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2      字數:2743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本官就是在幾年前殺進總鎮府幹掉潮州賊王車任重的陳凱,一人攜帶多過一個包裹的物事,全坊連坐,不得登船!

  陳凱大喝一聲,隨即將鐵皮喇叭交給了目瞪口呆中的丁有儀,隨即大步登上了城牆。轉瞬之後,西麵的方向,大概是文明門那裏,似乎也有類似的命令開始傳達,或許更遠的正南門和歸德門同樣如此。

  此時此刻,陳凱已經做出了榜樣,丁有儀連忙做出了附和。果不其然,陳凱“手撕車任重的赫赫威名還是嚇到了不少百姓,當即便有不少開心翻找著一些有用的東西,重新打包帶走。但是更多的,還是在於當同坊按照規定隻攜帶著一個包裹的鄰居們看過來,很多人就真的不好意思拖著整個坊巷都沒辦法登船了。

  短暫的停頓,接下來,當隊列再次移動起來,行進的速度便遠勝於方才。百姓們急匆匆的想要趕快離開這片險地,而路旁的狼藉,更加說明了他們的急切心情。

  滾滾南下的人流中,一個抱琴而來的中年男子自碼頭那裏逆著人流而來,費了老大的氣力才找到城牆上監督指揮人員的陳凱。

  鄺露,串聯此事,不便過多相見,此番隻是過來與陳凱道別的,但是到了碼頭,卻沒有找到陳凱的人影子,待問了好些人才知道,原來陳凱一直就在城頭上。

  陳凱自然知道鄺露此來的目的,更知道當鄺露回到海雪堂,會將收藏一一擺放在身旁,抱著那張唐代古琴“綠綺台,最終絕食而死。

  交往月餘,見過的麵更是不過寥寥數次,但是鄺露的灑脫性情卻很是合陳凱的脾氣,二人一旦相見,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可是到了現在這個份上,卻是相顧無言。

  鄺露知道陳凱的時間很緊,片刻之後,便說明了來意:“竟成賢弟,我這次是來拜別的。這話說過了,鄺露原本還打算說兩句關於什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話來讚頌陳凱一番,但是話到嘴邊,卻又退了回去。反倒是他接下來的表現,卻把陳凱看了個一愣。

  “這張綠綺台,本是武宗皇帝藏於豹房之物,是愚兄收藏中最為珍視的一件。今日,便贈予竟成,略表愚兄感佩之情。

  說著,鄺露就將環抱著的古琴往陳凱懷裏塞,隨即拱手一禮,便大步的朝著台階走去。或許待他走回到了海雪堂左近,碰上了清軍,也可以用身上的旁的什麽物件,狂笑道:“此何物?可相戲耶?

  褚色通體牛毛紋的琴身,細看去,龍池之處,隸書篆刻的綠綺台三字,蠶頭燕尾、一波三折,正是文人浪漫、瀟灑的完美詮釋。

  輕撫著琴身,遙望鄺露遠去的背影,陳凱轉過頭,向林德忠使了一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點了點頭便沿著鄺露離去的軌跡追了過去。林德忠本是山間獵戶,後來在軍中也多有曆練,經曆過盤陀嶺之戰的的獨當一麵,辦事方麵,陳凱向來放心。

  待他追上了已經抵近城門的鄺露,直言道是陳凱有一份回禮要送與其人,但請鄺露移步,緊接著突然錯身一步,一個手刀便切在了中年男人的脖頸之上,後者的身子當即便是一軟,直接倒在了林德忠的懷裏。

  轎子早已準備好了,陳凱總覺得會有用到的時候,此間正好將鄺露裝了進去,隨即運往了碼頭。

  這,不過是一個插曲。林德忠下了城牆,陳凱便將視線重新收了回來。時間不斷的推移,距離天亮越來越近,陳凱很清楚,從現階段施輝然那裏傳來的消息顯示,天亮之時,當清軍看清楚了西北方向城牆已經殘破如斯之際,就是屠城的開始。而現在,就連半個時辰都已經不到了,留給陳凱的時間越來越少,可是正南門北麵的拱北樓一帶,一支龐大的車馬隊伍所持的火光卻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之中。

  “羽帥、張帥,信不信,拱北樓那邊正在往這裏趕的,是咱們親愛的總督老大人?

  陳凱此言一出,二人當即色變。杜永和是兩廣總督,廣州是他的治所,自清軍進入廣州府境內開始,已逾十月,尤其是清軍在八個月前第一次對廣州城發起猛攻的時候,杜永和還帶著眾將奮力抵抗,現在陳凱卻斷定了杜永和會跑,二人不由得心生疑竇。可是沒等他們將懷疑付諸於口,在遠處,一聲“總督跑了的驚聲尖叫,伴隨著杜永和大旗出現在那些依舊排隊等待著出城的百姓們的視線之中,便以著難以抑製的趨勢擴散開來。

  “咱們能從施帥那裏得到消息,杜製軍一樣可以從陽春伯那裏預知到廣州城失陷在即……

  陳凱稍作解釋,二人的視線就已經轉向了正南門的北麵。與這些輕裝上路的百姓不同,杜永和不光是將家眷都裝上了馬車,就連這些年來積累下來的家資也都沒有落下什麽,無不在親兵、衛隊的保護下,緩緩向南。

  除了杜永和,廣州城內的巡撫衙門、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高級文官們也無不是與杜永和一般,做好了舉家逃亡的準備。他們是廣州城內的“主逃派,如今緊緊地團結在杜永和這個兩廣總督的身旁。而他們的領導者,本也是武將出身,與那些“主戰派的武將們都有千絲萬縷的舊情誼,自然也不會全然不做通知。但是,那卻是在他將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省得到時候被張月、李建捷們堵上了,連逃跑的機會也無。

  比之普通百姓,衛隊和親兵、家丁們雖然護衛著大批的家眷和財貨,簇擁著這些馬車南逃,但是軍隊就是軍隊,秩序井然。待大隊車馬越過了拱北樓,大隊的家丁、親兵們便衝了上來,開始驅散尚未進城的百姓。

  皮鞭、刀鞘、槍杆,這些見慣了陣仗的職業軍人很清楚,他們的目的是疏通道路,若是見了血、殺了人,那場麵就亂成了一團,後麵的車馬也很難快速通過。隻要讓這些堵著道路的賤民們知道疼了,背著包袱滾到路邊上,目的就算是達成了,而這些就已經夠了。

  揮舞著皮鞭、刀鞘和槍杆,嗬斥怒罵。一聲聲的慘叫聲、怒罵聲、哭泣聲中,焦急的等待著進城的百姓人潮當即便開始了被這股蠻橫向大街兩側的街巷驅逐。

  原本憑坊巷為組織的百姓人群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了混亂之中,可也就在這時,杜永和等人的車馬隊伍也見縫插針式的擠了進來,並且在不斷的驅逐之下,向著正南門的方向前進。待到車馬隊伍抵近到城牆之下,百姓們也開始漸漸合攏,但是在那些持兵護衛在側的親兵、家丁們警惕的目光之下,卻也不敢湊得太緊了。

  百姓被他們向兩側驅逐,也在不斷的擠壓著前方正在進入城門的隊伍,人潮前湧,隊伍陡然加速,不斷有百姓被擠到了路旁,更有些跌倒在地的,很快就淹沒在了一雙雙的大腳之下。秩序開始漸漸喪失,陳凱手裏也沒有太多的人馬,隻得放任著這些親兵、家丁們如此施為。

  車馬隊伍緩緩通過正南門,張啟賢懶得理會這個逃跑總督,幹脆直接去了歸德門那裏準備守禦事項。陳凱帶著林德忠和蔡巧以及一眾的親兵下了城牆,正見到這一眾怒氣衝衝的官員,未待他開口,那個布政使大步上前,開口就要指責陳凱動搖城內百姓人心,卻被杜永和一把給攔了下來。

  “陳知府於這危難之際,營救百姓,乃是高義。如今城破在即,本總督及眾同僚要暫且離開廣州城,以便繼續主持廣東一省之軍政事務,也是為了更好的組織廣東各部王師抗擊虜師。既然,碼頭的事情是陳知府在主持,那麽就請陳知府為我等準備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