡,仿佛一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父皇當初是何等沉著,何等偉岸啊。”

  聽著遼王的感慨,湯懷信連忙勸道:“陛下,為今之計是要趕緊催促遠在西北的杜閣老,讓他盡快求來徐銳的救兵,目前來看,恐怕也隻有徐銳能夠力挽狂瀾了。”

  遼王搖了搖頭:“以朕對徐銳的了解,此事他絕不會袖手旁觀,可咱們也不能將希望全部寄托在別人的身上。

  那可是武陵王,就算徐銳不計前嫌,不顧局勢,率領大軍傾巢而出,也未必就一定能戰勝敵手。

  何況請神容易送神難,若是戰敗自然一切皆無,可若是贏了,朕這個皇帝隻怕又要麵臨徐銳的威脅,兩麵都是危機啊。”

  “可這是咱們唯一的希望啊!”

  湯懷信勸到。

  遼王歎了口氣道:“愛卿放心,朕不是那種固執之人,隻要能守住祖宗基業,就算真的要把西北割給徐銳,朕也不會眨一下眼睛。

  但還是那句話,咱們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

  去給北線作戰的龍雲傳令,告訴他先帝有徐銳,朕有他,朕現在將兵權全都交給他,讓他全麵主持所有戰局,務必於十五日內戰勝偽帝的大軍,然後再揮師與武陵王決戰。

  在那之前,朕會親自登上城頭督戰,力保都城不失,為他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與武陵王大戰!”

  “陛下不可啊!”

  湯懷信聞言臉色一變,驚呼道:“咱們的主力都在北方戰線,京城實在空虛,而且城頭太危險了,您不能去!”

  遼王搖了搖頭:“我大魏沒有軟骨頭的皇帝,既然朕是天子,那這第一道國門便由朕來守吧!”

  說著,遼王一把拔出腰間的寶劍,遙遙指向流青山的方向。

  四百裏外,一支大軍正在快速往南趕路,中軍之中的大帥正是小將龍雲。

  “大帥,您果真神機妙算,一招聲東擊西便將司馬尚的大軍耍得團團轉,他們還以為咱們正伺機與之決戰,卻不知咱們早已悄然回師,往南邊殺去了!”

  龍雲身旁,一個心腹哈哈大笑,興奮地讚美著龍雲。

  龍雲麵無表情地搖了搖頭道:“司馬尚是個人物,打了這麽久都沒讓咱們占到什麽便宜,這次並不是他中了本帥的計,而是因為武陵王的存在,他才與本帥有了默契。”

  “默契?”

  心腹一愣。

  龍雲又道:“司馬尚是故意中計,帶著大軍就地打轉,他是做給偽帝看的,為的就是放咱們南下去抵抗武陵王的大軍。”

  “啊?”

  心腹疑惑道:“他這麽做豈不是抗旨?對他有什麽好處?”

  龍雲冷笑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司馬尚眼裏到底是有家國天下的,不會眼睜睜看著武陵王大舉北上。”

  心腹撓了撓頭皮,似是仍舊不懂。

  龍雲也沒了解釋的心思,淡淡道:“吩咐大軍繼續加速,今晚咱們在六安過夜,十日之內必須進入流青山口,將敵軍堵在流青山一線是我軍唯一的勝算,若是錯過了,那大魏便要亡了!”

  “遵命!”

  心腹聞言麵色一變,連忙猛抽馬鞭,傳令去了。

  流青山的另外一邊,鍾慶淵正率大軍與盧東卿道別。

  “賢弟走好,愚兄在大軍之中等著賢弟凱旋!”

  盧東卿朝鍾慶淵抱拳到。

  鍾慶淵也朝盧東卿抱了抱拳道:“兄長放心,此戰有童帥從旁協助,定然沒有失敗的道理,十日後咱們夔州城見!”

  盧東卿想起童揚的寂滅軍裏近來多出的那些利器,嘴角掛起一抹微笑道:“這是自然,十日後愚兄便跟著王爺一同到夔州與賢弟匯合。

  這次王爺親自出馬,不會再留給北朝一星半點的機會,說不定三個月之後咱們就能在北朝皇宮飲酒慶功了。”

  “借兄長吉言,小弟先行一步了!”

  鍾慶淵再度朝盧東卿拱了拱手,接著一拉馬韁,威武的黑旗軍頓時猶如鋼鐵洪流一般向前衝去。

  盧東卿騎在馬上,靜靜望著大軍從自己眼前消失,自言自語道:“天下一統,自大漢以來從未有過的盛世,這曆史性的時刻終於要到來了嗎?”

  說著,他忽然搖了搖頭,喃喃自語道:“哼,王爺啊王爺,明明十年前就能辦到的事,您又為何非要拖到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