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種子(下)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3      字數:2385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簡陋的大堂上,揭重熙出言問及,環顧眾將,卻無不是默然不語。並非是不想做出回答,隻源於陳凱在書信中的求情實在顯得過於沒頭沒尾了,讓他們根本看不明白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麽。

  “製軍,他派來的人可有提過這是為何嗎?

  作為最得力的助手,傅鼎銓不得不打破了此間的寂靜。奈何,這個問題對於揭重熙而言也同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陳凱派來的人隻知道他自身的任務,並不清楚書信中所指的實際意義為何。

  為了保密,這是合理的,但是陳凱如此堅信揭重熙他們會按照他的安排行事,卻是顯得有些不可思議。

  “……請派遣二十名不迂腐,懂變通且有堅定信念的讀書人至潮州接受培訓。培訓內容,事關這些讀書人的生死與全盤大局,恕在下不能告知。唯有一點,請揭製軍及諸君相信,我等今日所作之一切,乃是為江西未來之光複……

  重新翻過書信,揭重熙依舊是眉頭深鎖,端坐案前,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細細的搓著頜下長須的尾端,仿佛如此便可以搓出些靈感來。這封書信是昨天送到的,揭重熙看過後,亦是完全不解其意。如此模樣,已經出現了多次,甚至昨夜裏輾轉反側,幾度重新起身翻看過後也一樣是這般的苦苦思索,卻難求一解。

  “會不會是陳凱想要派這些讀書人回鄉去做密探去?

  良久之後,張自盛道出的答案倒也暗合眾人所思。但是,從他們的經驗而言,如今的江西,他們憑明軍的身份、憑這些追隨的讀書人的各路關係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從地方士紳那裏獲取他們需要的資源和情報。而這些始終追隨在側的讀書人,更是與韃子勢不兩立的,且不說剃發易服可否能夠接受,隻說是讓他們回鄉去做一個小小的探子,也遠不如留下來協助主管內料士民、外讚軍務。

  疑問重新回到了原點,這在於根據他們對城看得了解,這絕不是個會愚蠢到暴殄天物的存在。他的每一步走下來,往往是看似毫無意義,乃至是愚蠢得可笑,但卻總有著特別的深意,而這些深意也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陳凱說,這是為了江西的光複,那麽十有八九便是所言非虛。但是如何光複,由誰來光複,卻依舊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往往是會影響到最終決斷的。

  “不必去猜了,陳凱其人,雖說所行多有有悖常理之法,但就這些年看來,卻依舊是遵循著正道行事,無非是與旁人的方法不同罷了……至於此事,且不說他的計劃能否成功,隻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道理,咱們也需要為江西的父老留一下另一線希望才是!

  比之在座眾人的苦苦思索、細細權衡,為此已經撓頭一日了的揭重熙經過了思前想後的過程,在始終得不到一個切實的答案後,反倒是變得豁達了許多。

  江西抗清運動,於清軍殺入江西,乃是為金聲桓所摧枯拉朽;於金聲桓反正,一度引領全國抗清運動,但是在清軍入贛後便夏然而止。在此之後,隨後清廷蔑稱的江西四大寇和閻羅總四營頭依舊與清軍浴血奮戰,但是其存在感之低,實在是南方所僅見的。但是,江西抗清運動之慘烈卻絲毫不讓他省,而這些清廷口中的土寇們,無論是否出自江西本地,可卻依舊能夠團結在以總督揭重熙為首的領導核心之下,與清軍拚死而戰。

  揭重熙心意已決,無論是傅鼎銓,還是曹大鎬、洪國玉和張自盛,眾人無不是慨然領命。待到半月後,挑揀出來的合適人選秘密匯聚江滸山大營,反倒是讓那負責帶他們前往潮州的來人感到有些頭疼。

  “製軍老大人,陳老大人那邊說是二十人……

  二十人,再算上家眷,已經為數不少了。他們需要秘密穿越清軍控製區,人數不可能太多,而這一次揭重熙顯得有些太過熱情了,一共選了五十個儒生,連帶著他們的家眷,兩三百人的規模,試問這該如何穿越清軍控製區。

  “除非,剃發易服,換上韃子的裝束……

  信使是曾經跟隨陳凱遊曆東南的,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曆,為了達成目的,對於短暫性的委曲求全並不會有太大的介懷。但是對於這些始終堅持著衣冠文明的讀書人而言,卻是絕不能夠接受的。

  接下來便進入到了揭重熙的勸說時間,說服的理由,無非是陳凱能力卓著,到了潮州可以為朝廷、為漢家天下做更多的事情雲雲。奈何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誌,哪怕是總督的身份也沒辦法讓這些儒生屈服。直到最後,揭重熙和傅鼎銓好說歹說了幾日,才有二十來個讀書人勉強接受了下來,但是這時,信使卻表示人數不多,已經不需要剃發易服了。

  “這分明是在戲耍我等!

  “人家原本不就是隻要二十個嗎,現在人數差不多了,自然無所謂了。

  “……

  揭重熙也是無可奈何,再行安撫了一番,這些儒生便帶著家眷不情不願的隨著陳凱派來的信使上了路。

  他們一路走下去,是要穿越山林,繞道浙江的衢州府,然後經處州府、溫州府入海。這本是閩海貿易的一條重要通路,著名的龍遊商幫和鬆陽擔就是主要走這條路將福建的出產轉運到江西、浙江乃至是南直隸的。

  這一路,還需要不斷的時間。但是當陳凱返回潮州府城的時候,第一個受邀者卻已經住進了驛館。唯獨不同的是,此人隻有這麽一個人,而且走的也是閩江的水路。

  “陶舉人,別來無恙。

  流落邵武府的隆武舉人陶潛見到陳凱,饒是早在出發前就已經得知了那個在山道上客串山賊的家夥乃是在閩粵大地上大名鼎鼎的陳凱,再見時麵上也免不了要浮現出些許怪異之色。

  “久聞陳道台大名,如雷貫耳。學生確實沒有想到,那位追尋閻羅總四營頭的商人竟會是陳道台。

  陶潛拱手一禮,旋即被陳凱扶了起來。分守道衙門的下人上了茶水,隨即陳凱一揮手,侍立在側的下人們便退出了二堂,而後大門關閉,這封閉的空間裏就隻剩下了他們二人。

  “寒暄的話本官就不說了,這次請陶舉人過來,乃是有事需要陶舉人幫忙。

  “能為王師做事,實乃學生的榮幸,陳道台但請直言。

  “我要你剃發易服,回江西老家給韃子出丁出糧,去參加韃子科舉,協助當地虜廷官吏行政。換言之,我要你在未來的幾年裏,活得像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漢奸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