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圖窮匕見(三)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2      字數:2946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計劃趕不上變化,為今之計,他們也隻能奉命前往福州。

  接到命令的隻有張英他們那一群人,而江美鼇以及阮美他們這前後兩批,一批是文書送的晚,一批則是來得晚,怨不得旁人,現在也隻能看著張英他們羨慕嫉妒恨。不過這一次的送別宴,卻是請了他們中的一些高級軍官作陪。畢竟,這巡檢司衙門的地方也不大,巡檢老大人的宦囊也不怎麽厚不是。

  張英等人的心思已經全部集中到了送別宴上麵,需要打聽到的問題很多、很雜,這對他們這些人生地不熟的降將們來說是最為渴求的。

  準備工作,已經下達到了基層的軍官,所幸需要準備的東西也不多,憑著原本的手下和剛從江美鼇那裏買來的輔兵的合力之下,沒過太久就已經準備完畢了。剩下的,無非就是好好休息,以著一個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去麵見新主子罷了。

  高級軍官們要向巡檢去取經,基層的軍官士卒們自然也不會閑著,幹脆向那些從江美鼇那裏過度的輔兵們了解了解當前的閩海形勢。哪怕,這些八手資料其中偏差甚大,但起碼總好過一無所知的吧。

  “說舊主壞話,小人是不願的,就說說這閩海的事情,也都是以前的軍官們說的,對不對的,各位別在意……

  “閩海上,說白了就是鄭家自家人在內訌。國姓爺偷襲中左所,殺死定遠侯,驅逐建國公,有的說是奪回基業,有的說是強奪族兄的家產。嗨,人嘴兩張皮,誰願意說什麽就說什麽吧。不過,要說能打,還得是國姓爺,聽以前的林把總說,國姓爺起家時就九十來個人,一兩條船罷了,後來又是收複潮州,又是打漳州的,那裏的韃,嗯,清軍都打不過他……

  “聽說,今年光是下半年,威遠侯就連著幾次大敗清軍,現在閩南都要改姓朱了。

  “沒那麽誇張吧?

  “誰知道,隻聽說清軍派一次援軍到漳州就敗一次,去一次就敗一次,現在福建已經沒有什麽可用之兵了。

  “怪不得那麽著急上火的叫咱們去福州候命啊,合著是要用咱們當炮灰啊。

  “……

  類似的描述、類似的對話,於張英等人的每一艘船上都在以著相差無幾的方式上演著。張英等人,這等場合不便繼續穿著明廷的官服,更不好穿著鎧甲什麽的,幹脆換了便服赴宴。

  不似在城裏,這裏的條件比較簡陋,巡檢司衙門初立,桌子都很多是下麵的人從百姓家借來的。說是宴會,其實菜色也都是家常的,尤其是魚菜很多,煎炒烹炸,清蒸紅燒,外加上還個魚湯,幾乎是折騰了個遍。倒是酒,卻還是有幾壇能入口的,據說都是巡檢上任時帶來的,本來留著自家享用的,現在也便宜了他們。

  吃喝如此,女樂卻是萬萬找不到的了。傍晚時分,宴會正式開始,說罷了祝酒詞,赴宴眾人便開始互相敬酒。這裏麵,無非是預祝張英他們能夠得到張學聖的賞識,預祝江美鼇、阮美他們能夠盡快的接到消息,預祝巡檢能夠升官發財,大家夥今日在此相聚都是莫大的緣分,日後有事情互相幫襯著雲雲。

  很俗套的一些東西,在這場簡陋的宴會上就更感無趣。所幸,在場的眾人的心思也都沒有放在這上麵,反倒是頻繁的向那巡檢示好,期待著能夠套出更多有用的東西來。

  一個勁兒的吹捧,雖說明廷濫官濫爵的現象嚴重,這些家夥身上的官職什麽的都是在不怎麽值錢,但是這麽一大群的“高官的吹捧,還是弄得那巡檢有些熏熏然,幾杯下肚,這嘴巴就再也摟不住了。

  “要說這施福啊,是鄭芝龍那廝的同鄉,也是親信,後來鄭芝龍擁立了偽帝,他也跟著水漲船高,封了伯爵,好像叫什麽武毅伯來著。這人,說來還是心向咱們大清的,當初鄭賜姓接替鄭彩守入贛關隘時,他就和他的侄子施琅抗命,後來更是直接降了咱們大清。跟著李成棟那廝殺進廣東,身先士卒,很是賣力氣的……

  “後來,李成棟那廝反叛,他也跟著反了。但他一個外係武將,被排擠的厲害,隨後就投了那鄭賜姓。征戰數載,不知怎的,雙方突然鬧起了矛盾,鄭賜姓把施福的兩個侄子以及一家子都抓了起來,結果讓那施琅跑了。誰知道施琅前腳逃出中左所,後腳就被那個陳凱給算計了……

  幾杯下肚,巡檢的酒勁兒有些上來了,話也越來越多。一口氣講到了鄭成功欲殺施琅,到了關鍵處卻突然停了下來,吃了口小菜,喝了口小酒,細細品著,全然是一副吊眾人胃口的架勢。

  鄭成功早前並沒有逮捕施福,但是現在施福卻已經降清了,很多人都想要弄清楚這其中的內幕,便又是一個勁兒的吹捧了起來,直到那巡檢心滿意足了,才繼續講了下去。

  “那是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話說施福設計救了他侄子出來,卻並沒有露麵,因為他還不太清楚那鄭賜姓是打算如何。但是施琅,帶著一眾施福和他的親信,約莫百來人卻匆匆離開了中左所,乘船直奔那安平鎮,說是想要尋求鄭賜姓的叔叔的庇護。豈料,這一百多人剛走到安平橋的時候,隻見橋上站了一個書生,對月吟詩。

  “換做是旁人也就罷了,可施琅卻認得那書生,甚至到了化成了灰都忘不掉的地步。那人是誰,好叫諸君知曉,此人便是綽號奪命書生的陳凱陳竟成,手中一把書生奪命劍,那可是從山西大同府一路殺到潮州的,劍上沾滿了生靈之血。有詩雲……

  越是說到後麵,或許是由於酒喝多了的緣故,那巡檢就越是胡言亂語了起來。不過嘛,聽罷了這段七俠五義式的打鬥場麵,施福與鄭成功和陳凱都是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卻還是能夠輕而易舉的聽了清楚。至於他們到了福州,見到施福,第一次見麵的印象很重要,而一個勁兒的唾罵鄭成功和陳凱,那就是最好的加分項。

  酒宴還在繼續,漸漸的,那巡檢的胡言亂語就越是沒有邊際了,集中了所有的精神,總算是把施福降清的過程以及近半年來的情況進行了一定的了解,他們也不由得鬆了口大氣。

  倒是那巡檢,喝了不少,但卻頗有種撒了酒瘋的架勢,一會兒施福手持八百斤的擂鼓甕金錘,一會兒鄭成功祭出了翻天印,扯得好不熱鬧。到了最後,眾人也不太拿他當回事了,自顧自的吃著、聊著、盤算著,直到宴會最後,他們已經琢磨著告辭的事情了,那巡檢才一步三晃的走了過來,說是要送給張英一份臨別的禮物,以為紀念。

  對於這巡檢,其實張英他們很是瞧不起的,但是人家對他們幫助也確實不少,算得上收錢辦事的厚道人,現在還要有禮物送來,張英反倒是有些感慨。

  守禮還能吃虧嗎?張英先是推脫,隨即便順坡下驢接受了好意。接下來,巡檢一揮手,喚來了一個下人,下人手裏麵捧著個盒子,巡檢隨手打開,卻是一把精致的短銃。

  “這手銃,可是不需要火繩的哦。

  說著巡檢便拿起了手銃,嘴裏麵嘟囔著沒火繩的和有火繩的裝填方法不一樣,要給張英演示演示的話來,便自顧自的裝填了起來。

  燧發槍在明時並非不存在,武器專家畢懋康就曾打製過,命名為自生火銃。這種武器並沒有能夠普及化,所以知道的人也不甚多。此刻他們看了,隻覺得新奇,更多的還有羨慕,尤其是那阮美,他一個侯爵都未曾得到如此厚贈,這巡檢反倒是舍得送給這麽一個掛印將軍,實在是連嫉妒都越過去了,直接落在了恨上麵。

  巡檢似是喝得有些多了,手上倒是不忙,但順序卻總是弄錯了,尤其是裝填火藥的時候,口子都沒對好,一邊往裏倒,一邊往外漏,好像漏出去的都比到進來的要多些。好半天之後,巡檢打了個酒嗝,才總算是把火銃裝填好了,隨即卻也沒有遞給張英,反倒是抬起手來,銃口直指張英的腦門,旋即便是砰的一聲。

  “書生奪命劍本官倒是沒有,但若是哪個家夥敢背叛華夏,本官一槍一個叛徒,隻作是清理門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