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蝴蝶(下)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3      字數:2425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一如上一次的江東橋之戰那般,明軍的營壘隻是簡易的,因為鄭成功從來就沒有打算靠著營壘來進行死守,不過是借此來降低損失,加大清軍的進攻難度罷了。

  每多耗掉清軍的一分銳氣,明軍取勝的希望就會更大一些。黃山被鄭成功提拔為提督,有兩個千人級別的鎮的直屬兵力,本就是最高層的將領之一,對於鄭成功的戰法自然也最是能夠理解的。

  清軍步步進逼,明軍這邊的火器早已準備妥當。火銃、火炮、火箭,粗疏的木牆背後,透過木料與木料間的空隙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遠處動靜的越加響亮,就連呼吸也漸漸的沉重起來了。

  “沒有命令,不得放銃,違令者斬!

  軍官高聲呼喝著,聞聽此言,炮長下意識的將火炮遠離引信,弓箭手也不急著點燃箭頭,火銃手更是不敢打開火門,唯恐火繩會濺落下什麽火星子導致火銃的意外走火。

  明軍這邊保持著必要的克製,清軍那邊,騎兵疾馳,煙塵將步兵遮蓋,直至百來步時齊聲呐喊,登時亦是喊殺聲響徹。明軍的緊張情緒不可避免的加深,奈何長期的操練、本部的軍法之嚴苛、再加上剛剛軍官的命令聲猶在耳,他們就這麽看著遠處的清軍,竟沒有絲毫的反應。

  陳凱早前與鄭成功講過一些他在後世看到過的一些記載,一些關於清軍在射程外騙明軍火器開火的記錄。為此,有了相應的認知,鄭成功也早早的就在軍中進行強調,訓練上也是一力要求軍官不下令不得開火,否則就算是打死了滿清的皇上也隻有死罪一條。

  當年的盤陀嶺之戰,柯家兄弟麵對數米之外不可見人的濃霧之時,明軍就已經能夠抗住這份心理壓力,此間哪怕麵對的是漢軍旗的八旗軍,也同樣沒有受到波動。

  清軍還在步步進逼之中,騎兵騙了幾次,發現始終沒有用處,幹脆就退到了陣後。騎兵的無功而返沒有絲毫阻礙到步兵繼續推進,邁著沉重的步子,江西提標在前,杭州駐防八旗在後,從兩裏的地方步步逼近,沉悶、壓抑到了極致的空間下,空氣仿佛都在緩慢的凝固,一裏半、一裏、半裏,進入百步之內,明軍那邊的火炮也總算發起了奏鳴。

  炮彈自營寨的跑口出呼嘯而起,呼嘯而落,重重的砸在地上,巨大的動能在將炮彈深入泥土之際,也將大片的灰泥濺起。間或,也有些黑色的軌跡閃入人群,激起大片的紅色,同時帶來或長或短的慘叫聲。

  從第一論的炮擊開始,明軍的炮火便沒有停過。明軍在營壘裏的火炮數量讓金礪有些冒汗,倒也並非是比漢軍旗多上多少,隻是一支在連戰連捷前隻有半個府地盤的明軍竟然會有這樣的規模,海貿的巨利實在是讓他仿佛是有了一種即將被明軍用銀子活埋的預期。而這樣的心思,他在他的副手劉之源的眼裏也同樣是看得分明。

  “打贏了這一戰,應該比打舟山時撈的得多吧。

  這樣的心思浮現,二人亦是相視一笑。眼前的炮擊還在繼續,不過他們也並不在意。旁的不說,起碼現階段被明軍轟擊的都是那些綠營兵——綠營兵,死了也就死了,沒什麽值得可惜的。

  清軍的大陣繼續推進著,明軍的銅熕、步弓、佛郎機、火銃也隨著距離的不斷拉近而先後作響。

  炮彈、箭矢、鉛彈洗禮著清軍的陣型,這無疑是對清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在前麵趟路的江西提標在不斷的傷亡之中顯得已經有些不太能承受下去了,但是八旗軍在後卻仿佛是給他們壯了膽氣一般,支撐著他們繼續向前邁進。

  過了五十步的距離,明軍憑借著佛郎機炮的子銃很是打了一輪急速射擊,提標的傷亡陡然提升,但也就在這時侯,背後的戰鼓聲轟隆隆的作響,頃刻間便壓過了前方的炮火。擊鼓則進的戰場鐵律,提標的清軍當然明白,當即便在基層軍官們的帶領下呐喊著向前營壘的方向衝去。

  清軍陡然加速,明軍這邊的軍官也都是經曆了多年征戰,當即便將尚未裝填完畢的炮車退下去,換上了已經填入火藥的虎蹲炮,隨即一聲令下,裝填手們便將那些早已準備好的鐵砂、石子給塞了進去。

  一陣轟鳴,衝進了二三十步的清軍當即便在這鐵砂、石子交織的狂風暴雨中被轟倒了一片。後續清軍的步伐不由得為之一頓,奈何八旗軍就在身後,挺著長槍幾乎就頂在他們的後背上,哪還敢再有任何遲疑?

  發了瘋似的喊殺聲、亡命徒式的衝擊,仿佛唯有如此方能釋放那幾乎將胸膛都撐爆了的恐懼!

  衝擊爆發,清軍野蠻的衝撞著營壘的木柵,明軍的炮擊結束,則直接換上了長槍手,從本就不怎麽堅固的木柵的間隙對那些試圖將其推倒的清軍進行攛刺。而清軍這邊,也同樣是用刀盾格擋著、劈砍著,用長槍刺殺著,隻求著能夠在殺傷明軍的同時趁機將這木柵推倒,從而直入營壘。

  圍繞著這本不堅固的木柵,雙方展開了拚死的爭奪。尤其是對於清軍來說,明軍在內,本就擁有地利,始終不能推倒木柵,那麽傷亡永遠隻會是他們更多。

  這邊的戰鬥正酣,清軍的主帥金礪接到了急報,轉而眺望明軍左翼。在那裏,明軍已經推倒了木柵,打著中提督、親丁鎮、援剿左鎮、前鋒鎮以及護衛左鎮旗號的明軍已經在營壘外拉開了陣勢,並且直愣愣的就向著施福和馬進寶那裏壓了過去。而在他們的背後,明軍的援剿中鎮、護衛中鎮也緊隨其後,似乎在更後麵甚至還有那支鄭成功麾下的王牌部隊戎旗鎮的身影。

  施福和馬進寶能夠在這樣的強兵之下撐上多久,這個誰也保證不了。眼見於此,金礪一揮手,帥旗擺動,很快的,提標那裏便爆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而與此同時,提標的陣型自後而前,漸漸分隔到兩翼,始終在提標背後蓄勢待發的杭州駐防八旗則如渭水入涇一般,在迅速填補提標空檔的同時,將大軍自後向前的替換了上去。

  歡呼聲響徹戰場,這是自遼事起數十年來的積威所致。雖說並非真正滿洲,但漢軍八旗也同樣是八旗軍,他們趾高氣昂的換到陣前,素來在杭州作威作福、高人一等的他們在接下裏也並不負他們的赫赫威名。

  與這些步卒一同上前的,更有大量的火炮,輔兵們竭盡全力的將它們抬上前來,炮手當著明軍的麵將炮子裝填進去,隨即無需命令,直接將火把按在了引信上,僅僅是一輪的轟擊過後,火炮背後的漢軍旗兵們便呐喊著衝了上去。而那些殘破不堪的木柵,顯然是無法再對這奔騰的濁流起到任何的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