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變化
作者:稻草天師      更新:2020-06-19 09:37      字數:2456
  龍山之戰結束之後,天啟衛原本打算返回長興,然而半路上卻收到了遼王自立,退往江南稱帝的消息。

  大魏一分為五的大勢已經不可逆轉,徐銳隻得率領天啟衛一路往西北走。

  此時正予的那份聖旨便起到了關鍵作用。

  無論是誰當皇帝,聖旨都是由內閣票擬,司禮監簽發的正經聖旨,明明白白地封徐銳為西北總督,總覽包括天騏關在內的六省軍政大權。

  一路上徐銳也沒閑著,本著充分榨幹這道聖旨每一分價值的思想,以西北總督的名義搜刮各州府的存糧與物資。

  兵荒馬亂的年代,各州府的官吏眼見天啟衛大軍過境,深怕徐銳摟草打兔子,把他們一起收拾了,哪敢不從?著實讓徐銳刮走了一大筆糧草、軍械和其他雜七雜八的物資。

  而對於沿途的商人,徐銳便又是另一番嘴臉。

  對官府可以搜刮,但是對商人,徐銳卻開出了極優厚的條件,同樣是采購物資,徐銳給商人開出了高於市價一成的高價。

  商人們頓時大喜過望,無論徐銳買的是什麽,全都清倉相售,生怕錯過了這位財神爺,放過了大賺一筆的機會。

  當然,帝國一分為五之後,原本發行的法幣就會麵臨信用破產和價格暴跌的危機,兩個月之後當初那些揣著大把鈔票洋洋得意,最後欲哭無淚的商人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就這樣,徐銳和天啟衛一路從大魏中部往西北移動,整整走了兩個多月,把沿途十餘個省份官民兩家的物資全都席卷一空。

  還好星河集團早就有了布置,將所有的車馬都投入了這條路線,否則這麽多物資,光是用天啟衛五萬大軍來運,還真不一定照顧得過來。

  宏威二十年十一月,隆冬將至,天啟衛大軍時隔一年終於快要重新回到西北,但就在距離天騏關還有六百餘裏的時候,碰上了兩支大軍。

  這兩支人馬的突然出現著實讓徐銳沒有想到,甚至緊張了片刻。

  但很快前出六十裏的斥候便帶回了最新的消息,那兩支人馬並非敵人,而是沙河、萬春兩省的布政使許有德和梁城二人帶著從屬及本部人馬來投。

  這兩省的布政使都是遼王的親信,所轄的沙河、萬春兩省緊鄰天騏關,原本是遼王集團為了監視徐銳專門將自己的兩員幹將調到了那裏。

  如果遼王在京城登基,那麽這兩位布政使便會肩負起抵禦徐銳龐大西北勢力重任。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遼王在手握巨大優勢的情況下不僅沒能奪嫡成功,反而被裕王從京城趕到了西南。

  沙河、萬春距離江南十萬八千裏,他們北邊是強大的徐銳,南邊卻是終於裕王的十餘個省份,這兩位仁兄的處境立刻便尷尬起來。

  要說這兩人也是精明,知道無根的浮萍終究難以掙紮,所幸幹脆率領一眾僚屬直接投降徐銳,將兩省之地白白奉上。

  徐銳聞訊大喜過望,不等信使回複便立刻率領大軍殺奔過去。

  許有德和梁城乍見大軍靠近,官道上沙土揚起十數丈之高,再看清那明晃晃的徐字大旗,以為徐銳不肯受降,直接要將其剿滅,嚇得肝膽俱裂。

  好在他們懾於天啟衛軍威,不敢異動,加上隨徐銳而來的是曹思源的騎兵旅,速度十分驚人,不等降軍逃散便已殺至眼前。

  二人回過神來,想要逃跑卻為時已晚,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向徐銳請降,哪知徐銳心情大好,隔著老遠便飛身下馬,接著一個閃身來到二人身邊,左右手各捉住二人一隻手腕,用力一提便將二人拉入天啟衛陣中。

  二人隻知徐銳謀略了得,卻不知武功竟也如此出神入化,心中又驚又怕,對徐銳的心思更是一頭霧水,望著滿是殺氣的天啟衛士卒匆忙來回,二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中滿是絕望。

  “西北的羊肉乃是一絕,二位雖然出身京城,不過來西北應該已經有段日子,應該吃得慣吧?”

  正在這時,徐銳突然笑眯眯地問了二人一句。

  二人微微一愣,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軍陣之中正在架設的大鍋不是為了烹煮二人,而是製作羊羹之用,心中頓時鬆了口氣。

  徐銳下令天啟衛當場受降,並就地設宴款待許有德和梁城二人。

  對能給自己創造利益的人,徐銳從來都不吝嗇,更何況那可是白得的兩個省,不費一兵一卒不說,還能避免被人堵住天騏關,斷絕大部分商路的險境,戰略意義極其重大。

  一場酒宴賓主皆宜。

  酒宴過後,徐銳請許有德和梁城好好休息了一晚,等到二人精神恢複才裝模作樣問起二人今後的打算。

  二人畢竟是遼王心腹,自然提出想去投奔遼王,徐銳收了人家兩個省的賄賂,自然順水推舟,派了兩股人馬送二人前往江南,臨別時還不忘請二人替自己給遼王帶聲好。

  至此,徐銳順利接收沙河與萬春兩省,加上塞外四省和天騏關管轄的兩個省,徐銳手上已經擁有八個省,若是算上漠南的廣闊草原,徐銳控製的地盤甚至已有大魏的半壁江山。

  除此之外,由於長興戰亂,大批商人攜帶巨資外逃,己方勢力之中唯有西北最為穩定,而且徐銳前往西北的一路上都在宣傳西北鼓勵商貿的政策。

  如同花蜜對蜜蜂擁有致命吸引力一樣,穩定的環境和優惠的政策好似磁鐵一般,將驚恐逃亡的商人和資本吸引而來,西北也立刻成了眾商雲集,資本河流的集散地。

  幾乎每天都會有大批商人帶著貨物穿越天騏關,有的以此為中轉站,前往南朝和西梁進行貿易,有的則選擇定居於此,躲避長興的戰亂。

  剛剛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城如虎添翼,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繁榮起來,甚至短短半月便已經能與曾經的長興城相媲美。

  有了這股活水的注入,西北就好像一台開足馬力的機器,瘋狂生產著各類商品,不少新技術都搭上這趟便車,迅速完成研發,投入生產。

  在這當中,軍工行業由於有徐銳的金庫支持,發展得尤為迅速,大批軍械、彈藥直接從生產線送入天啟衛的大營之中。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天啟衛的裝備突飛猛進,就連見慣了新式武器的一眾少年將軍們都感覺目不暇接,守財奴郭盛寶更是連續幾天笑得合不攏嘴。

  就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時,一個不速之客終於來了。

  “少爺裕王點下的使臣到了,急著想要見您?”

  安歌緩緩走進徐銳的書房,低聲說到。

  徐銳放下手中的筆,冷笑一聲道:“終於沉不住氣了麽,不急,先晾他們幾日再說。”

  “少爺,來的是熟人,您恐怕怠慢不得。”

  安歌急忙說到。

  “哦?”

  徐銳眉頭一皺,從安歌的臉色上察覺此事似乎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