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北國挽歌(二十)
作者:稻草天師      更新:2020-05-06 16:14      字數:3392
  謀斷星河最新章節

  南書房內,戰略定下,一直神經緊繃的裕王便被汪順帶往寢室沐浴更衣,稍事休息去了。

  這一天下來裕王幾經變故,特別是親手殺父弑弟,接著一舉登上皇位,數次大悲大喜之下精神壓力實在太大。

  汪順、寶親王和黃正元都怕他在關鍵時刻繃不住,勸他先去休息片刻,裕王自己也實在不想留在兩具屍體身邊,立刻從善如流。

  此時,遼王的大軍前鋒已經殺到南書房外,戰事越發吃緊,寶親王不得不親自披掛上陣,重振禁軍士氣,盡量為徐銳的天啟衛拖延時間。

  還留在南書房負責草擬聖旨的便隻剩黃正元,曹公公和正予。

  “恢複徐銳天啟衛指揮使一職便可,為何還要再加上一個西北總督的頭銜?”

  黃正元端著剛剛擬好的聖旨,看到正予在聖旨上給徐銳加了一個西北總督的頭銜,不禁眉頭一挑,狐疑地朝他望去。

  曹公公低著頭沒有說話,眼下氣氛十分詭異,他作為徐銳推薦給裕王的心腹,位置十分尷尬,黃正元來監督擬旨提防的大半是他,他自然不敢多話。

  然而一旁的正予卻沒有任何顧忌,朗聲道:“大人,這是專門給徐銳看的。”

  “哦?”

  黃正元似乎來了興趣,問道:“說說理由。”

  正予冷笑道:“大人您想啊,新君上位便遭逢大難,等著臣子來援,勢必會略作討好,而且寫這道聖旨的可是肅王。

  徐銳最受詬病的並非兵權,而是經營西北有了動亂之心。

  若是與之交好的肅王繼位定然不會對他猜忌,反而會大安其心,一個西北總督的虛職不僅是示好,也是傳遞寬宏之心。

  如此才能讓聖旨顯得自然許多,配上那封親筆信便是天衣無縫了。”

  黃正元聞言一愣,沉吟良久終於點了點頭。

  “不錯,想得很是周到,便按你說的辦吧!”

  說著,他從懷裏掏出一枚大印蓋在聖旨上。

  曹公公瞟了一眼,心中一驚,原來那枚大印竟是內閣的簽章,也不知道黃正元是從哪裏弄來的。

  有了這枚簽章,再加上皇帝的大印,這道聖旨便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披紅的正式公文,從法理和流程上來說沒有半點瑕疵。

  “拿去吧!”

  黃正元將聖旨遞到正予手中,淡淡地說。

  正予連忙將聖旨收好,便準備出發去傳旨。

  黃正元突然輕輕拉住正予的手,冷冷道:“記住你的保證,若是成了,今後便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若是你敢有二心,我保證你會死得淒慘無比!”

  正予聞言,麵不改色,依舊淡淡笑道:“大人放心,奴婢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絕不會讓機會輕易從手中溜走的。

  徐銳將奴婢推薦到司禮監本是有他的謀算,可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奴婢借助於他,其實自己也有謀算。

  奴婢佩服大人審時度勢,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將裕王殿下推上寶座,奴婢便現學現賣,也想讓徐銳當一次爬牆的梯子,送奴婢登上舞台。

  如此一來皆大歡喜,豈不美哉?”

  黃正元聞言渾身一震,隻覺從正予的語氣和雙眸之中溢出一股熟悉的味道,那股味道叫做野心。

  正予的野心之盛,竟讓黃正元都忍不住動容,下意識鬆開了手,目送著他將聖旨收好,然後行了個禮大步離開。

  “膽子夠大,心也夠黑,不過,嘿嘿,可別玩火了!”

  直到正予已經消失多時,黃正元才回過神來,突然大笑起來。

  曹公公詫異地朝他望去,卻沒敢問他笑的理由。

  然而黃正元卻好似看出了他的疑惑,淡淡道:“曹公公,後生可畏啊,論見風使舵的能力,你可比不上這後生,小心今後地位不保啊。”

  曹公公眉頭一皺,問道:“黃大人何出此言?”

  黃正元冷笑一聲道:“這小子太聰明,你以為他是為了向新主子獻媚才當這個出頭鳥的嗎?”

  曹公公一愣:“難道不是?”

  黃正元冷笑著搖了搖頭道:“他是為了自保啊!”

  曹公公聞言瞳孔一縮,立刻明白了黃正元的意思。

  裕王弑君殺弟,登上皇位,在場之人全是幫凶,但這個消息實在太要命,就連肅王都得被殺人滅口,又何況是其他人?

  能夠預見的是,此事過後除了裕王的絕對心腹,在場的所有侍衛、宦官,甚至包括曹公公本人都有可能被滅口。

  正予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為裕王排憂解難,一方麵是交了一張投名狀,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在裕王那裏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讓裕王就此對他產生依賴。

  如此一來,裕王便有可能念著投名狀,以及他的機智和果敢,放過他一條小命。

  就以眼下的情況來開,裕王就算會將曹公公滅口,都不會將正予滅口了,這豈不就是黃正元說的自保麽?

  見曹公公臉色陰晴不定,黃正元便知道他已經想通了其中的關節,冷笑一聲道:“此人表麵果敢大膽,其實小心謹慎,這不就是活脫脫的另一個汪順麽?”

  說著,他輕輕拍了拍曹公公的肩膀道:“今後內庭大變,後起之秀將起,看來公公還得再努力些,讓聖上看清你的內心,否則小心地位不保喲。”

  曹公公聞言額頭上瞬間浮現一愣冷汗,不住地點頭稱是。

  黃正元道:“好了,戲也演完了,公公擬旨吧!”

  “擬旨?擬什麽旨?聖旨不是剛剛才擬好麽?”

  曹公公一愣,莫名其妙地望向黃正元。

  黃正元冷笑道:“公公不會真的以為我會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徐銳身上吧?”

  “啊?”

  曹公公臉色微微一變,張大了嘴,不知該說些什麽。

  黃正元卻是笑道:“徐銳這把劍固然鋒利,但卻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就會傷了自己,他還是太聰明了些,而聰明人總是不好控製,所以我永遠不會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我給你個名單,這些人都是這些年我幫著聖上偷偷在軍中培養的後起之秀,他們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

  你現在便以新君的名義擬旨,讓我們的人接掌京師十二衛。

  哼,等天啟衛和遼王叛軍兩敗俱傷的時候,咱們的人馬便會突然殺出,將雙方一起包圍,到時候就算徐銳知道真相,也隻能乖乖就範!”

  曹公公聞言渾身一顫,後背上一片冰涼。

  就在正予揣著聖旨從另外一邊的宮門溜出宮去的時候,本該帥領大軍馳援禁軍的肖進武卻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家的書房。

  “少爺,這是您珍藏的花雕。”

  老仆捧著一個椰子大小的酒壇遞到了桌案上。

  “阿德,你知道這壇酒的來曆麽?”

  肖進武突然問那老仆。

  老仆道:“上次聽您說過,這是少爺拜師時,洪大都督送您的酒。”

  肖進武笑著點了點頭道:“花雕又叫女兒紅,尋常人家女兒出生時會將一壇酒埋入地下,等到女兒出嫁時再挖出來做喜酒,這便是酒的來曆。

  師父送我的這壇花雕大概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在我拜入師門的時候釀造,等我離開師門的時候開封。”

  “少爺要離開師門?”

  老仆驚愕地問。

  肖進武失笑搖頭,沒有回答,隻是輕輕拍開封泥,倒了滿滿一大杯,然後一飲而盡。

  數十年的陳釀造就了辛辣的口感,一口入喉,嗆得肖進武臉色通紅。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有來時便會有去日,此事本是自然,又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呢?”

  肖進武望著酒壇自言自語了一句,又給自己倒了一大杯酒。

  老仆眉頭一皺道:“少爺要離開師門,難道是已經出師了?”

  肖進武一愣,端起酒杯再度一飲而盡,搖頭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又哪裏會真的有出師一說?”

  老仆不解道:“那少爺為何要離開師門?”

  似是嫌酒杯不夠大,肖進武直接提起酒壇灌了一大口,幽幽道:“師命是命,皇命也是命,奈何兩命相左,忠孝不能兩全,豈不是隻能遠遠躲開?”

  老仆撇撇嘴道:“少爺是朝廷的尚書,自然是要聽聖上的,洪大都督若是讓少爺與聖上為難,這未免也太強人所難了些。”

  肖進武搖了搖頭:“要是這麽簡單就好了,最難的其實是沒得選啊。

  師父沒得選,聖上也沒得選,他們各自都走到了死胡同,所以便把選擇的權利和苦惱都拋到了我的手上。

  可偏偏我這個人骨頭硬,不會變通,更沒法單選一邊,結果便是兩邊的命都不聽,隻怕兩邊都危險了吧?”

  “危險?”

  老仆臉色微微一變。

  肖進武卻是擺擺手,一口將剩下的酒水全部喝幹道:“知道為何師父會賜我一壇酒麽?”

  老仆又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肖進武笑道:“那是本門的規矩,本門最講究忠孝二字,對背叛師門的弟子絕不姑息,所以便在收徒的時候送給每位弟子一壇毒酒作為警醒,意思是讓大家在想背叛師門時自我了斷,也好過事後遭到追殺!”

  “什麽,這是毒酒?!”

  老仆聞言大驚。

  肖進武臉上一陣漲紅,“噗”地噴出一口鮮血。

  “少爺!”

  老仆連忙一把摟住往地下跌落的肖進武,大喊一聲。

  可是這一聲來得太遲,肖進武已經緩緩閉上了眼睛,咽下了最後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