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試水(一)
作者:張維卿      更新:2020-09-01 22:32      字數:2725
  網 ,最快更新帝國再起</a>最新章節!

  騙之一字,一旦出口,林察的那個部下的麵色當即就是一沉。可是這話脫口而出,即便是杜永和在說出口的瞬間也覺得好像不太合適,但是身為一個總督,自也不好為此道歉。

  所幸的是,善解人意的吳文獻再次把擔子挑在了肩上,三言兩語,幾句恭維,就算是把氣氛緩和了些許。隻是問題在於,這幾年與他們矛盾重重的福建明軍居然在這個時候,派出了這麽一個以狡詐多智聞名於廣東的人物過來,究竟打的什麽主意,實在並非杜永和所能夠揣測得出來的。

  “那便有請陳知府,嗯,和林侯入城一敘。

  關於林察,杜永和說得不情不願,倒是陳凱,他不僅僅有些親見的興趣,更重要的還是在於陳凱隻是一個漳州府知府,與他這個總督,地位上天差地別,不會對其造成什麽威脅。

  杜永和不願意見林察,林察也懶得來看杜永和的嘴臉。片刻之後,陳凱坐著小船,駛入廣州城南的港口,這時候杜永和已經回到了總督府,說白了就是擺好了架子,隻留下吳文獻在此迎候,就當是全了禮數。

  對此,陳凱也不在意,與吳文獻閑聊著,便進了廣州城。吳文獻自行騎馬,則給陳凱備了馬車,自有明軍護衛在側。行在路上,兩側行人多退入巷子或是店鋪簷下,顯然是不願意與這些明軍有所交集,以免多生是非。

  陳凱坐在馬車上,透過輕紗,所見之處,臨街皆店,城內百姓,無論行商坐賈,亦或販夫走卒,饒是仕女村姑、白首黃口,所能聽及的,也多是買賣之事。唯有那些儒生打扮的讀書人,似乎還被陳凱一行的旗幟上書著的漳州知府字樣還或多或少的吸引了注意力。餘者,隻待馬車過後,便該做什麽就做什麽,無甚影響,竟顯不出太多圍城之內的惶惶。隻是總有些地方,讓他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麽似的。

  自城南碼頭,過永清門,經正南門,隻穿南城,一路行來,皆是如此。待繞過了拱北樓,直到總督府前,陳凱下了馬車,便隨著吳文獻一同進入這兩廣總督衙門之內。

  有明一朝,初為布政使、按察使、指揮使三司負責地方事務,後設巡撫,至景泰年間,兩廣始有總督,總管廣東、廣西兩省軍民政務。首任兩廣總督,乃是仕宦七朝、輔佐六帝的名臣王翱。此後曆任,皆係文官,直到出了李成棟和杜永和這麽兩個新鮮段子。

  沒有降階相迎,甚至就連起身也無,杜永和就大喇喇的坐在總督衙門的大堂之上,沒顯出半分親善之睦。便是杜永和麾下眾將,亦是一臉嚴肅的端坐在兩側。

  “下官,威遠侯招討大將軍行轅參軍,管軍器局事,漳州府知府陳凱,拜見杜製軍。

  總督一職,有正二品的,也有從一品的。杜永和加了兵部尚書的銜,屬於高配,正兒八經的從一品大員,而且還有爵位在身。相較之下,陳凱隻是一個知府,從四品而已,此間亦是須得恭恭敬敬的行禮。畢竟,朝廷再不成個樣子,上下尊卑的禮數,也還是要講的。

  陳凱行禮如儀,杜永和的麵上也稍緩了些許。接下來,免禮、賜座,一氣嗬成,杜永和自覺著也對得起了那份厚禮了,便出言問及陳凱此行的來意。

  “久聞陳知府智勇雙全,治才無雙,素來是威遠侯所依仗的。不知此番來我廣州,是有何等要事?

  我不是來騙廣州城的。

  在路上時,原本陳凱還打算調笑一下杜永和,奈何轉念一想,好像沒有和他熟到那個份上,幹脆也就鄭重其事的說明了來意:“十來天前,威遠侯風聞虜師南下,黃應傑降虜,原有意率師勤王。奈何福建虜師猛攻於漳州,蘇利、許龍等降虜賊寇起釁於惠州,大軍還在漳潮兩府鏖戰,暫且無力為援,特遣下官前來與朝廷、與杜製軍解釋一二。

  比之原本的曆史上,鄭成功更加專注於廣東戰場,於黃應傑方麵進行的情報搜集也更加賣力,由此才能如此及時的得到消息。

  陳凱這般實誠,倒是把杜永和聽了一愣,不過他是不會相信陳凱這樣的人物會為了這等“小事專門過來一趟,早前鄭成功改奉永曆帝為皇明正統,也不過是派了江於燦和黃誌高這兩個隆武朝的舊臣、閑人過來,而非如陳凱這樣得用的幕僚,現在就更加沒有道理了。

  未及杜永和問及,陳凱就掏出了一封奏疏,表示希望杜永和代為呈送給永曆帝。待後者出言應允,陳凱也提及了一個讓杜永和頗有些性質的議題。

  “今日入城,見城內秩序井然,可見杜製軍領兵禦下有方,虜師雖眾,卻不能撼廣州堅城半分……

  一頓馬屁拍過,杜永和的神色已經徹底緩和了下來,甚至還隱隱的透著些許笑意。眼見於此,陳凱便再接再厲道:“廣州王師奮勇作戰,時為皇明諸鎮楷模。我軍雖無力附廣州王師驥尾,但也不願落於人後。不瞞杜製軍,下官負責的南澳軍器局大量生產火藥、火炮、鳥銃、各式刀劍槍矛以及軍服等軍需,廣州王師若有需要,下官可以代為製造。

  話說到這個份上,杜永和剛剛的笑意也漸漸的消退了下去。陳凱此番是來兜售貨物的,並非是什麽真的要支援廣州明軍抗擊清軍。不過,陳凱提及的那些東西,杜永和倒還有些興趣,尤其是在水師剛剛遭逢了一次慘敗的情況下,更是急需補充的。否則的話,陳凱直接就與他談生意,依著他的性子,就算是不開口轟人,也是要斥責一二的。

  “陳知府既知道我軍浴血奮戰,還這般斤斤計較……

  “範總兵,讓陳知府把話說完。

  照著範承恩的話說下去,無非是讓陳凱支援他們些武器,才算是一個態度。但是杜永和卻很清楚,這世上,白來的不足以長久,怕是鄭家礙於麵子送他一批,便再不會有所交集,這對於急需且長期需要大量武器作為城守之用的他而言,是絕對不夠的。

  杜永和攔住了範承恩,陳凱淡然一笑,便繼續說道:“原本下官也曾想過,奈何廣州王師受敵於尚賊可喜,我軍亦是被虜師兩路夾攻之中,潮州本地出產有限,首先自還是要支應我軍使用。不過,杜製軍想來也是知道的,威遠侯家學淵源,於江浙閩粵,於南洋日本,都是有大量關係的,便是定國公和永勝伯,也都是親戚,貨源方麵,自不用擔憂。可無論是百姓出產,還是貿易所得,咱們可以聯絡,但是說到底,卻都不會是白來的,這一點還望杜製軍見諒。

  說過了這一番話,陳凱端起茶盞,洇了口茶水,便端坐於此,靜靜的等待著回答。不可否認,陳凱所言非虛,竊竊私語聲響起的同時,杜永和的神色百變,待到最後,竟隱隱的流露出了些許興奮之意。

  “敢問陳知府,貨物就隻限於武器嗎?

  見杜永和有此一問,陳凱當即表示了價格上他一定盡可能的讓雙方都可以滿意。至於貨物的種類,陳凱更是慨然一笑道:“當然不會僅限於此,這一點還請杜製軍放心。

  “至於貨物嘛,先說潮州,糧食、食鹽、布匹、白糖、潮瓷、潮煙、錫器,價錢合適,百姓也總願意拿出來一些的。旁的地方,江浙的織物、南洋的方物、日本的裱物、泰西的金銀器物、阿非利加的黑鬼,都不是什麽遙不可及的東西。甚至就算是滿洲的娘們,下官也可以試著聯絡一下,看看遼海的海商有沒有機會去遼南走上一遭。就是價格嘛,總要物有所值,您說是也不是?