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農工商(下)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3      字數:4621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糞便用以肥田,這是農家最基本的常識。自家的人畜糞便不說,平日裏還要去道上、林間去撿拾人畜留下的糞便。至於城鎮那些人口稠密,但卻少有田地開墾的所在,自也就成了糞便的“產區,有貨物,有買家,自然也就有了商人從中牟利,這樣貨物才能動起來,才能各取所需。

  操持著這項營生的商家以及他們雇傭的夥計,說起來,一天下來,活兒不幹淨,但賺得卻也很是不少,借此發家致富者亦是有之,甚至在清初酌元亭主人所作的小說《照世鏡》中,便有生動描述了當時江南地區因搶糞坑生意而釀成人命案的故事。

  “一攤大便引發的血案,不對,是一堆大便引發的血案。

  想到此處,陳凱不由得一笑。太史公說得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益驅使,隻要是有利可圖,這世上的人們,無論是古今中外,就算是又髒又臭的大糞也照樣能夠玩得出千般花樣來。

  “糞便的原本售價是多少?

  陳凱口說的原本,乃是當初尚未將這營生收歸官有之前的事情。王江對此早有準備,當即便爆出了每擔一錢的價格來。

  “……也有以物易物的,糧食、油、柴火什麽的都行。

  一錢銀子就是十分之一兩,這個數字陳凱早前決定改製的時候就依稀有過印象。此刻聽來,他點了點頭,旋即便向王江問起了現今的價格。

  “現在已經漲到了一錢七分銀子了。

  一錢七分銀子就是1.7錢銀子,陳凱聽了這個回答,當即便是一愣,驚訝之詞更是脫口而出:“豬肉才每斤兩錢一二的樣子,這也有點兒太誇張了吧!

  兩錢一二是現今這個時期的價碼,如《金**》,如《醒****》這些明中期的話本小說中記載的每斤豬肉也才隻有一錢五分左右。隆慶開關,白銀大量流入使得銀價下跌,再加上現今的亂世,這價格早已是今非昔比了。

  “竟成,現在豬肉已經漲到兩錢五六分了。

  王江歎了口氣,換來的則是陳凱的愕然無語。官府的施政,對於民生影響極其巨大。不隻是豬肉,糧食、菜蔬都在漲價,說到底無非是肥料漲價的連鎖反應。這已經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從陳凱開始改製不久就開始了。漲幅方麵,各有不同,但是據王江說是漲價還在繼續,根源方麵依舊是糞便。

  “官營的買賣啊。

  陳凱搖了搖頭,王江卻也沒說什麽。說到底,陳凱此舉根源還是在於硝的自產,這是火藥製造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進口不光是會將命脈握在他人的手裏,更重要的還是量太小,難以支應規模越來越大的軍隊。

  恢複原狀是不可能的,辦法也不是沒有,比如鎖死產量,硬性規定堆糞積硝場每個月必須向火藥製造工坊上交的土硝數量。這裏麵實際上也是有著可以上下其手的貓膩的,但產量的下降倒是可以加以抑製。隻不過,這也隻能是抑製硝的產量下降,並不能抑製糧價、菜價什麽的增長。

  此間,陳凱的腦海中不斷的設想著解決的方案,抬眼看向王江這個封建官僚,心想著如果是其他人來做的話,最無腦的辦法無非是殺人,抓出幾個“哄抬糞價的滿清奸細,當眾處死,借以威懾群倫。

  但是,陳凱很清楚,這不過是暫時性的緩解,古今中外的官吏都是稅金小偷,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以權謀私是杜絕不了的。而且,現在的問題根源也是市場競爭機製導致的,由於糞便多了一項可利用途徑而導致的漲價風潮,是需求量增大導致的物價上漲,解決的根源在於提升產量,用產量的增大來平抑市價。假設如果強行定死市價,那麽很可能就會架空官市,助長黑市的發展,因為需求是不可豁免的。

  官市的發展可以增長稅金,可黑市的發展隻會增長灰色收入,於官方無益。問題不能這麽處置,片刻之後,陳凱的腦海中卻是靈光一現,結果當即便是噗嗤一聲,笑出了口來。

  “硬性規定,潮州府城的百姓每天多排便一次?

  腦子裏蹦出了這麽個段子出來,陳凱也不知道他的腦子是怎麽想出這麽個東西來的。說起來,這可比強行抑製市價還要無厘頭,不說符不符合科學邏輯,隻說這封建官府的組織力,陳凱自問也是達不到的,就更是險些笑得前仰後合。

  “竟成,怎麽了?

  王江麵露不解,陳凱也連道“無事,無事,隻說是突然想起了一個笑話而已,便不做解釋,而是問起了王江對此的意見來。

  “其實,竟成你已經早有了計劃,何必為此發愁?

  說起來,王江的不解還不僅僅是在那突然發笑上麵,他此來,其實已經有了想法,隻為沒有來得及提及罷了。果不其然,王江此言一出,陳凱先是一愣,隨即便恍然大悟。隻是這份恍然大悟過後,卻還是搖了搖頭。

  “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但若是現在不引這趟水,就隻能這麽渴著。

  其實,王江所提及的無非是陳凱早前與他商議的複合型農業的事情。桑基魚塘、稻田養魚,這都是可以利用魚糞、蠶沙、蟲害來提升產量和品項,減少糞肥用量的好辦法,無非是前期運作上要花費更多的財力、物力、人力罷了。

  但是,這些事情總要到農閑時才能去做,轉年的一個動植物生長周期後才可以初見成效。於現在,是完全不夠看的。

  “這方麵準備的如何了?

  王江是負責屯田事務的,這方麵事情早已準備多時,甚至可以說,陳凱出征在外的這幾個月裏王江一直在忙著這些事情。此刻陳凱問及,王江也是當即表示已經徹底的了解了這些東西所需的前期準備,起碼在知識層麵上已經有了足夠的儲備,差的無非是推廣罷了。

  “我會分一些質測學堂的學生過去幫你丈量、規劃。

  這話說出來,陳凱便是答應了。接下來的事情,無非是王江設法推廣技術,至於大興土木什麽的還是要等到農閑的時候,至少夏種、秋收什麽的總是不能耽擱了的。

  去年陳凱與王江商議出了這些東西時就已經晚了,寧可耽誤一年,也不能耽誤了春耕,這是影響到民生和軍中用度的,是原則問題,折騰不起的。現在王江提及,陳凱也是毫不猶豫的便應了下來。除此之外,陳凱也提到了當時談及的另一件事情——關於番薯的,對此王江也表示他已經聯絡了一些番薯種植的農戶,隻要陳凱決定下來,他便直接收購,同時向有意為之的農戶傳授種植技巧。

  “就這樣吧,我便當一回甩手掌櫃的。

  笑著說出這話,陳凱卻心知即便多了一條可以增加糧食作物產量的途徑,卻也是同樣是需要明年才能看到成效的。至於今年,起碼是不用指望的了。

  “既然如此,那就讓海陽縣批一塊官方用地出來。這一回,我得做點兒惡心人的事情。

  ………………

  培訓技術人員,為複合型農業預熱的事情陳凱一力交給了王江去做。

  第二天一早,巡撫衙門下達政令,陳凱還是決定鎖死產量。規定是堆糞積硝場的產能隻能提升,不能下降,否則負責官吏一應處罰。

  這是硬性規定,陳凱的意誌堅決,不容有絲毫的質疑。對此,堆糞積硝場那邊也當然明白輕重,硝石是用來生產火藥的,這東西是軍需原料,不光是陳凱,軍中將帥,軍器局的馮參軍,乃至是鄭成功都在看著,無論是哪一方麵的人物都是他們所惹不起的。

  堆糞積硝場的壓力自然而然的向挑糞工方麵轉嫁,後者們沒有辦法,他們的考績是由堆糞積硝場負責的,惹惱了這些大爺們,吃虧的還是他們。畢竟,他們隻是海陽縣衙下屬的衙役,身份上更是類同於幫閑。而堆糞積硝場那邊則是直接受陳凱節製的,隻要一句往糞桶裏摻水的話傳到陳凱的耳朵裏,那就是掉腦袋的事情。

  挑糞工受壓,背後分潤的衙役們不敢生扛,隻得將壓力繼續轉嫁向農戶。漲價是少補了的,“城裏人喝水多,所以尿多的把戲用到那些農戶身上,後者也是怨聲載道,連帶著菜價、糧價繼續增長。

  物價還在增長,陳凱到不急著找替罪羊。說白了,那無非是盤口即將繃不住時的殺手鐧,現在還用不到。更何況,陳凱也想看看這樣的事情他到底還能做到什麽份上。

  海陽縣的官方用地連半個時辰都沒有就批了下來,陳凱派了巡撫衙門的人去修建廠房,同時自行在巡撫衙門裏進行試驗。

  對此,府衙的下人們倒是一個個的充滿了詫異和不解,唯有鄭惜緣不光是對於眼前的那些惡心人的物事沒有多言,反倒是盡其所能的為陳凱創造便利條件,在工作之餘照料好陳凱的生活起居,全然是一副賢內助的本分。

  這邊的事情還在做著,陳凱也不舍得耽誤任何時間。一紙調令,早前兩次陸豐棱堡保衛戰中俘獲的清軍,直接調出了三千人來,裝船運往瓊州府。

  他們,是用來增強石碌礦場產量的,同時陳凱也向杜輝下達了命令,分出一部分經過了基本訓練的將士交到蔡元的手上,增強明軍在昌化縣的實力,用以守衛城池和礦區,威懾苦力及其他別有用心者,乃至是彈壓暴亂。

  對於石碌礦場的開采,陳凱的意誌極其堅決,哪怕是鐵礦變了銅礦也同樣是如此。這邊下達命令,陳凱又專程去轉了一邊製造局的工坊,視察結束後便下達了抽調技術人員前往瓊州府製造相關水力機械的命令。

  “撫軍,為何不將鐵礦運到潮州,這裏是有現成的水力機械可以使用的啊。

  潮州的便利條件不隻有水力機械,本地的鐵廠為數不少,有官營的,也有私營的,說起來遠比在瓊州府重新來過是要更為劃算的。

  此刻,作為潮州製造局的管事,丁有儀同時也是代表了他背後的那些官吏、工匠以及質測學堂的學生們向陳凱問及。因為,在潮州生產,政績便會明明白白的寫在他們的功勞簿上,這對日後是大有裨益的。而在潮州,與他們便幹係不大了。

  這點兒貓膩兒,陳凱是再明白不過的了,當即指出了運費的事情便直接堵住了這些人的嘴巴。或者說,陳凱的決心已經下達,他們也就沒有了其他的辦法。

  離開了製造局,陳凱細細回想著這事情,倒是不由得一笑。

  從成本上考量,大型鋼鐵企業的選址,要不是在鐵礦的產地,要不是在煤炭的產地。反例也有,比如清末的漢陽鋼鐵廠,其鐵用的是大冶的鐵礦石,煤用的則是萍鄉的煤礦。前者兩百多裏,後者則更是相距八百多裏,結果兩地的出產都要往漢陽運輸,這就導致了運輸成本上的提高。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局麵,實際上是在於主事者張之洞的政治考量——作為湖廣總督,治所在武昌,無論是大冶,還是萍鄉,都遠遠不及鐵廠的煙筒在眼前冒著黑煙,出產著鋼鐵。因為這,就是政績!

  陳凱不需要這種華而不實的政績,現在正是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實處的時候,更沒有為此承擔成本加大,乃至是虧損的風險。不過,潮州製造局的存在也並非是毫無用處,這裏研發了大量的水力機械,同時也在加工從左近府縣運來的原材料,如福建,更如韓江上遊的程鄉。

  “郝尚久是怎麽個意思?

  說起來,這兩處自是無法與未來的石碌鐵礦相比擬,但卻是眼下最不可或缺的原料產地。福建那邊還有軍器局分潤,潮州製造局更多的還是仰賴與郝尚久之間的貿易。但是郝尚久未免清廷發覺,或者說是未免尚可喜發現,對於貿易量始終是采取著限製的態度,這使得潮州製造局日漸增多的水力機械就越加的顯得無用了。

  “回撫軍的話,下官已經派人催過幾次了,可是那新泰伯似乎很有些顧忌。另外,程鄉乃至是興寧、長樂二縣也多有鄉紳和礦主對此表示過不滿。

  他們當然有理由表示不滿,因為他們的銀子使到位了,不光是讓郝尚久大賺特賺,更是將這三縣的官吏都捆綁了起來,大夥一起瞞著不讓清廷知道。可是貿易量的受限,這使得他們的利潤和利潤率都遠遠低於預期,若非是這事情本就是隻能在暗地裏做的話,他們隻怕早就通過各種關係向清廷申訴去了。

  “真是一群小商人,半點兒氣魄也沒。陳凱一旦想到那些隻敢背地裏送錢的家夥的那些畏畏縮縮的嘴臉就是一臉的恨鐵不成鋼。

  “既然他們不敢,那就隻有我越俎代庖了。陳鬆,派人去廣州那邊製造謠言,就說郝尚久收了李定國的書信,密謀反清,現在正與我陳凱暗通款曲,盤剝百姓,鬧得民不聊生。嗯,就這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