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轉折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3      字數:2123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永曆四年十一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攻陷廣州,定南王孔有德占領桂林,駐於梧州的永曆朝廷在同一日聞聽兩座省會陷落,當即便是亂成了一團。梧州位於兩廣之間,於現今的形勢乃是處於備受夾擊之勢。不需要太多廢話,朝廷上下倉促而逃,直奔南寧而去。

  南寧是廣西南部的重鎮,永曆君臣打算到了南寧,起碼是暫且脫離了清軍的兵鋒之後再做打算。待到途徑潯州地界,慶國公陳邦傅決議降清,準備將永曆帝獻給清軍,結果被永曆帝提前獲知,“衝雨而過。未能將永曆帝作為投名狀送給清軍,陳邦傅幹脆劫掠了一番隨行官員,隨後殺了撤退至此的宣國公焦鏈,憑此與其子文水伯陳曾禹向孔有德投降。

  脫得虎口,但是兩廣即將陷落,再加上撤退時的漫無組織,亂兵乘機劫掠,一些有心追隨朝廷的官員也裹足不前。

  到了此時,隨行的隻剩下了內閣大學士嚴起恒、錦衣衛馬吉翔、太監龐天壽等少數官僚。除了鎮西將軍朱旻如在昭平縣陣亡、被革職的朝臣汪皞投水自盡以外,如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和五虎之一的“虎牙金堡剃發為僧,逃入禪宗;如兵部尚書劉遠生及其弟五虎之一的“虎皮劉湘客避入深山;如魯可藻、錢秉鐙、王夫之等人都是在這時脫離永曆朝廷返回清政府統治下的故鄉以遺民自居。

  相對這些脫離明廷的,身在廣西的大學士唐諴、戶部侍郎張尚、大理寺丞吳德操、廣西巡撫餘心度、督糧參議魏元冀等均先後向孔有德降清;而那些在廣東的高官顯宦們,如黃士俊、何吾騶、楊邦翰、李貞何、吳以連等同樣是投誠恐後,其中黃士俊年已八十二矣,有嘲之者雲:“君王若問臣年紀,為道今年方剃頭!

  除了這些人之外,素來以風節自命,曾降於清廷,也曾跟隨李成棟反正的“虎頭袁彭年和“虎尾丁時魁,一個在廣東向尚可喜投降,另一個則在廣西向孔有德搖尾乞憐,並且有誌一同的自稱當年在廣州反正是受到了李成棟的逼迫所致。

  廣州、桂林,兩處失陷,大軍敗潰、星散,更有如陳邦傅者轉而降清的,而忠貞營在此事也已經無法於兩廣立足,隻得北上夔東與其他大順軍殘部匯合。

  明廷在兩廣的統治大有樹倒猢猻散的勢頭,永曆朝廷哪怕是逃亡南寧也同樣是朝不保夕。廣西清軍步步南下,永曆朝廷下詔令鄭成功率部勤王,奈何中左所遭到突襲,鄭成功不得不原道返回;自請督師夔東的首輔大臣文安之在路上遭到了孫可望的扣留;至此,永曆朝廷也隻得再度向孫可望讓步,冊封其為冀王,結果自然是被一心求取秦王封號的孫可望所再度否決。

  永曆五年二月,廣西清軍南下柳州,南寧岌岌可危,永曆朝廷已退無可退。眼見於此,孫可望連忙派出親信部將賀九儀、張明誌領勁兵五千趕赴南寧護駕。二將抵達南寧後,殺兵部尚書楊鼎和,逼死阻撓封秦的首席大學士嚴起恒。到了次月,永曆帝不得不正式承認了陳邦傅、胡執恭矯封孫可望的秦王爵位,為滇封一案畫上了一個句號。

  由於大西軍前來護駕,清軍的攻勢漸緩。待到大半年之後,清軍再起大軍,並且於臘月占領南寧。

  這期間,前來護駕的賀九儀和張明誌則早前由於永曆朝廷在是否進入大西軍控製區的事情上猶豫不決,因而拔營而去。等到孔有德的心腹大將廣西提督線國安攻占南寧,他們也隻得狼狽逃竄到了大西軍的控製區,得到了大西軍的保護才算是轉危為安。

  永曆元年正月,永曆朝廷進入雲南,並且在次月被安置在了貴州的安隆千戶所加以軟禁。而孫可望於永曆五年吞並貴州軍閥匡國公皮熊和忠國公王祥所部,全取貴州一省後,在省會貴陽興建秦王府,設六部,任命範鑛、馬兆羲、任撰、萬年策等人為尚書,自稱國主,代掌國事。

  大西軍出滇,並不僅僅在於貴州。就在兩廣清軍全取各處府縣的同時,孫可望任命劉文秀為總統,進取四川。大西軍兵鋒強勁,川軍眾將或死、或降、或逃,更有北上清軍控製區向清廷投降者。而夔東眾將則“扼險自守,差人申好,憑著軟硬兼施的手段才得以幸存。

  並吞明廷旗下的勢力的同時,於永曆五年四月,孫可望遣大將馮雙禮率馬兵一萬、步兵數萬、戰象數十攻克沅州,但是在辰州遭到了辰常總兵徐勇和續順公沈永忠的竭力抵抗。

  雙方對峙一載,至永曆六年四月,也就是陳凱憑陸豐雙子棱堡挫敗耿繼茂的攻勢的同時,已經作為明軍身份的李定國統大軍與馮雙禮匯合,並且在五月中旬展開對靖州的進攻。

  辰州府在沅州以北,而靖州府則在沅州以南。李定國大軍南下的同時,沈永忠派總兵張國柱領兵八千名往援,在靖州陷入明軍重圍。經過短暫的交戰,清軍大敗,損失官兵五千一百六十三名、戰馬八百零九匹,幾乎全軍覆沒,這其中還包括滿洲八旗軍一百零三人。

  靖州大捷之後,張國柱“踉蹌奔回,李定國趁勢收複靖州府和寶慶府南部的武岡州。而沈永忠那邊,向孔有德求援遭到拒絕後,也是倉皇北逃,竟直接從寶慶一路退到了長沙。

  沈永忠逃亡長沙,馮雙禮趁機渡過楓木嶺,奪取寶慶府。至此,李定國和馮雙禮一南一北,全取寶慶一府之地。此時,不過是六月之初。永曆六年西南明軍的全線反擊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明軍並沒有就此罷手的打算。作為靖州大捷的主導者,李定國則在稍作休整過後,親率精銳自武岡州、新寧縣南下進取全州。

  全州者,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桂林府最北麵的一個州。由此南下,經興安、靈川,就是定南王孔有德所在的桂林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