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家(上)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2      字數:2767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艦隊順流而下,抵達南沙島,陳凱在此坐鎮,林察、周瑞、洪旭以及陳奇策努力的轉運百姓。等到他們從香港島返回,陳凱才再度登船,隨著那些滯留南沙的百姓一起前往香港島的最後中轉站。

  陳凱抵達時,已經是第二天的一早了。昨夜,早前抵達的百姓已經進入了大營,分發帳篷露營已經分配簡易房屋休息。到了今天,最後一批的百姓抵達,也無需陳凱去操心,自有他帶來的小吏、衙役們負責。

  “同坊安置,住在哪個坊的就去哪個坊報道。每個坊分配區域,都有牌子,按著牌子去找。

  “狀元坊的,狀元坊的這邊來。

  “玉華坊的有沒有,玉華坊的,住在一起好互相照應。

  “……

  按照各自的方向,百姓們不斷的分流,從人頭攢動的碼頭一點一滴的重新歸入到原本的以裏甲為單位的基層行政體係之中。

  與同坊巷的鄰居住在一起,彼此有個照應,心理上能夠與熟人一起也會安定許多,人生地不熟的問題就起碼少了一半。起運的時候,陳凱萬萬顧不上這許多,但是到了現在,卻必須如此,因為以著明軍的運輸能力,一口氣將所有百姓都運回潮州,定是癡人說夢罷了,根本不切實際。其中有不少百姓,需要在香港這塊地方待上一段時間,才能徹底離開廣州府的範圍。

  “竟成,這回算是賺上了一筆。

  “這話怎講?

  外麵還在各歸各處,到了中軍大帳,洪旭拿出了賬冊,指著上麵的文字說道:“廣州藩庫的庫銀,一共一十一萬八千六百多兩,就是藩庫的賬本好像有點不對頭,似乎這裏麵不都是庫銀,可能還有些別的銀子放在這裏,打著庫銀的旗號罷了。

  “哦?

  聽到這話,陳凱眼珠子一轉,回想起好像那幾個高級文官似乎反抗得很是激烈,隨後流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麽算的話,也不多嘛。

  這話說來,洪旭卻是一點就透,隻是微微一笑,便就此揭過。但是有一件事卻是他有些擔憂的,其實原本也沒有什麽好擔憂的,奈何陳凱留了個用印的文字,這事情要是把官司打到了朝廷那裏,不管怎樣總是不好聽的。

  “這銀子,真不用還了?

  “放心吧,杜永和沒臉來找咱們要的。若是真有臉來要,那就拖著,拖到他沒臉的時候。

  “那就好,那就好。

  銀子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陳凱倒還真沒從城裏麵拔出多少東西來,船上裝的都是人,每個人的包袱也都是他們自己的,他也不好收繳上來。倒是船,卻還是弄來了不少,看得洪旭都有些豔羨。

  “咱們此行,輔明侯、閩安侯以及吾先後帶來了四百三十六條大小艦船。林侯和周侯的船大多是戰艦,吾帶來的則基本上都是運貨的商船。竟成你這次從廣州一共弄來的商船和漁船,大大小小的一共有八百來艘,這還沒算你給杜永和、張月他們的,以及截擊虜師艦隊的,這可比咱們自己造來得快啊。

  許龍、盛登科授首,清軍進入珠江主航道的艦隊幾乎是全軍覆沒。繳獲倒是有些,都是人家陳奇策的,畢竟廣州義勇也就是在水裏麵還能發揮些主場優勢,跳梆是萬萬不敢去想的。

  但是,給了杜永和、張月他們的船,卻都是那種能夠承載百人以上福船和廣船。這樣一來,陳凱搜羅到的這八百來艘大小船隻,其實小船的水分就要顯得頗為巨大了,很多保養不怎麽好的洪旭已經不打算帶回去了,先在這裏當漁船用著,也不保養,不敷使用了就拉上岸,拆了給百姓當柴火。

  “哎,人家是總督嘛,我一個小小的知府,惹不起,惹不起。

  論官職,好像就連鄭成功來了隻怕也沒用。二人相視一笑,但卻誰也沒有真的拿杜永和那個落了架子了的鳳凰當回事,很快就轉到了更加實際的問題來。

  “吾粗略的預估了下,竟成你這次帶到香港島的,不會低於十萬人。其中有三萬一千四百餘人的軍戶,剩下的則是民戶。另外,在南沙島和河南島,還有大批的百姓自行逃離,這個數字很可能比咱們運來的還要多,甚至是還要多上很多。

  洪旭所言非虛,陳凱此番來了一手開閘放水,旁的不說,四衛軍戶、新城區的百姓是全部逃離了,就連舊城區的百姓也逃出來太多。雖然,這個數字很可能依舊沒有被屠殺的以及即將被屠殺的百姓更為巨大,但這怎麽說也是二三十萬條性命,實在不是說著玩的。

  “太多了,潮州隻怕也消化不了。哎,估計這十萬都費勁。

  潮州就這麽大,鄭成功在閩南戰場上似乎也不是很順利。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魯監國去了浙江,鄭彩、鄭聯兄弟的勢力幾乎灰飛煙滅,鄭鴻逵則還在潮州,這樣一來,鄭成功就顯得有些太顯眼了,吸引了太多福建清軍的注意力,壓力劇增,不說再渾水摸魚,估計後麵的路隻怕是要次次去啃硬骨頭了。

  現有占領區土地的承載能力,洪旭很是擔憂,甚至就連陳凱,雖然早前也已經做出了設想,但是一天沒有真的將設想變為現實,他也同樣不能徹底放下心來。

  “沒事,總有辦法的,還是趕快運走吧。

  “運到不難,竟成你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缺額很大,湊合下也不是不行。但是不管怎麽算,起碼要走兩次船才能把人都運到潮州。

  “兩次也行,那這兩天讓將士們修整一下,回來準備以坊巷為單位,當眾抽簽決定先後。

  “嗯,就這樣。

  一上午的功夫,百姓都下了船,分別到了各自坊巷劃分的區域。身邊盡是熟人,忐忑也削減了一些。到了下午的時候,切實的數據通過各坊巷、負責的吏員和衙役們的統計過後加以匯總,便直接送到了陳凱手中。

  “十二萬八千六百七十七人,洪伯爺,運兩次還夠嗎?

  “應該,或許吧。

  男女老少不同,體型各異,外加上作為家當的包袱的大小也沒個統一,洪旭也不可能把每艘船能夠承載的人數實現具體化。比之他們早前預估的,竟然多出了將近三萬人,這不得不讓陳凱等人深感壓力之巨大。

  到了傍晚,事情大致都安排妥當,隻待修整這幾日後便可以開始執行。未到用飯的時辰,陳凱幹脆出了公事房,去巡視營區。

  後世所謂的維多利亞港的中部區域,篝火星羅棋布,點綴著這片天然雕琢,不顯半分匠氣的美麗港灣。營區裏的粥場一如昨夜、今朝,百姓們已經習慣了排隊領取,一切運轉如常,陳凱運來的糧食開始發揮效用,維持生計,隻是數量上卻也撐不了太久時間,必須盡快把百姓運回潮州。

  思慮著這些事情,陳凱走在兩片大營區之間的道路,不住的觀察著周邊的民生百態。隻是他滿意的笑容剛剛浮上眼底,不遠處,一個已經快要排到了的老者無意間轉頭看了過來,隨即躥出了隊列,一路小跑的衝到了陳凱的跟前。

  “陳知府活我廣州百姓,有大功德於世,小老兒祝願陳知府公侯萬代,福壽綿長!

  老者一下子便跪倒在了陳凱麵前,一邊大聲讚頌著,一邊磕頭行禮,甚至聲音之中,嗚咽之聲,襯托其間。

  “這都是本官應該做的,老人家萬萬不可如此,萬萬不可如此啊。

  說著,陳凱伸手便去扶,奈何那老者卻是說什麽也不肯起來。就在這個當口,注意到此間情狀的百姓也都放下了手裏麵的事情,如潮水般湧了過來。而那祝福之聲,亦是如海浪般,撲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