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求活(二)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2      字數:2411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片刻之後,與吳文獻一同離開了大營,二人直接找到了廣州水師的另一個總兵官殷誌榮。說明了來意,再兼著吳文獻幫腔,殷誌榮有些猶豫,但卻還是選擇了與陳凱合作。

  “獨領一軍,補充艦船、兵員和武器上一視同仁,另外還有海貿的收益,陳知府莫要誆騙我等。

  仗著鄭家財大氣粗,陳凱能給的,就連杜永和這個兩廣總督都給不了,更別說這個總督還是個馬上就連總督衙門都要丟了的貨色。隻是比之吳文獻,殷誌榮明明商量好了,卻還是忘不了找補幾句,好像不說這幾句話陳凱就會忘了似的。

  “放心吧,我陳凱對合作夥伴,從來都是厚道的。

  這話,實在沒有什麽說服力。想想當初,車任重、黃夢麟信了陳凱的鬼話,結果一個丟了腦袋,一個被趕回了福建老家;接下來,陳凱與鄭彩做買賣,結果鄭成功把鄭彩的老巢都給掏了,連鄭聯的命都沒放過;現在想想,好像也就是鄭鴻逵落了好了,那還是舍得把寶貝閨女送給了這頭大灰狼,否則吳文獻和殷誌榮估摸著,弄不好鄭鴻逵也得遭了陳凱的算計。

  “沒準,這陳知府就是看上了定國公的女公子才會放他未來嶽父一馬的。

  腦子裏如是想來,吳文獻和殷誌榮對視了一眼,分明看出了對方亦是如此想法。但是當著陳凱的麵兒,他們也不敢把話說出口來,唯恐把陳凱惹不痛快了,到時候連他們一起算計進去。

  “那個,陳知府,咱們兄弟與延平伯和施大帥,可能有些誤會。

  這個,是吳文獻剛才沒有想到的事情,而且至關重要。殷誌榮一旦提及,吳文獻的注意力當即也轉了過來,一雙眸子死死盯住了陳凱。然而聽到了這話,陳凱的麵色當即就是一沉,接下來,更是口吐冰霜:“用不著在乎施家的那幾個王八蛋。

  未言殺字,但是這殺意卻是明明白白的呈現在了二人的眼前。不由得咽了口唾沫,二人對視了一眼,回想起施琅在李成棟麾下時的那副性子,估摸著也將陳凱得罪得不輕,幹脆向陳凱拱手行禮道:“我二人一定以陳知府馬首是瞻。

  “很好,那就從現在開始吧。

  部署展開,廣州水師開始按照陳凱的命令進行調動。艦船在吳文獻和殷誌榮的指揮下緩緩駛出碼頭,順著珠江而下,前往廣州下遊的長洲島,在那裏進行臨時停靠,等待後命。

  他們接到的任務是在東江河口一帶巡航,防備清軍艦船,不參與營救事務,比較自由,更多的也是陳凱根本信不過他們。待他們的艦船駛離港口,林察便抽調了大批的水師兵員開始控製廣州城南碼頭的那一千多艘大小商船、漁船,盡數換上了鄭氏集團的旗幟。

  這些廣州本地的大小船隻,才是陳凱原定計劃中真正的殺手鐧!

  廣州舊城的南城牆,本就是由廣州左衛負責守禦,世襲指揮使張啟賢和世襲達官指揮使羽鳳麒都是陳凱的同謀,他們將舊城的歸德、正南、文明、小南這四座城門一關,碼頭和水師的動向莫說是尚可喜和耿繼茂了,就算是杜永和、張月、李建捷他們也隻能被蒙在鼓裏。

  一切開始進入到最後的準備階段,陳凱在城牆上看著大大小小的艦船在按照大小來重新進行組織,便對身旁的張啟賢點了點頭。

  後者點頭回應,連忙派了幾個親信家丁策馬出了歸德門。良久之後,歸德門和小南門洞開,大隊的廣州四衛軍屬在衛所軍官們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進入了南城,並且以著同樣的速度向著城南碼頭趕來。

  “組織衛所軍屬登船,這是本官許給他們的。

  衛所終究是軍事單位,不過是在城內走動,並非行軍,亦非作戰,在那些小旗、總旗的軍官們的帶領下,總有著一份秩序,行進速度上倒也不慢。隻是這些人中,多有不住回首眺望者,但卻無一人脫離隊伍,回返到舊城。

  父子皆在軍中,父留子走;兄弟皆在軍中,兄留弟走;家中獨子無嗣者走。廣州四衛,經過了這樣的一輪篩選,原本的五千餘眾,現在也就剩下了三千來人,還分做了四衛。但是這些人都是死士,他們不光是要為他們曾經守衛過此地的列祖列宗們證名,更是要為了他們能夠離開這片死地的家人們而戰鬥。

  “他們會記住這份仇恨,早晚會殺回來,為他們的父兄報仇雪恨!

  陳凱沉默的看著這一切,很快,南城牆那邊來了新的報告,說是城門正對著的街巷已經開始有百姓有組織的向著城門趕來,張啟賢和羽鳳麒二將詢問陳凱是否開門放行。

  “開門吧,南城占地麵積小,人也少,不差這點兒時間。

  衛所家屬路過南城,雖有秩序,但卻也同樣驚動了正在組織的南城百姓。衛所軍屬率先進入碼頭,開始緩緩登上了停靠的明軍艦船。

  “林侯,直接將這批軍戶送到香港島。

  “陳參軍請放心,本侯必將他們安全送抵,不讓廣州四衛的袍澤們的血白流。

  鄭氏集團真正意義上的水師艦隊,艦船類型,基本上可以分作大熕船、水艍船、犁繒船、沙船、鳥尾船、烏尾船、銃船和快哨等八種。

  這裏麵,大熕船和水艍船最大,一般寬5.3米,高21到24米,吃水約4米,船身用鐵葉包裹,裝有火炮,可承載500士兵;犁繒船和沙船稍小,吃水在2.6米左右,可容納一百兵士。這四種艦船都裝有遠射程火炮,擁有較強的續航能力和攻擊力。而後四種艦船都很小,大多隻能容納五六十個士兵,,一般都是用於近海作戰。其中快哨的個頭最小,但機動性也是最強,多是用於通訊和偵察。

  林察麾下的這百艘艦船,與其他水師沒有什麽區別,這八種艦船皆有。其中水艍船隻有三艘,作為林察的旗艦和他的兩個副將的座艦,剩下的倒是以犁繒船和沙船居多,這樣可以更好的展開此行任務,但小船卻也不少,尤其是快哨,當陳凱說服殷誌榮的同時,便有幾艘在珠江上飛速駛出,奔著南沙的媽祖廟而去——周瑞和洪旭的艦隊就在那裏等待著陳凱的消息。

  衛所軍屬們先後登上了林察艦船,這兩三萬人的軍屬不光是把林察的艦隊給裝滿了,就連廣州城南碼頭上的一些大號的福船和廣船也被他們占據。

  明朝中後期的衛所兵始終為人所詬病,但組織性上總還是比普通百姓要來得更好上一些的。漸漸的,終於在城南百姓們開始有組織的出了新城南麵的那幾座城門之時,徹底完成了登船的工作。

  “這是第一批,也是最容易的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