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誘導(下)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2      字數:2298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請求晉升的奏章還在路上,與號召勤王的詔書正好給錯了過去。沒有人擔心朝廷會否決這項合情合理的晉升要求,陳凱也就率先有了個道台的名義,隻是沒落到實錘上,每每有人這麽稱呼,陳凱也都是調笑以萬一朝廷諸公沒舍得,反倒是落了笑柄,就照例讓下麵的人稱其為知府或是參軍,而非是什麽道台。

  陳凱的低調很是得了不少人的好感,尤其是像他這樣已經聲名鵲起的幹吏能員還能如此,就更讓人為之讚歎。

  不過,名義暫時還沒有,陳凱也不急著搭分巡道衙門的架子。倒是不比上一次的漳州知府衙門裏麵都是鄭成功安排的人手,這一次陳凱打算安插幾個信得過的,所以更不急著搭架子,還要再觀察觀察再說。

  陳凱每日在島上閑逛,拜會著一些寄居本地的名流、遺民,諸如隆武朝內閣大學士曾櫻等人,哪怕是出身東林的,官場禮數也是盡到了的,而一邊他還要處理著從南澳島、海山島、東山島、詔安縣以及軍器局送來的各種公文。這期間,他正在與鄭惜緣議親的事情也傳開了,總有鄭家的同輩或是小輩的兄弟子侄前來拜會,陳凱也免不了要一家一家的拜會回去。這六禮還沒過呢,整個鄭家似乎就已經接納了他這個女婿,剩下的反倒都是些流程上的事情。

  正月二十七,勤王大軍啟程出發。陳凱在中左所已經住了些天,衙署、營區什麽的都準備好了,就是林德忠的標營還沒抵達,以至於那些地方現在還是空蕩蕩的,沒點兒人氣兒。

  陳凱自是不會去湊那個人氣兒的,到了今天,他與鄭芝莞閑聊了聊,都快到吃午飯的時辰。

  “叔父治理中左所地方,海船熙熙攘攘,往來不絕,吏治肅然,百姓得以安居樂意,實是難得的幹才。

  “竟成過譽了,過譽了。

  話雖如此,但鄭芝莞的麵上卻還是難掩喜色。其實,這樣的恭維,他平日裏也聽得多了,倒也不覺得怎樣了。但是陳凱不一樣,一個以文武雙全、智計過人、才能卓著著稱於閩粵的知名文官,尤其是這個家夥還動不動的就被人拿去和洪亨九相比較,這樣的人傑的誇讚,他還是免不了要熏熏然幾分的。

  二人談笑風生,陳凱恭維了幾句,很快就提到了一件事情:“不瞞叔父,小侄近來在島上走動,每每見中左所日漸繁榮,便深感叔父之才具。但是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竟成的才華、眼力,就是大木也時常讚歎,有話但請直言。

  鄭芝莞很是痛快,陳凱也不扭捏:“叔父才具,明眼人自是能看得出來。但是這為官之道,恕小侄不恭,還是差上一重。

  “哦?

  這些日子,或許是與鄭惜緣的親事定了,陳凱對他這個長輩從來都很是尊敬。鄭芝莞私下打聽過,陳凱與那些鄭家的兄弟子侄,與拜訪時見過的那些族內的長輩也都是如此,顯然已經把自身代入到了鄭家女婿的身份之中。

  這樣的“不恭,是從來沒有過的。為此,鄭芝莞也不得不有所深思,但嘴上卻還是一個勁兒的要陳凱這個“前輩給他傳授傳授經驗。

  “經驗嘛,不敢說,就是小侄的一些胡思亂想罷了。

  說到此處,陳凱洇了一口茶水,輕輕放下了茶盞,才繼續與鄭芝莞說道:“舉個例子,小侄近來與島上群賢多有走動,免不了要時時通過中左所城。看那城牆,似乎有些年月不曾修繕了,看上去很是有些破敗得不成樣子。國姓和小侄知道叔父一直把精力都用在料民之上,但往來商賈第一眼看到的卻是城牆年久失修,如此傳播開來,恐有傷叔父英名。

  中左所城建成於洪武二十七年,至今已有257年的曆史了。城周長1360米、高7米,基廣約2.9米、22個窩鋪。城設有四門,東曰“啟明、西曰“懷音、南曰“洽德、北曰“潢樞。四門皆修有月城、敵樓,堅固上自也配得上衛所城的軍事作用。

  城牆主體是夯土結構,外包花崗岩條石,永樂、正統及萬曆年間屢有修繕,但是到了明末就顧不上了,而福建陷落,中左所落於鄭彩、鄭聯兄弟之手,迄今多年,再無修繕,城牆,尤其是城磚多有掉落,乍看上去就像是乞丐身上的補丁似的,一塊一塊,很是難看。

  這些事情,鄭芝莞自是知曉,隻是暫且還沒有顧得上罷了。此刻聽了陳凱一言,鄭芝莞細細思量,大讚陳凱言之有理,並且毫不猶豫的便要將城牆的修繕工作交托在陳凱的手裏。

  “說句托大的,小侄名聲已顯,若是此事由小侄負責,哪個還會知道這是叔父的功績。這事情,叔父本就早有打算,小侄從來沒提過,如此最好。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二人已是心照不宣。鄭芝莞道了聲謝,此事就不再提及,到了午飯的時辰,一起用了飯,陳凱才告辭而去。第二天沒有動靜,過了幾天,鄭芝莞專門從城裏出去,指摘了一番城牆的破敗,便當眾下達了修繕城牆的政令。

  城牆不是推了重建,不過是稍加修繕罷了,有足夠的人手,用前不久鄭成功修繕五通寨剩下的石料,大半個月就可以徹底完工,恢複舊時氣象。

  陳凱這邊給鄭芝莞多找了個政績,到了二月,他與鄭惜緣的三書六禮,也按照朝廷官員娶親的規矩按部就班的開始。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前五項走過了,陳凱請了做媒的沈佺期也給陳凱帶回了一個三月十八的好日子。到了那時,陳凱就可以到金門迎娶鄭惜緣,再回到廈門的別業裏完婚。

  “原本說是三月初六的,但是尋思著定國公那邊未必能趕回來,就定的晚上十來天。

  “有勞複齋先生了。

  “竟成這話,倒是見外了,你我相交多年,何談勞苦。

  說來,沈佺期當年是和葉翼雲、陳鼎、甘輝、藍登他們同期投的鄭成功,陳凱與陳鼎投契,與葉翼雲也是從誤解到默契,與沈佺期交往的比他們少了些,但也時有聚會,就是但有涉及詩詞文章的,他是決足不去的。沒別的,要臉。

  說到此處,沈佺期卻突然揮退了下人,隨後與陳凱說道:“定國公夫人那邊,有意相邀,似是要在婚禮前先見見竟成,又唯恐竟成公務繁忙,所以讓吾私下裏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