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三個切入點
作者:三崛不      更新:2020-05-13 21:59      字數:2295
  “陸新,好,好啊。”

  楊巧麗看著眼前的年輕人,不由得連連點頭。

  她也是後來才知道,原來最近橫空出世的陸新,竟然是上京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

  而且,似乎還是去年剛剛畢業的。

  現在看到他,心情自然很不錯。

  最近這些年,音樂學院雖然還是音樂方麵的最高學府,但人才方麵卻有些青黃不接的趨勢。

  最明顯的,在流行樂壇,已經很少見到上京音樂學院出來的作品。

  很多教授還很不在意,覺得他們就是學院派,沒有必要跟外麵的人爭什麽。

  楊巧麗對此嗤之以鼻,那是沒有必要爭嗎?那是爭不過。

  沒有與現實的結合,哪來的最高學府,隻有理論沒有作品,如何讓別人服氣?

  也隻有她還堅持音樂創作,勉強還算是一線創作者,維持了學院的體麵。

  現在好了,出來一個陸新,幾十年之內,再也沒有人敢開口說音樂學院不行。

  不行,能出來這樣的人才嗎?

  “陸老師,你好。”

  後麵的木易和李科也隨後打了個招呼,他們自然不能像楊巧麗那樣直呼陸新的名字。

  楊巧麗與陸新之間有一層師生關係在。

  而他們,雖然年齡比陸新大,在歌壇的地位也是數一數二。

  但陸新經過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取得的成就絲毫不差於他們。

  他們之間的地位,算是相仿。

  稱一聲“陸老師”才是最應該的。

  陸新也笑道:“木易老師,李科老師,你們好。”

  他看了看木易,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而李科大概三十多歲,兩人看起來彼此還算和諧。

  隻是不知道,背後的關係到底如何。

  畢竟,木易投向tt音樂,很可能就與李科有所關係。

  “幾位老師,咱們先開個會吧。”

  陳光生這時站起來笑道,“這個節目才剛開始,以後你們有的是時間聊天。”

  “好。”

  幾個人也笑了笑,分別坐下。

  陳光生說道:“是這樣幾位老師,後麵的淘汰賽階段,是根據選手的聲音特點寫歌,這個是老師們的強項,我就不用多說了。”

  “但是在第一輪的時候,老師們應該也看到我們的宣傳內容了,是幾位決定選手是不是可以晉級下一輪,但是究竟要進入哪個人的隊伍,由選手去決定。”

  楊巧麗笑著點了點頭,“看到了,這個創意好啊。”

  木易和李科也同時點頭,他們雖然是幕後創作者,但也參與過一些選秀節目。

  這樣的安排,算是十分獨特,想必能吸引不少人觀看。

  陸新自然就更知道這種反套路的威力,等它泛濫的時候,可能沒有多少吸引力。

  但剛出來時,卻絕對是一大殺器。

  陳光生確實在綜藝製作上,有很高的水準。

  這個時空可還沒有過這種形式的選人,算是他獨創吧。

  但其實,陸新最佩服的還不是這個。

  他最佩服的是,陳光生一共出手三次,製作三個歌唱綜藝,卻三次都能引領潮流。

  而且每次都是在綜藝一汪死水,沒什麽新意時進入,然後等別人跟風時,他已經功成名就瀟灑退出。

  三次綜藝,陳光生分別是以三個方麵切入。

  第一個,“最美的歌聲”,背對選手,隻通過歌聲去決定是否晉級。

  這個節目,他的切入點是歌聲,是選手的聲音。

  第二個,“最佳新歌手”,是讓一些新人在台上直接比拚唱歌,這個的切入點是人,也就是那些新人歌手。

  而現在這個“新歌榜”,縱然前麵加上了反選的噱頭,但切入點其實是新歌,隻有新歌這個環節做好,才能維持長久關注度。

  讓人不得不佩服。

  陸新的腦子裏可還有不少綜藝模板,如果有機會,倒是可以跟他合作一把。

  “就這麽點東西,讓各位老師見笑了。”

  陳光生笑道,“既然是選手選評委,那麽我們就要有種爭起來的氛圍。”

  “相信各位老師在以往,應該也有過那種聽到一個好聲音,遇到一個好嗓子,就想為他寫歌的感覺,咱們節目中,要表達的就是這個。”

  有些環節是有台詞的,不過有的環節,卻需要現場發揮,所以其實也沒有那麽容易。

  “陳老師,觀眾席的大眾評委,怎麽選的?”

  這時,李科忽然問道。

  木易也看過去,第一輪倒還好,後麵的淘汰賽階段,誰輸誰贏要靠現場的999個人投票決定。

  這一點就至關重要了。

  陳光生笑道:“第一輪的觀眾是從上京的學校找的學生,從淘汰賽開始,由全國的熱心觀眾報名,隨機選擇入場。”

  接下來,陳光生又介紹了不少節目中要注意的點,等問題解決得差不多了,便帶著四個人去演播廳看了看現場。

  後天就要錄製,時間已經不多了。

  事情談完,幾個人一起出了演播廳。

  楊巧麗將自己的聯係方式給了陸新,並把他的電話也記下,然後才離開。

  ……

  “你說,這得多少人參賽呀?”

  “不知道,上百個差不多吧。”

  “我要是能拿到前三名就好了,隻是這麽多人參加,好像很難啊。”

  不遠處,七八個參選的選手正在外麵排隊等著排練。

  其中兩個人似乎認識,在小聲說著話。

  李欣然就排在他們後麵,聽到後暗暗搖了搖頭。

  她早就已經打聽好了,這次節目中,四個評委每一個都有招攬八個選手的機會。

  也就是說,有三十二個人,會得到評委幫忙寫歌的機會。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前幾名,而是先把自己的嗓音展示給評委聽,隻要得到其中一個人的認可,願意為自己寫歌,就意味著有紅的機會。

  然後才是一步一步的晉級,每晉級一關,就意味著多唱一首新歌。

  唱的越多,也就走得越遠,離成功也就越近。

  她轉頭看了看不遠處的2號演播廳,正好看到陸新他們四個人走出來。

  李欣然深深吸了口氣,又緩緩吐出來。

  宣傳上說隻要實力夠強,可以自己選擇評委幫忙寫歌,她的目標很明確。

  雖然也不過才二十五歲,但她在這些報名者中,已經年齡算比較大的了。

  這是她最後一次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