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評選院士
作者:火洞      更新:2020-10-06 18:35      字數:2359
  “核熱推進器帶火星飛船脫離大氣層,賦予它一個初始的速度,然後在太空中開啟核電離子推進器,以最小的能耗進行不斷的加速。這樣一個核熱+核電推進器,將可以讓火星飛船以最快的速度飛行到火星!”杜星宇的心中已經有了規劃。

  他立刻在腦海中說到:“投入十萬能量點,開始核電離子推進器模擬!”

  科技模擬器:“已開啟模擬。”

  在杜星宇眼前,出現了核反應堆以及離子推進器需要的相關構造,杜星宇開始進行設計和組合。

  小型、安全的核反應堆這個難點他上次已經攻克了,這次要做的,是如何把核能穩定的輸出為核電,並且設計出滿足需求的離子推進器。

  “還是使用液氫冷卻循環係統……核電係統連接射頻發生器,將離子加熱到一百萬攝氏度,通過磁場進行約束,讓離子以固定的頻率進行旋轉,注入能量,就可以不斷增加推進力……”

  在杜星宇琢磨核電離子推進器的日子裏,航天局又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這次兩院的院士的評選已經開始了,我們航天局所有研究所,都有人報上去,但不知道能有幾個被評選上。”航天局會議上,曹亮說道,“今年上麵對我們航天局非常看重,希望大家在申報材料的時候都重視一下。你們誰能被選中,那不僅是個人的榮耀,也是航天局的驕傲!”

  兩院,自然是國家科學院和國家工程院,這幾乎是華夏學者的最高榮譽稱號。

  正因為這樣,想要成為兩院的院士,難於登天!每一名都是在科學界具有卓越貢獻和研究成果的泰鬥級人物,比如杜星宇的老師劉遠,和師叔熊茗,都是國家工程院的院士。

  眾人都很嚴肅,這也是很多學者夢寐以求的機會!

  散會後,曹亮專門留下杜星宇,說道:“今年局裏有幾個名額,我打算把你申報上去,你準備一下材料。”

  “我?”杜星宇問道,“會不會太早了?”

  兩院作為國家最頂級的科研機構,裏麵的院士大多都是五十歲以上,現在兩院最年輕的院士,也近四十歲了!而杜星宇,才二十出頭。

  “你是很年輕。”曹亮說道,“但兩院也不沒有規定一定要多少歲才能評選院士,你的科研貢獻是絕對夠了,不管怎麽說,先報上去吧!”

  “好,謝謝領導。”杜星宇感謝道,他知道,如果能成為院士,自己在申請科研經費上會獲得更多的便利!他的意見,也將更具有分量!

  杜星宇將材料遞交上去,航天局裏,也有一些年紀比他大的多的科研人員提交了材料。

  國家工程院管理委員會,會員們都是一群老院士,國之棟梁,他們現在正在商議今年入選工程院的名單。

  大體的情況,他們都已經商議過了,隻剩下一個最有爭議的名字——杜星宇。

  “各位,對於是否評選杜星宇為我院院士,各位怎麽看?”一名委員問道。

  “杜星宇,能力上當然可以。”一名老院士說道,“而且他在航天動力學方麵非常出色,也符合我們工程院的要求,隻是……他才二十出頭,這還沒有過先例。”

  國家科學院更偏重於理論科學,而工程院更傾向於應用科學,杜星宇顯然更適合工程院。如果在兩個領域都有建樹,則有資格同時擔任兩院的院士!

  “我們選人的標準,又不是看年紀!”劉遠發言道,“可以這麽說,杜星宇在航空動力學方麵的成就已經超過了我,他足以當選院士!”

  “老劉,杜星宇是你的學生,他確實很優秀,以後成為院士也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一名老院士說道,“但我們的人選還有很多,有些是連續七八年申報,都還沒評選上的,今年是不是考慮優先安排他們?”

  “能者先上!”熊茗說道,“既然出現了有能力的年輕後輩,我們就該給他更大的舞台!我支持讓杜星宇進入工程院!”

  “我也不是反對,杜星宇的確可以進入工程院,但是不是可以放到明年或者後年?”

  眾人討論了半天,都沒能定下來。

  這時,有人匯報了一條消息。

  獲知消息的委員臉色一喜,站起來宣布道:“各位,剛剛得到消息,諾貝爾獎甄選委員會宣布,杜星宇因為在航空動力學上的研究,獲得明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並且已經獲得了大多數委員的認可。”

  “什麽?他獲得諾獎提名了?”這些老院士們都頗為驚訝,他們中也有人獲得過諾獎提名,兩院中也有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但杜星宇的年紀,是誰都比不上的。

  “以杜星宇在航天動力學的成果,明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必定有他一個!”劉遠驚喜的說道,自己的學生要是能獲得諾獎,他作為老師同樣臉上有光。

  “好小子,給我們國家爭光了!”有人感慨道。

  “我看,杜星宇絕對有資格加入工程院,我們可不能埋沒人才!”一名工程院大佬說道。

  “對!”

  眾人議定,最終決定,杜星宇將成為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

  ……

  “恭喜,恭喜!以後你就從杜博士升級到杜院士了!”航天局,火箭動力研究所,許憐秋打趣杜星宇道。

  “你這升級像是開了掛,我研究生都沒畢業,你都院士了!還獲得了諾獎提名……”許憐秋的語氣裏帶著羨慕和欽佩,她目不轉睛地盯著杜星宇,試圖從他身上找出幾分開掛的蛛絲馬跡。

  “一般一般。”杜星宇笑道,“成了院士,火星任務申請總該下來了。”

  杜星宇已經向上麵申請,希望把下一次火星無人探測計劃改成載人登陸,上麵還在考慮。

  “小杜院士,你的申請通過了一半!”何景澄也走了過來,滿臉笑容。

  “何工,什麽叫做一半?難不成去火星隻買去的票,不買返程?”杜星宇開玩笑的說道。

  “哈哈。”何景澄笑道,“是局裏還是有些擔心,一個是經費問題,最近航天任務太頻繁,確實有些拮據。”

  “第二呢,這麽快進行火星登陸任務,局裏擔心技術不成熟,讓宇航員出現意外。”

  “所以上麵決定,如果在火星和地球的窗口期之前,我們能順利製造出火星飛船,就進行載人登陸火星任務。如果不行,就還是按照原計劃,發射無人火星探測器。”

  “太好了!”杜星宇肯定道,“在窗口期之前,火星飛船一定會製造出來!現在我們就可以開始設計飛船三維模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