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宮中大變
作者:稻草天師      更新:2020-04-23 17:42      字數:3066
  謀斷星河最新章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冠軍侯、商務部尚書、天啟衛指揮使徐銳身具大才,蒙受皇恩,然則嬌縱妄為,玩忽職守,深負朕心,著即免去徐銳商務部尚書、天啟衛指揮使之職,暫留公主府待參。欽此!”

  公主府正堂裏,司禮監的李公公捧著聖旨一臉冷漠地念著。

  徐銳跪在堂上,默默接旨。

  短短的一道聖旨,便將徐銳多年積攢下來的權利一朝收走,這便是皇權的厲害,此時此刻的徐銳似乎根本說不出一個不字。

  “侯爺,接旨吧。”

  念完,李公公將手中的聖旨輕輕一卷,遞到了徐銳麵前。

  “臣接旨,謝聖上隆恩!”

  徐銳一絲不苟地行完大禮,這才緩緩起身,雙手從李公公手上恭恭敬敬地接過聖旨,轉手交給了身邊的安歌小心收好。

  接著,徐銳從衣袖裏摸出一卷大鈔,不露聲色地往李公公手裏一遞,笑道:“公公辛苦。”

  李公公一摸那大鈔的厚度,暗道至少也有一兩千塊,冷漠的臉上頓時有了笑容。

  “怎麽好又拿侯爺的賞,要是被曹公公知道了,還不得撕了奴婢的嘴?”

  徐銳笑道:“公公客氣了,曹公公體恤下屬,必不會多說什麽,再說了,這也是本侯和公公的交情不是?”

  李公公笑容滿麵道:“侯爺說得是,是奴婢愚鈍了。”

  徐銳點了點頭,笑眯眯地湊近李公公問道:“公公,不知宮裏究竟發生了何事,為何這聖旨來得如此突然?”

  李公公聞言笑容一僵,略一猶豫,又左右看了看,見沒有外人,這才壓低聲音道:“侯爺,奴婢有些話本不該多說,也是憑著您和曹公公的臉麵這才給您透個底。

  昨個晚上,不知道出了什麽事,聽說聖上發了大火,緊接著老祖宗便出來封了宮門,禁軍也從上到下全都換了。

  奴婢也不知道您為何被免。

  其實不止是您,遼王、裕王、內閣首府黃庭之黃大人,以及京營、禦林軍的一大批人都糟了災,和侯爺一樣,都被貶回家待參了,而且罪責也和侯爺一樣,都是模淩兩可。

  眼下莫說宮裏和朝堂上,聽說整個長興城都亂套了,大大小小的大人們都人人自危,無所適從呢。

  奴婢們也在猜,但都沒個準信,宮裏頭現在氣氛可緊張了,奴婢們是大氣都不敢喘,就怕什麽事做不好,觸了上頭的黴頭。”

  情勢明明如此緊張,可徐銳聞言卻好似鬆了口氣,喃喃道:“哦,宮裏竟出了這樣的變故麽?”

  李公公苦笑道:“恐怕是有大事要發生了,侯爺還請早作準備,奴婢這次出來不方便留太久,這就告退了。”

  “多謝公公!”

  徐銳朝李公公作了個揖,親自送他走出正堂。

  李公公前腳剛走,袁子雄和上官不達便陰沉著臉從後堂走了出來。

  “主公,宏威皇帝奪了您的兵權,怕不是要對您動手了?”

  徐銳聞言沒有說話,隻是自顧自地往書房走。

  袁子雄心中著急,又道:“主公,切不可把兵權交出去呀,不然豈不是任人魚肉?”

  徐銳頓住腳步,失笑道:“不交出兵權我又能如何?難道抗旨不遵?”

  袁子雄臉色微變,咬牙道:“既然已經到了危急關頭,咱們不如先下手為強!”

  徐銳眉頭一挑,忽然哈哈大笑。

  袁子雄和上官不達對視一眼,都不明白徐銳為何還能笑得出來。

  等徐銳笑完,忽然朝袁子雄、上官不達和安歌點了點頭道:“原計劃不變,你們盡快帶著家人分批離開長興,另外你們都跟我來,還有些事要你們去辦。”

  “主公,那這兵權……”

  袁子雄還不放心,幽幽地問。

  徐銳大袖一甩道:“交,無論新上任的天啟衛指揮使是誰,本侯都交出去!”

  “什麽?!”

  袁子雄一臉愕然,長大了嘴。

  徐銳卻突然臉色一變,抬頭望著烏雲密布的天空喃喃道:“這道聖旨一下,便代表聖上已經放過我了,或許也不是放過,而是他已經沒空理會我了吧?”

  說著,徐銳拍了拍袁子雄的肩膀道:“袁公啊,我說的那個大變故恐怕真的來了……”

  袁子雄還沒反應過來,徐銳卻已經邁開步子朝後堂走去,身影說不出的蕭索。

  遼王府中,剛剛收到聖旨的遼王正一臉陰沉地在書房裏來回踱步。

  吏部尚書湯懷信皺著眉頭時不時地朝窗外瞟上一眼,似是在等待著誰。

  不一會兒,戶部尚書杜若推門而出,同來的還有遼王的一幹親信,這裏麵大多都是文官,唯獨王懿和龍雲二人是武將。

  “你們來了?!”

  一見諸人,湯懷信豁然起身,一把拉住杜若的手腕道:“宮裏究竟出了何事,查清楚了嗎?”

  杜若搖了搖頭:“從昨晚開始,宮裏便已經戒嚴,禁軍也全部過換過,聖上誰也不見,一點消息都傳不出來。”

  湯懷信頓時大失所望,遼王臉上也浮現一抹焦急,“啪”的一聲重重一掌拍在桌案上。

  “王爺莫急。”

  見遼王模樣,杜若連忙走到遼王身邊道:“雖然事情還不清楚,但從聖旨上已經能看出端倪。”

  “哦?”

  遼王聞言微微一愣,忙道:“杜卿有何見解,快快說來。”

  杜若道:“王爺主意到聖旨上的人了麽?這次被貶的全是當朝的實權人物,肱骨之臣,奪嫡之時任何一個都能左右朝局,可一旦新皇登基,這些人則立刻就能夠變成托孤之臣。

  聖上這個時候將這些人全部貶謫有兩層意思,一是感到大限將至,先用莫須有的罪名將這些人的權柄拿掉,以免他們在接下來的皇權交接之時出來攪局。

  二是當皇權交接完成之後,新皇隻需要一道聖旨,便能將這些人重新啟用,到那時這些人承了新皇大恩,搖身一變就會成為新皇臂助,幫著迅速穩定朝局!”

  “這麽說,父皇已經準備傳位之事了?!”

  遼王臉色微微一變,說不清是驚是喜。

  杜若點頭道:“定是如此,聖上一定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打算將皇位萬無一失地傳給他心中的人選!”

  遼王眉頭一皺:“可是如此一來似乎事情又生變數,不知道他老人家心裏的人選究竟是誰……”

  杜若道:“如果老臣猜得不錯,那麽新皇的人選就在王爺和裕王當中。”

  “哦?”

  遼王雙眼微眯道:“杜卿何以見得?”

  杜若道:“聖上貶謫的官員當中要麽是親近王爺的,要麽是親近裕王的,除此之外您的監國,以及裕王監管刑部的差事也一並被收走。

  老臣方才說過,貶謫朝中重臣既是為了減少傳位時的變數,也是為了方便讓新君快速收攏人心,但貶謫二位王爺卻隻有一個原因,那便是為了混淆視聽,保護新君,所以新君必然是您和裕王其中之一!”

  遼王眉頭一皺:“可本王和老四都被貶謫,新君到底是誰呢?”

  杜若道:“自然是王爺!”

  “這是為何?”

  遼王不解地問。

  杜若道:“王爺,眼下宮中禁軍已經全部撤換,由寶親王親自坐鎮,顯然寶親王已經與聖上通過氣,可是聖上卻並未放出寶親王支持的太子。

  一個頂著謀逆大罪的太子雖然暫時沒有失去名分,但已經基本退出了奪嫡之爭,也就是說寶親王在奪嫡之事上是完全中立的。

  而另外兩個關鍵人物卻不在聖上的貶謫名單上,那就是五軍都督府洪大都督與兵部尚書肖進武這對師徒。

  全天下都知道太子獲罪之後肖進武已經倒向了咱們,有了肖進武就能控製軍隊,這便是聖上為王爺留下的依仗啊。

  王爺和裕王相比,不僅擁有整個文官集團的支持,還能間接控製兵權,隻等聖上傳位的聖旨一下,您立刻就能控製局麵。

  反觀裕王,除了肅王手上控製著一支遠在城外的東北邊軍,根本沒有任何外援,如此看來誰才是聖上心目中的人選,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嗎?”

  “果真如此……”

  遼王聞言精神大震,隻不過這一切都還隻是杜若的推斷,茲事體大,讓他有些不放心。

  “可惜啊,如此關鍵時刻若是能知道宮裏究竟出了什麽事就好了……”

  遼王喃喃自語到。

  “誰說沒人知道宮裏的事啊?”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聲大笑,眾人連忙扭頭望去,隻見韓王笑盈盈地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