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順治十四年(三)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3      字數:4406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李定國、劉文秀率領的討逆大軍一片愁雲慘淡,士氣亦是不免出現了低落。這是兵力上的巨大差距,孫可望大軍十八萬,李定國和劉文秀則隻有六萬,雖說比之曆史上的那三萬的數字已經高出去一倍了,但卻仍隻是對麵的三分之一罷了,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用一個再簡單的數學題,三倍的差距,也就是意味著一個明軍要殺三個叛軍以上的叛軍才能取勝。當然,戰爭並不是這麽算的,可問題在於哪怕不知道具體數字,甚至不知道大概數字,討逆的明軍將士們看到眼前的這一幕也會產生類似的計較,這便不可避免的會造成軍心的浮動。

  軍心如斯,李定國和劉文秀一邊安營紮寨,一邊試圖撫平軍心,振奮士氣,忙得不亦樂乎。相較之下,十裏之外的孫可望亦是得到了討逆軍的大致情況,當著白文選、馬惟興、張勝等一應將帥的麵下令將雙方的兵力對比通報全軍,進一步的振奮士氣。

  “此一戰,便要定了乾坤!

  原本有消息指出李定國在廣東得陳凱助力,廣州一戰,兵員有所損失,但也得到了補充。隨後瓜分了尚耿二藩的積蓄,陳凱的製造局又打造了大批的兵器送到軍前,孫可望一度還高估了李定國的實力。現在看來,卻還是李定國在軍事成就上的積威所致,雙方的差距隻比他預估的要更大,而非是更小。

  眾將聞言,亦是提前恭賀了孫可望的勝券在握。不過,李定國畢竟是李定國,孫可望不敢有絲毫的小視,仍舊是沉下心來,按部就班的為決戰做著準備工作。

  十五日的安營紮寨,十六、十七兩天,雙方的探馬你來我往,便在這十裏的區間上演了決戰前的開胃菜。

  九月十八的傍晚,孫可望與作為臨敵總指揮的白文選商議著部署,更是傳來了張勝、武大定等將帥。

  “張帥,你可率領武大定等將選鐵騎七千,連夜走小路至昆明暗襲。城中有王尚禮、龔彝等人,皆是心向於我,可為內應。你等攻入昆明城,李定國和劉文秀知道根本之地已失,必然倉皇退兵,我則率部在後掩殺。功成之日,你等便是第一等的大功!

  “末將等遵命。

  既是連夜出發,張勝、武大定等人便連忙啟程。這邊,孫可望則寫了書信,派人送到李定國軍前。內容,自然並非是重歸於好,哪怕是如是說了也沒人會信的。倒是約定了決戰的時間,揚言要堂堂正正的擊敗他們這些叛徒。

  “今天是九月十八,約定九月二十一決戰。三天的時間,張勝、武大定他們就算是爬也該爬到了。

  “國主已有妙計,微臣自當嚴格執行。這便去巡視眾將及前沿各營,以免出了紕漏,壞了國主的大事。

  “如此也好。

  說起來,白文選原本在大西軍入川建製是為前軍府都督,便是孫可望的部下。後來大西軍轉進雲南,孫可望有中軍都督兼禦營提督王尚禮、前軍都督白文選、水軍都督王自奇,以及在艾能奇死後統領其部的馮雙禮等大將的支持,由此才能在實力上壓服了李定國和劉文秀。

  這些年來,白文選始終是為其統領駕前軍,最是一個親信。唯獨是安龍一事上,白文選處置失當,使得永曆帝為李定國劫走,一度失了寵信。不過,長久以來的信任,外加上白文選素來人緣極好,眾將、各官們不斷地為其說清,到了這一遭孫可望便又一次用他為前敵指揮,亦是有著使過不使功的心思。

  “馮雙禮、馬進忠都已經封王了,現在你也心急了吧。

  看著白文選匆匆離去的身影,孫可望不由的便是嘴角輕揚。說起來,麾下大將之中,王尚禮、王自奇都陷在了雲南,他亦是有留二人做內應的心思。大軍出征,貴陽必須有人留守,這前敵指揮之責無非就是在白文選和馮雙禮二人之間而已。至於馬進忠、馬惟興等將,多是歸附其麾下的舊明軍將帥,他並不太放心這些家夥的能力,甚至就連馮雙禮都曾是李定國的手下敗將,所以這一次的任命亦不乏有不得不如此的現實在。

  “交水這裏有十七萬大軍,已是穩妥了。隻等著張勝、武大定他們的奇襲成功,便可一戰抵定全局。隻可惜,王自奇前些時候醉酒誤殺李定國部將,帶著部隊逃到了永昌府,這一次是指望不上了。不過,這麽大的優勢,也不差他那萬餘兵馬。

  李定國的回書很快就到了,確定了九月二十一的決戰日期,並且最後對其進行了一次勸說。隻是對此,勝券在握的孫可望更是毫無興趣的,他甚至已經開始盤算起了該當如何處置李定國和劉文秀這二人。至於永曆帝,處置之前總要先把禪讓的手續做全套了,也算是九五至尊的身份最後一次護佑了一回。

  重新奪占雲南、禪讓、稱帝,隨後親率大軍攻入湖廣,解決掉屍位素餐的洪承疇,進而順流而下,重新將楸枰三局做下去。如此,北方的清廷便不足為慮了,當年張獻忠未盡的事業他也可以一鼓作氣的完成。

  這一夜,孫可望想了很多,甚至很多暢想都是他早前沒有想到過的,這一次借著即將到來的大捷,亦是打開了思路。

  與此同時,作為前敵指揮的白文選理所當然的也沒有閑下來。先是巡視了一番本部的營寨,隨後便趕去了馬惟興的大營。從馬惟興的營寨出來,夜已經深了,但白文選卻仍舊沒有回營休息,一如他對孫可望所言的那般,親自到最前沿去巡視,甚至還進一步的出了前沿的營寨,行了很遠,不可謂不是一個殫精竭慮。

  然而,第二天天還沒亮,確切的說是白文選剛剛躺下,原本已經約定了九月二十一決戰的李定國和劉文秀卻突然開營出戰。前沿的探馬得到消息,連忙將這一變故告知了孫可望和白文選,而二人亦是連忙應戰,雙方不斷逼近,最終在交水的三岔口將戰事推向了最高潮。

  雙方加一起已是二十餘萬的大軍,有道是人一上萬,無邊無沿,這二十餘萬哪怕是出自交戰雙方,亦是早已看不到邊際了。李定國和劉文秀是事先商議妥當的,他們兵力較少,既然要速戰速決,那就要爭取一戰擊破,不能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一旦展開交鋒,李定國和劉文秀便直接派出了麾下最為精銳的部隊。這一點上,李定國有兩厥名王和收複廣東的戰績,部下也都是經曆過多年血戰的百戰之兵,自不待提。而劉文秀那邊,雖有保寧慘敗,後來更是兩度被投閑置散,但是大西四王子之一的底蘊尚存,麾下諸如祁三升、李本高等將具是驍勇善戰之輩。

  大戰甫一爆發,便以著最為激烈的方式展開。作為處於劣勢的一方,李定國和劉文秀卻率先發起了進攻。劉文秀的大軍之前,崇信伯李本高率領蜀王麾下的騎兵直接便撲了上去。對麵的秦藩亦是不甘示弱,兩支騎兵直接就撞在了一起。

  李本高是遼東人,初為明軍將校,後降於張獻忠,便速來是劉文秀麾下的驍將。此間,李本高率軍出擊,攻勢之凶猛幾有搏命之勢。

  雙方的騎兵已經混戰成了一團,伴隨著大軍的不斷前進,每一秒都有人受創落馬。李本高那一杆馬槊左突右進,麾下騎兵見主將如此悍勇,亦是奮勇向前,隻打得迎戰的秦王府騎將陳羅漢很是一個疲於招架。

  馬槊如遊龍般刺殺、削砍,四周幾無一合之敵。李本高以著實際行動振奮了本部兵馬的士氣,正欲繼續向前,卻隻見戰馬突然撅倒在地,無數的刀槍便鋪天蓋地的卷了過去。

  初戰便失了大將,這是極為不利的。這個道理李定國和劉文秀明白,孫可望同樣明白。此間,孫可望在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李本高的死,旋即下令全線出擊。他,是要趁著討逆軍先失一成之際直接奠定勝果!

  李本高的死一如他的悍勇可以振奮士氣一般,使得討逆軍的士氣陡然跌落。緊接著,孫可望的全線出擊,一開始就已經使出了全力的李定國和劉文秀當即便陷入到了絕境之中。他們已經沒有什麽後招了。世人隻見得以少勝多,能夠對其讚賞不已,但是,兵寡將微終究是硬實力上的差距,這便是以弱敵強時必然要麵臨的情況。

  接戰的那一瞬間,或許就是討逆軍崩潰的時刻。拚搏數載,總算是在陳凱的幫助下戰勝了尚耿二藩,進而接了聖駕,全取雲南。每一步都是竭盡全力的去做,李定國的努力從不比任何人少過,如今卻將要落得個滿盤皆輸的下場,身旁已經有部將的目光開始閃爍。或許,崩潰之際,他們就會力勸李定國棄軍潛逃——逃回昆明,將皇帝帶到廣東,亦是一條出路。

  這樣的心思,已經有人生出來了。但是,作為主帥的李定國卻完全沒有想到這些。甚至不光是他,就連劉文秀亦是如此,仿佛是有心靈感應一般。

  “此時宜速出兵交戰,馬惟興及諸要緊將領已俱有約,稍遲則事機必露,斷不可為矣……

  “若再遲,則我輩死無地矣。有一字誑皇上、負國家,當死萬箭之下,我當先赴陣前,汝等整兵速進!

  昨夜的話聲猶在耳,雖說將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並不符合他們的習慣,但是此時此刻,李定國和劉文秀也確實沒有什麽後招了,隻是盯著對麵的那一麵書著白字的大旗。直到,那裏的軍隊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反應。

  “白文選反了!

  站在高處,孫可望對李本高的死看得甚是清楚,此間看得白文選親率五千鐵騎直入馬惟興大營,在於其匯合後便直接來抄他的後路。這是在秦藩大軍全線出擊的當下,明明已經贏定了,孫可望說什麽也無法相信白文選在這時候竟然會幹出這等事來。而且,還不是他一個人,那馬惟興顯然也是他的同謀。

  “為什麽?!

  無論孫可望想得明白與否,白文選都已經這樣做了。此時此刻,原本已經大勝在即的秦藩大軍突遭白文選和馬惟興的背刺,當即便是一片大亂。混亂在迅速的蔓延開來,與此同時,李定國和劉文秀那邊也注意到了此間的突變,當即便親自上場,率領著大軍直接撲將了上來。

  戰場上瞬息萬變,臨陣倒戈並非是什麽新鮮事。隻是,如白文選這樣的親信亦要跳出來反對孫可望,這卻登時看呆了無數人。不過,既是戰場,生死才是最大,很快的,伴隨著一聲“迎晉王高呼,倒戈在秦藩大軍中一如混亂般以著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加劇了大軍的崩潰。

  十七萬大軍,隻是在白文選和馬惟興的倒戈片刻後便落得一個土崩瓦解,類似的場麵,在明清戰爭中已經出了不是一次兩次了。隻是此前的每一次幾乎都是一上來就處於劣勢的那一方在重壓之下崩潰,哪怕是對方一箭未發也不稀奇。但是現在,卻是本已即將收獲勝利的那一方突然就崩盤了,在場的這二十幾萬人隻要是有幸能夠活下來的,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今天的這一幕,絕對!

  “秦王……孫可望已經跑了,貴陽還有馮雙禮,絕對不能給他機會重整旗鼓!

  秦藩大軍徹底崩盤之後,李定國、劉文秀和白文選很快就再度見麵了。其實,昨夜白文選說是去尋營,實際上則是將孫可望臨時改變的計劃告知馬惟興,讓其做好準備。同時,未免李定國和劉文秀那邊出了岔子,他更是假借巡視前沿營寨的名義從正麵奔赴李定國的大營,將孫可望的計劃和盤托出。

  當時,李定國和劉文秀還一度懷疑白文選的用意。但是最後,他們仍舊選擇了相信。這,更多的還是在於白文選在安龍的表現,是他親自將永曆帝送到了李定國的手上!

  “賢弟居功甚偉,天子必不吝厚賞。

  安撫了一句,劉文秀連忙便收住了。此間大局已定,但是昆明那裏卻是天子和朝廷的所在,亦是大軍家眷的聚居地,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而在那裏,孫可望仍然將會有張勝、武大定的七千鐵騎,還有城中王尚禮的上萬大軍。而他們這邊,隻有靳統武的本部兵馬,以及沐天波麾下屈指可數的禁衛軍。比之曆史上,張勝的部隊之中,更是少了馬寶那個同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